![]()
盡管總有人不看好它,認為這不是一家“正兒八經”的醫療機構,而更像是利用醫療為媒介,實際上更精于資本運作的一個金融公司。可你無法否認它上市15年以來一直瘋漲的業績,也無法忽視它營收和凈利潤都增長30多倍的“壯舉”。這就是被稱為“眼科茅臺”的愛爾眼科,股價連續8年瘋漲,漲幅超過145倍,從當初的69億元直接漲到1225億元,足足翻了60倍有余。
業績持續增長,股價不斷攀高,要知道它剛出道之時創始人不過3萬元身家,即便后來成長為4億資金的小公司,但如何在22年內成長為千億市值的行業巨頭,如今依然是業界一個未解的商業之謎。這部堪稱商業奇跡的成長史,愛爾眼科用自身的經歷來昭告世界。
![]()
3萬元撬動大市場的“商業教科書”
愛爾眼科的崛起,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部足以載入醫療史冊的商業傳奇,也是一部用小錢撬動大市場的商業教科書。因為,比起那些背靠什么名院高校、國家院士加持的醫療機構,它當初其實只是一家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小醫院。可就是這么一家可用資產不過4億的小醫院,短短幾年就像核彈爆炸一樣開始裂變,到今天已經在全球擁有974家醫院、眼科中心及診所,其中中國就有811家,版圖更是遍布多個國家和地區。
![]()
讓人看了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初創始人拿著3萬元起步,通過與傳統公立醫院捆綁合作,設立眼科專科做近視檢查和常規近視手術,利用公立醫院優勢資源,賺到第一桶金,然后發展到4家眼科醫院,資產也不過4億元,其后通過一系列的手法,將資本運作玩出新的高度,愛爾眼科通過產業并購基金撬動巨額并購資金,打出“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健康的權利”的廣告,超強的融資能力和迅猛的擴張速度,都讓這個“民營眼科第一股”不斷的增添“白馬股”成色,在醫療界和股市量價齊飛,高歌猛進。
回歸到醫療技術本身,先進的技術仍然是發展的根本,優質的眼科服務依然是一切的基礎,在資本不斷注入的同時,引入飛秒激光技術到推動全飛秒技術覆蓋全國,不斷升級屈光手術技術,打造“高清視覺全程定制”的個性化手術時代,無疑也讓更多患者對其褒獎有加。
![]()
全方位出擊的廣告覆蓋
任何一個產業,一個細分的賽道,只要是做客戶的產品,就離不開廣告,互聯網企業如此,醫療機構也如此。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中,愛爾眼科的銷售費用為2.48億元,同比上升34.98%,這在外界看來,可能是一種“注重營銷,強調廣告”的打法。然而,事實卻是經營規模擴大,廣告推廣等經費也在相應的增加,這其中不乏有大規模、多樣化的廣告投放與活動贊助,也有對潛在患者、更大群體挖掘和開發。
![]()
眾所周知,愛爾眼科的創始人是軍人退伍出身,這種濃厚的情節也讓它每年在“情暖老兵-守護健康”的公益行動上持續投入,不僅為退役軍人及家人提供眼健康服務,而且為當地低收入眼疾患者提供專項補助資金;更大的手筆當然是不惜花費重金在不同的門戶網站、社交平臺進行精準廣告投放,借助曝光率較高的平臺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其他看似細小的贊助則是延伸到一些青少年活動的贊助,分別在各級體育賽事冠名贊助,并在現場設立眼科健康檢查區域和咨詢點,提供醫療保障、科普眼健康知識。
由此可見,也正是這些定位不同、受眾群體各異的廣告,為愛爾眼科持續增長的業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
![]()
資本運作之下的“眼科茅臺”
上市15年,市值從當初的69億元直接漲到1225億元,直接翻了60倍有余,無論是在國內眼科行業,還是其他領域,這樣的高光都屬于非常罕見。即便是在收入方面,對比其他對行,愛爾眼科也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雖然規模和商業價值不斷攀升,市值和股價不斷翻倍,但愛爾眼科的主營業務始終集中在屈光手術、白內障手術和視光服務三個業務上,也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表面上看,被股市稱為“眼科茅臺”的愛爾眼科似乎是吃盡了資本運作帶來的紅利,反倒是主營業務變成了輔助,但實際上,最核心的發展邏輯依然是分級連鎖模式,通過整合醫療資源、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眼健康需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技術創新驅動眼科發展趨勢,在新技術、新產品上保持領先,吸引更多患者,實現更廣泛的群體效應。
![]()
不止有資源、有技術,還有錢,除了能做好主業,也能讓副業助力全方位布局,這才是愛爾眼科的厲害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