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俄羅斯關系變化之快,令人咂舌。8月21日,特朗普發布了2張照片,引爆輿論。他甚至公開建議澤連斯基,“攻擊俄本土以爭取停火主動權”,是不是不可思議?
先說說特朗普發布2張照片的事情。
第1張照片如下,這是1959年,尼克松與赫魯曉夫會面時的畫面。照片中,尼克松的右手食指抵在赫魯曉夫的胸口,從他腮幫子鼓起的程度判斷,他正說著什么。而一旁的翻譯人員則面露驚訝。赫魯曉夫表情平靜,好像閉著雙眼。
![]()
赫魯曉夫(左)
第2張照片則是最近特朗普與普京會晤時的情景。特朗普也同樣用手指著普京的胸脯,表情冷峻。而普京則看著特朗普,面帶微笑。實際上,普京是“克格勃”出身,不需要翻譯就完全能夠聽懂特朗普說的話。
![]()
特朗普發布這2張照片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向世界表明,今日的普京,如同昔日的赫魯曉夫,必須向自己屈服。美國才是世界秩序的主導者。
![]()
大家驚訝的是,原來前幾天特朗普對外界展示的自己對普京的敬仰與尊敬全都是逢場作戲。為此,特朗普甚至能夠讓歐洲7國的領導人在會議室等待40多分鐘。
![]()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還專門發了一條推文,“不攻擊入侵國就打贏戰爭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告訴澤連斯基,你不是不同意割讓土地嗎?那你就打回去吧!
![]()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特朗普的態度大變?分析認為,與最近發生的幾件事有關。
其一,美國與俄羅斯,以及美國與歐洲及烏克蘭方面的幾次重要會晤,其實并沒有達成什么一致的意見。與特朗普見面后,俄羅斯表面上“服軟”、同意停火,實際上卻是以小博大,以不重要的領土換取核心領土。根據俄羅斯的停火方案,“俄方愿歸還蘇梅等地小部分已占領土地(約440平方公里),以換取烏克蘭移交其仍控制的約6600平方公里頓巴斯領土。”此外,相較于俄羅斯愿意撤出的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等2個州,頓巴斯更為重要,因為頓巴斯曾是蘇聯重工業中心,礦產資源儲備豐富,戰略意義也更大。
![]()
其二,烏克蘭和歐洲關注的安全保障問題并沒有談妥,俄方否定了各種方案。關于安全保障問題,烏克蘭和歐洲更傾向于直接派兵入駐。但俄羅斯表示,對于這一問題,俄羅斯也需要參與其中,并且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范圍內討論,五常以及其他有意愿的國家都可以參與進來。看起來沒有什么問題,實際上,難以真正落地,這也就意味著,俄方變相否定了歐洲及烏克蘭的方案。
![]()
在特朗普看來,這幾次協商的結果等同于回到了分歧的原點。加之俄軍依然在烏克蘭領土上推進,特朗普便開始懷疑俄羅斯停火的誠意,一旦認為普京是在拖延時間,感覺被騙的特朗普自然勃然大怒。以特朗普的脾性,發出這2張照片并明示烏克蘭反擊,也就順理成章了。
面對西方制裁與戰場消耗,俄羅斯將外交破局的希望寄托于東方。8月21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宣布“即將訪問中國”,這是其半年內第二次訪華,且行程安排在特朗普言論引發局勢動蕩的敏感節點。
![]()
分析指出,盧卡申科此行肩負雙重使命:一是代表普京傳遞俄方對戰爭走向的戰略判斷,二是尋求中國在經濟、外交領域的實質性支持。這種安排具有深層考量。白俄羅斯作為俄盟友,在俄烏沖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白俄領土被用作俄軍后勤樞紐,且多次參與對烏軍事行動。盧卡申科與普京“一榮俱榮”的關系,使其成為俄方對華溝通的理想渠道。
![]()
盧卡申科訪華能否為俄方爭取到實質性支持,將取決于三個關鍵問題:一是俄軍是否仍有未動用的戰略儲備(如高超音速武器部署);二是普京對停火的時間表是否清晰、以及中方對沖突外溢風險的容忍度。若俄方無法提供令中方信服的戰略前景,中國或將維持現有合作規模,避免過度卷入沖突漩渦。
![]()
在各方博弈中,中國的立場始終保持審慎與理性。8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重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危機”的原則,強調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這種態度在澤連斯基拒絕中國擔任安全保障國后尤為關鍵。烏方此舉雖關閉了中國直接介入沖突的通道,但也為中方在聯合國等平臺發揮斡旋作用保留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