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亞洲杯男籃決賽,中國隊與澳大利亞隊展開了一場高水平較量,雙方你來我往,比分緊咬到最后,結果中國男籃以1分之差遺憾落敗,冠軍夢碎,確實讓不少球迷扼腕嘆息。說實話,這場比賽中國隊整體表現并不差,甚至可以說贏面更大,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細看主教練郭士強的幾個關鍵選擇,尤其是三次明顯的用人和戰術決策失誤,才是輸球的根源,球迷們“點贊歸“回懟也情有可原。
先說胡明軒,這位狀態爆棚的小將本場比賽是中國隊最閃耀的光點,尤其是進攻端,他幾乎一人挑起了大梁,砍下26分,帶動了全隊節奏,關鍵時刻幾次得分讓人看到了翻盤希望;但令人不解的是,郭士強對他“吝嗇了出場時間,上半場僅7分30秒,下半場連首發都沒給,導致球隊多次進攻斷檔,尤其是在比分膠著的關鍵時刻,胡明軒不在場上,反倒讓對手抓住機會反超比分,全場胡明軒打了21分42秒,如果能多給他5分鐘,甚至更多,局面完全可能反轉,這點讓懂球人難免心疼,也給郭士強的用人策略敲了警鐘。
![]()
再看高詩巖,整個比賽他居然打了12分37秒,時間比胡明軒還多,然而表現卻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正面貢獻——0分、0次出手,甚至還有一次失誤和一次犯規,這種“擺爛式的表現放誰都難忍;更令人質疑的是,為什么郭士強寧愿讓表現乏力的高詩巖多待場上,也不愿意讓狀態火熱的胡明軒多接球多發揮?這選擇不僅浪費了球隊優勢,也讓球迷們忍不住在賽后“對噴教練的戰術眼光,畢竟籃球講究的是效率和狀態,當下誰最能帶動攻勢,誰就得多用。
說到最讓人抓狂的,還是第四節末段的兩次關鍵進攻選擇,廖三寧和雷蒙先后出場投籃,結果一個沒投進,一個也沒得分,明顯兩人狀態一般,卻被放到最關鍵的時刻,這讓人不禁懷疑郭士強的判斷標準是什么;要知道,場上還有胡金秋和胡明軒兩位把握能力更強、更靠譜的球員,尤其是胡金秋作為內線支點和胡明軒的外線火力組合,才是最穩妥的選擇,薛思佳這位籃球媒體人也指出,球交給他們才是更合理的決策。此時此刻,放棄這兩人的進攻機會,等于主動把勝利拱手讓人,教練的短視確實令人扼腕。
![]()
當然,不能全盤否定郭士強,這場比賽他帶領球隊打出了不錯的整體節奏,防守強度和團隊配合都有提升,尤其是在面對強敵澳大利亞時,中國隊多次展現出與世界級強隊抗衡的實力,這本身值得肯定;但高手過招,細節決定成敗,正是這三處關鍵失誤,才讓整場比賽的努力功虧一簣,也讓這支年輕的中國男籃帶著遺憾告別亞洲杯舞臺。
總結來看,郭士強這次的用人和戰術選擇,尤其是對胡明軒出場時間的限制、對高詩巖的過度依賴,以及第四節末關鍵球的錯誤決策,是輸球的直接因素;這也提醒我們,教練組在未來必須更加靈活果斷,尊重球員當前狀態和比賽節奏,尤其是在關鍵時刻,要敢于用最有把握的球員承擔責任,否則再多的拼搏也難換回冠軍獎杯。球迷們當然希望看到的是一支敢打敢拼、敢于擔當的中國男籃,而不是因為決策失誤而錯失良機,接下來,如何調整和進步,才是所有人最關心的課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