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一些網友的要求,今天再說說云南大理的事。
大理火箭提拔和大理官場這事兒,還真的是一個特別典型的權力神話崩塌現場。
中專學歷,27歲就當上副廳,45歲成了正廳——云南大理原市委書記字德海,這個升遷速度快得像坐火箭,曾經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結果,今年8月20日,云南省紀委監委一發通報,這道看似閃亮的“閃電”終于變成了落地的雷——他栽了。
字德海的提拔之路,簡直就像一部精心設計的“操作手冊”:中專出身,后來去省委黨校補了個學歷;從鄉鎮一路“破格”往上跳,幾乎每一步都踩得“恰到好處”。
2012年他去省水利廳掛職才五個月,回來就直接升縣長;2017年又跟著老領導陳堅(大理州委書記)調到大理繼續往上走——你說這全是巧合?
更夸張的是大理整個官場。
你看看,一州之長、兩任州委書記、常務副州長、政協副主席……接二連三地被查,這哪是某個人的問題?應是系統性問題。
從2022年陳堅被查開始,這場“大理官場地震”就停不下來,梁志敏、楊健、馬建全、常于忠,再到今年的字德海……腐敗網撒得又廣又深,涉及像洱海治理、項目審批等這些重要領域。
還有一個細節特別值得琢磨:字德海的老領導陳堅2022年就落馬了,他卻還能穩穩再干將近三年。
這說明什么?要么他背后還有保護傘,要么就是反腐這事實在復雜,得一層一層慢慢挖。
這幾年,這種區域性、系統性的腐敗案一再發生——中央說的“反腐永遠在路上”真不是一句空話。
字德海這事也給干部提拔制度敲了一記重錘。
破格提拔年輕人本來是好事,但不能沒有規矩、不見陽光啊!否則“破格”就會變成“出格”,甚至變成某些人搞私人關系的快速通道。
說到底,還是得靠公開、競爭和有效的監督,讓選人用人全過程曬在太陽底下,才能堵住這種漏洞。
大理這場風暴還沒完,字德海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這種刀刃向內的反腐,說明中央是動真格的。
但想重建一個健康的政治生態,路還長得很。只有把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靠法治而不是人治,靠透明而不是關系,才能讓“火箭提拔”回歸它本來的意思——選賢任能,而不是誰背后有人。
說到底,紀檢的劍一直懸在頭上,老百姓的眼睛雪亮。這兩邊都盯著,哪個貪官都跑不了,遲早要現原形!
你可以一時得意,但不可能一輩子都不露出馬腳——“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這句話,為官者真該好好琢磨琢磨。
所以,下一個會是誰?——這不僅是一個問句,更是一種持續的追問和警示。
PS:全文完,約900字。今天推薦的兩本書《謀局》《破局》,以獨創的“策劃(腦)-溝通(脈)-執行(手)”三位一體方法論為核心,為政法工作者提供了系統化、實操性強的操作手冊。這套方法強調戰略謀劃是起點,有效溝通是橋梁,堅決執行是保障,三者環環相扣,共同構成解決政法領域挑戰的鏈條,是提升政法工作實戰能力的重要參考。(訂閱V:zylzsdbf)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