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寫的不是小說,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且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
然后,需要交代下“我”是誰?我是80后,準確地說是80頭,來自山東西南部一個偏僻的村莊。
我的家中有4個兒子,我是老小,上面有3個哥哥。其中有兩個通過讀大學走出農門。
但我的求學之路非但不平坦,還很曲折。至于如何曲折,暫時先不交代了,有機會再說。
總之就是,在2010年的時候,歷經特別多年的寒窗苦讀和百般坎坷,我終于拿到了一份來自國內三流大學(貴州大學)的碩士研究學歷證書。從此就正式開始了滬漂。
![]()
之所以會選擇上海,一方面是因為之前多次涉足過這座城市,相對熟悉,也被其繁華遮住了眼睛;另一方面是因為其他地方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那上海就有機會了嗎?
其實并沒有!
但在上海是有關系依托的。首先有個哥哥在這邊扎根多年,另外談了個女朋友比我提前一年到上海工作。
2010年研究生畢業那陣兒,我很努力地憑借自己的本事找工作,想找一份非銷售的內勤崗位,比如研究、文案、策劃等。現在已經記不清接觸過多少家公司?面試過多少家企業。目前能想起來的似乎只有德邦物流了。因為其遠在青浦,印象深刻。當時作為初篩入選者費很大勁過去聽他們宣講牛逼的公司文化,還參加他們組織的求職者團建活動,最后又以不合適為由被踢出局。
那后來自己找到工作了嗎?
很遺憾,并沒有。
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自己找的,而是上文提到的哥哥托關系幫忙找的。
這是一份什么工作呢?
這家公司是做服裝外貿的,在閔行區,老板讀過復旦的MBA,和哥有同學交情。所以就幫忙讓我進去了。
我研究生讀的是西方經濟學專業,大學讀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對口,但我心里并不爽。
我的崗位是外貿業務助理,說白了就是給外貿業務員打雜的,干的就是那些雜貨,比如填寫表格,對接供應商確認事項,以及布料、輔料的整理,搬東西等。
記得當時每周工作6天,月工資是2000,在那附近租了個單間,租金每月好像是700。
在此情此景下,讀完研究生乍出校園的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但并沒有辦法。
我的外語尤其是口語不好,即便這樣的工作,單憑自己的本事,都不一定能找到。
現在都說工作難找,多少大學畢業生畢業即失業。但回想起來,15年前,也并不容易。
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感受吧!其他人應該沒那么難。
記得那時是9點上班,因為距離公司不遠,早上我還有大把自己的時間,于是我就努力補習英語,用勁讀啊背啊,似乎還取得了些許的進步。
那這樣就可以在公司安身立命甚至大展宏圖了嗎?
如果這樣想,那就真的太單純了。職場遠比想象中要復雜。
那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下次再好好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