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亞洲杯8強戰,中國男籃頂住了韓國大量粗魯犯規動作和西亞裁判的雙標判罰,全場韓國隊獲得了高達26次罰球,整整比中國隊多出一倍,好在男籃有胡金秋和王俊杰兩大鋒線頂住內線,二人合砍44分18籃板,帶領中國隊以79-71小勝韓國,時隔10年重新晉級亞洲杯4強。
![]()
取勝來之不易,賽后胡金秋、王俊杰、朱俊龍、高詩巖等幾位表現出色的球員也紛紛獲得球迷的高度評價,在出場的10名球員當中,唯獨胡明軒的賽后評分最低,也成為了眾矢之的,可以說胡明軒不僅是隊內表現最差的,也拖累了和他一起首發的趙睿。
![]()
回顧本屆亞洲杯胡明軒的表現,可謂掙扎,狀態起伏不定,打得好能成為全隊得分王,打得差則嚴重拖后腿,細心的球迷應該都發現了,似乎在面對實力稍強的對手時,胡明軒就容易表現極差,首戰沙特胡明軒只交出了2分1板2助全隊最差,沙特盡管實力不算強,但畢竟是東道主,并且還在資格賽中和菲律賓打的難解難分,實力屬于本屆亞洲杯的中下游水平。
![]()
次戰實力較弱的印度,胡明軒狀態回歸,砍下全隊最高17分,小組賽第三場面對實力遠不如當年的約旦,胡明軒砍下14分,正負值高達+26,表現出色,而到了8強戰,面對中國隊的老對手韓國男籃,胡明軒再度迷失了自我,出戰17分鐘33秒,胡明軒僅交出7中0,0分1籃板3助攻的低迷表現,全場正負值-11,各項數據都拖了球隊后腿,比賽期間還出現了讓對手面對面生斷賠犯規的尷尬場景。

那么說,胡明軒一打強隊就隱身的原因,到底出在哪?
具體原因具體分析,首先客觀來說,中國隊這一場投的不準的不只有胡明軒一個,在這場高強度的肉搏戰里,中韓雙方的防守強度都不低,為了限制韓國隊的三分,郭士強非常強調外線無球防守,哪怕漏掉內線防守讓韓國頻頻籃下偷雞得分也在所不惜,全隊三軍用命,將韓國隊的三分限制在了僅有24中3的超低命中率,胡明軒大多數時候的防守,還是及格的。
![]()
與此同時,韓國隊為了限制中國隊也用了大量的外線包夾和身體對抗,既然大家都在玩命肉搏,自然就不可避免要犧牲掉一定的投籃手感,男籃陣中5名后衛程帥澎、趙睿、廖三寧、高詩巖都投得不準,趙睿10中3,程帥澎運動戰4中0,高詩巖5中1(有幾個是接鍋球),廖三寧也僅有8中2的命中率,單從這一點來看,胡明軒投出7中0也不是那么“罪無可赦”。

截至目前,胡明軒本屆亞洲杯的4場比賽場均數據為:8.3分1.8籃板3.3助攻,三分球命中率為38.1%。
其次,胡明軒表現低迷,和他的心理抗壓能力不行有關,很多比賽只要他的前幾次出手不進,就會嚴重影響他接下來的投籃信心、組織處理甚至防守選擇,導致后面三節比賽一拉再拉,甚至還出現有空位機會不敢出手的情況,其實胡明軒不是不能得分,在過往國家隊比賽期間,胡明軒也不乏單場得分上20+的驚艷表現,但說白了,胡明軒也只是個神經刀,極度吃臨場比賽手感,無法像趙睿那樣,在投不準的情況下,還能通過組織和突破造犯規,為球隊做貢獻。
![]()
最后,不妨來看看媒體人賽后的具體分析,賽后知名籃球媒體人“別跑剛背豬”賽后認為,胡明軒打的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所有CBA國內后衛的習慣問題,直白點來說,在CBA聯賽主要以小外援主導得分的環境下,我們的后衛其實大都沒有創造力,要想破局,只能寄希望于國家隊也找一個高質量的歸化后衛。
![]()
和大多數國產后衛一樣,國家隊里不論是胡明軒、趙睿、廖三寧,大家常規時候也都是在按部就班的打15擋拆,遇到難題就盡量把球給到內線硬解(畢竟胡金秋真的很穩),這是一種國產后衛的長年累月的打球風格,大家這么多年都這么打,很難改,也改不掉,更何況組織也不是胡明軒的強項,在廣東隊胡明軒就已經證明了自己不擅長組織,最適合他的始終還是當得分后衛,減少持球,到了高水平FIBA賽場上,過度讓胡明軒持球,只會更加暴露他的缺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