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媽媽前幾天在我后臺留言:“午睡到底有用沒有啊,我家孩子到了中午還蹦跶得跟猴兒似的,一點都不像困的樣子,要哄睡簡直比談判還難……我就放棄了,愛睡不睡吧!”
01
你以為午睡只是讓孩子“趴會兒歇口氣”?
其實,午睡對孩子來說,就像手機插上電源那樣關鍵。別看只是短短幾十分鐘,實際上這段時間可能比孩子晚上的某幾個小時都更重要。
我們大人都知道,中午要是能瞇一覺,整個下午都神清氣爽,工作效率噌噌往上漲;
但如果中午眼都沒合一下,下午就容易犯困、坐不住、甚至心煩氣躁,對吧?
孩子其實更敏感。
![]()
他們小小的身體,每天像個馬達一樣不停轉,中午不充電,下午直接宕機。
你可能不知道,有研究團隊專門搞了個大樣本調研,把一大批孩子按“午睡”和“不午睡”分成兩組。
結果顯示:規律午睡的孩子,平均智商比不午睡的高了將近7分!
七分是什么概念?那可不是“差一點”這么簡單。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這點差距,可能意味著未來學習理解能力、情緒控制力,甚至是人際交往力,都會產生天差地別的變化。
02
為什么孩子午睡這么重要?看似休息,實則是在“成長加速”
一、午睡讓孩子大腦“重啟”,下午學習更有勁兒
說一個現象你肯定見過,中午不睡的孩子,下午不是無精打采、就是鬧脾氣,要不就是上課時眼神迷離,隨時能給你打個哈欠。
你以為是沒吃飽?不,是腦袋太累了。
兒童時期,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正在“拼命建設中”。這個階段,不僅僅是身體在長,認知系統也在瘋狂發育。如果中午不給大腦一次“清理緩存”的機會,它就只能帶著一腦子“舊數據”去應對下午的新挑戰。
難怪孩子動不動就情緒爆炸、記不住作業、寫作業三心二意。
![]()
二、“孩子貪睡才長得快”
很多老一輩人說,“孩子貪睡才長得快”,你聽著可能覺得土,但這話,其實有點道理。
醫學研究早就發現,深度睡眠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好幾倍,尤其是中午這段短暫的午睡期,孩子更容易進入深睡狀態。你以為他們是“歇會兒”?他們可能是在“偷著長個”。
不僅個頭長得快,免疫力、抵抗力、恢復力也在這時候悄悄增強。
一個經常午睡的孩子,身體素質普遍更好,病倒的幾率也更低。
![]()
03
為什么有些孩子怎么都不肯睡?其實,真不是他們不想睡,是大人不會教!
很多家長都說:“我不是不讓他睡,是他壓根不困、怎么都哄不住啊!”
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不是不需要睡,是你沒教會他怎么睡。
咱們來剖析一下不愿午睡的幾個常見根源:
1. 作息混亂,沒有形成“困點”
不少家庭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也拖拖拉拉,孩子自然中午不困。
——前一天十一點多才睡,第二天八九點才起來,生物鐘早就亂成一鍋粥。
這種孩子,不是中午不需要睡,而是身體的生理時鐘已經錯過了最佳睡眠窗口。等到下午四五點,困意襲來,又小睡一覺,結果晚上更睡不著,如此惡性循環……
破解法子也簡單: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建立晝夜節律。早睡早起不是老生常談,而是午睡“能不能入”的前提條件。
2. 環境太嘈雜,刺激太多,孩子“靜不下來”
你家是不是中午電視聲不斷、廚房鍋碗瓢盆響不停?
有沒有邊讓孩子睡覺,邊自己刷短視頻,還不小心開著外音?
別笑,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聲音”,對孩子來說,都是入睡的巨大干擾源。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自我過濾”的能力,他們一旦聽到外界有動靜,大腦就立馬“警覺”:是不是有什么事發生?是不是我錯過了什么好玩的?
結果?當然睡不著啊!
正確做法是:打造安靜舒適的入睡環境,可以拉上點窗簾、放點白噪音、穿柔軟的睡衣,營造出“這個時間點就是要躺下來閉眼睛”的氛圍。
![]()
辣媽語錄
午睡,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它是幫助孩子長高、變聰明、調情緒、強體質的“黃金窗口”。
記住:孩子不會自動擁有好習慣,所有的好習慣都是教出來、陪出來、堅持出來的。
你的一點堅持,可能就是他一生的底氣。
如果你也曾為孩子不愿午睡發過愁,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育兒“哄睡”秘籍,說不定能幫到正在崩潰的家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