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華人面孔似乎總是街頭暴力的首選目標。
塔斯馬尼亞州8·3群毆案中,一名33歲的中國留學生,因為阻止一群青少年縱火,反被二十多人圍毆重傷,昏迷長達30多小時。
而在當?shù)氐姆审w系下,“Teenager”這個身份仿佛就是免死金牌,成了他們無法無天的底氣。更令人憤怒的是,這類案件的結(jié)局往往驚人相似——大部分涉案未成年人獲保釋。
過去幾個月,這類新聞幾乎隔三差五就會出現(xiàn):
悉尼街頭、公交車廂、校園周邊……亞裔面孔一次次成為襲擊對象;而在澳洲的青少年司法體系保護下,“條件保釋”“輕判處理”幾乎成了固定套路。
這不僅是一宗惡性暴力案的悲劇,更是海外華人群體屢次面對的現(xiàn)實困境。大家不得不追問:這樣的暴力循環(huán),到底什么時候能畫上句號?
![]()
01
8·3塔州暴力事件回顧
當?shù)貢r間8月5日下午3點半左右,塔州霍巴特北部Glenorchy Northgate 商業(yè)區(qū)內(nèi),一名33歲中國留學生在勸阻一群青少年點燃垃圾桶時,遭到施暴者反撲圍毆。
![]()
據(jù)目擊者稱,現(xiàn)場有二十余人接連猛踢猛打受害者的頭部和上身,攻擊持續(xù)時間長且極其兇狠。送醫(yī)后確診顱骨骨折、腦出血、腦震蕩,在ICU昏迷超過30小時。目前雖脫離生命危險,但后續(xù)仍需多次手術(shù)與長期康復。
![]()
塔州警方事后展開滾動抓捕:目前已起訴6名未成年人(4男2女)刑事襲擊罪,但其中部分嫌犯依舊獲條件保釋。
![]()
早在此前類似案件發(fā)生時,當?shù)卣缇驮響B(tài):
北塔斯區(qū)議員Bec Thomas曾在社交平臺直言:“Enough is enough——必須對青少年暴力說不。”
![]()
塔州首席部長Rockliff 也表示,不排除參考昆士蘭的做法,對嚴重暴力的未成年人適用成人量刑。
![]()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lǐng)館已敦促澳方嚴懲兇手,并提醒在澳中國公民提高警惕。
02
華人屢遭無端攻擊
6月那場悉尼海德公園的集會口號:“Stop youth violence. Our safety matters.”仿佛還在耳邊徘徊,現(xiàn)在華人無端頻遭暴力的事件又發(fā)生了。
![]()
其實,今年4-6月,澳洲的華人圈頗不平靜。僅在悉尼及周邊地區(qū),就接連發(fā)生數(shù)起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受害者包括游客、留學生以及在澳工作生活多年的移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看起來像華人”的亞洲面孔。
4月19日:
一對中國父子來澳旅游,在悉尼市中心遭一名白人男子無端辱罵和襲擊。父親被踹得頭破血流,當場暈厥,掉落了兩顆牙。
襲擊者迅速逃離現(xiàn)場,盡管路人報警,但警方遲到20分鐘,救護車也遲遲未至。
![]()
更令人心寒的是后續(xù)醫(yī)療處置。
到醫(yī)院后,護士稱傷口“結(jié)痂無需處理”,CT檢查被拖至凌晨,床位安排也一再推遲,直至凌晨四點才得以住院——而當時病房內(nèi)竟有三張空床。
這一系列冷漠反應令家屬倍感無助與憤怒。
![]()
5月14日:
一位名叫Jack的華人男子在公交站無故被毆打,對方公然叫罵“Ching Chong!Go back to China”,并朝他臉上猛擊一拳,嘴角當場流血。
![]()
![]()
隨后的幾起襲擊更加令人膽寒。
5月16日:
悉尼大學中國女留學生Ami在下班途中,遭6、7名10至14歲的青少年圍毆,左眼受傷,頭部劇痛;
![]()
5月21日:
