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8月18日,
正式迎來“出伏”,
標志著為期30天的三伏天結束。
不過,“出伏”≠“降溫”,
今天一出門,濕熱的感覺撲面而來。
今天11點,
沿海一帶的氣溫在29~32度之間,
中北部地區在32~34度。
氣溫高,濕度更大,
沿海地區濕度普遍在80%以上,
體感又濕又熱。
![]()
剛剛,
青島膠州市、即墨區發布
高溫橙色預警,
目前部分街道最高氣溫已接近或到達37℃。
![]()
![]()
平度市、城陽區、西新海岸新區發布
高溫黃色預警:
![]()
![]()
![]()
18日6時,市氣象局發布最新氣象信息,
本次降雨過程對我市的影響基本結束。
預計,今天白天我市大部分地區多云間晴,
平度、萊西、即墨
短時陰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
另外,未來5天
我市處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
以多云到晴天氣為主,
氣溫較高,濕度較大。
【出伏后的養生門道可不少】
飲食
出伏后,很多人還改不了夏天貪涼的習慣,冰飲、刺身、涼菜依舊不離手。可你知道嗎?經過一整個夏天的“濕困”,我們的脾胃變得較為虛弱。這時候再受寒涼食物刺激,就很容易引發腹瀉、胃痛,簡直是在給腸胃“雪上加霜”。而且,秋季燥氣漸起,要是還一味祛濕,又會加重身體的干燥。所以,出伏后養生得講究“祛濕不傷陰,潤燥不助濕”,找到那個平衡才行。
起居
起居上,也得跟著天時變。出伏后,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越長,古人提倡“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這可是順應秋季“收斂”之氣的好方法。
另外,秋季干燥,“潤秋燥”也很關鍵。剛出伏天,還有暑氣的余溫與秋燥相加,民間常喝清潤的梨湯、蜂蜜水,銀耳、百合等清潤食材也可以安排起來了。
運動
運動上,可別再“猛練”了。秋季“宜收不宜散”,過度出汗會耗傷肺氣和津液。中醫講究“血汗同源”,出汗太多就會導致津虧,加重秋燥帶來的口干、乏力、皮膚干等問題。所以,出伏后運動得悠著點,運動中要注意及時補水。適宜選擇溫和些的項目,比如散步、慢跑、瑜伽,既能活動身體,又不會讓身體過度消耗。
轉發、周知、關注青島平度人
智慧平度人,傳播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