一名42歲的上海籍移民在自家小區(qū)附近被幾名少年拽倒在地,頭臉被連踢數(shù)分鐘。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警方隨后確認,七名涉案青少年全部被捕并遭到正式起訴,年齡介于11至16歲之間。
沒看錯,最小的才11歲……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且憤怒的是,這7名涉案青年在被捕后,竟全部被予以保釋。
![]()
![]()
5月25日:
一位華裔女孩在唐人街被四五名青少年暴力毆打,導致眼睛及身體多處劇痛,期間充斥“滾出澳洲”的辱罵。
![]()
6月13日:
昆士蘭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公交車上突遭青少年圍毆,全程無人伸出援手。兩人強忍傷痛報案,送醫(yī)后均被診斷為嚴重軟組織挫傷。受害者佳媛傷勢尤為嚴重,頸部、手肘及背部腫脹劇烈,已影響日常生活。
事發(fā)時,盡管穿著厚厚的冬裝,施暴者仍瘋狂撕扯其衣物,連內(nèi)衣都被扯壞。警方做完筆錄后,她們直到次日才獲準出院。
![]()
更有甚者,25歲的中國女留學生Emma在短短四天內(nèi)兩次在街頭被襲擊。一次是遭50歲左右的陌生男子撞擊、拽發(fā)、擊頭并拖拽在地,另一次是在輕軌站下車后,被人用不明液體從水槍噴射。
諷刺的是,對方?jīng)]有攻擊一旁的白人老人,而是選擇了Emma這位亞裔女性作為攻擊目標。
![]()
Emma在社交媒體上說:“我不是孬種,這次我反擊了。但說實話,真的心累。最近真的不太平。”
然而之前的抗議雖然造成了比較大的社會聲浪,但是現(xiàn)在那群不安分的青少年又開始興風作浪。屢教不改,屢次挑釁,屢次再犯,看來澳洲的治安問題,青少年的犯罪條例真的急需調(diào)整了。
03
“未成年”保護機制的雙刃劍
在澳洲法律下,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幾乎不負刑事責任;而12-17歲即使被定罪,也多被判社區(qū)服務(wù)、心理輔導等非監(jiān)禁刑罰。
案件往往在兒童法庭審理,不公開、不披露身份,這導致:
公眾難以知曉案件詳情;
受害者可能短期內(nèi)再次面對施暴者;
威懾力極低,反而縱容了重復犯罪;
社區(qū)安全感下降,警方與司法體系被質(zhì)疑護短。
以悉尼 Eastgardens 案為例,7名涉案未成年人短期內(nèi)全部保釋,引發(fā)3萬多人聯(lián)署要求提高刑責門檻,但制度改革依然緩慢。
![]()
04
華人社群自救與呼聲
塔州案發(fā)生后,本地社交平臺與華人群體迅速行動:互助群、志愿巡邏隊、報警流程科普、求助對話卡被廣泛轉(zhuǎn)發(fā)。
大家強調(diào):“這不是仇恨,而是為了生存。”
Reddit上也有大量聲音質(zhì)疑:“司法系統(tǒng)太寬松,這些未成年人很快就會回到街上。”
![]()
這已不僅僅是青少年犯罪,更與種族安全和司法公正息息相關(guān)。公眾需要一個交代。
安全提示
如果你已經(jīng)在澳洲留學或生活,請務(wù)必:
提高警覺:避免夜間獨行,熟悉周邊治安;
依法維權(quán):保留證據(jù)并及時報警;
了解法律:明確“正當防衛(wèi)”界定,避免反被追責;
互助互聯(lián):加入華人安全社群獲取預警與幫助。
澳洲報警(緊急):000
非緊急報警:131444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lǐng)保熱線:+86-10-12308
中國駐悉尼總領(lǐng)館熱線:+61-2-95505519
愿我們都能生活在安全、平等的環(huán)境中。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