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76篇原創(chuàng)筆記
前言
你發(fā)現(xiàn)沒?單位有突發(fā)情況時,有人四處奔走,手忙腳亂;有人穩(wěn)坐如山,不緊不慢。
然而,力挽狂瀾的往往是后者居多。年輕時曾疑惑,解決問題,不就應該爭分奪秒?
直到中年后讀過曾國藩這句話:
“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終于明白,“讓子彈飛一會兒”不是懈怠,而是策略。
01 每逢大事先靜氣
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有研究表明:
人在情緒激動時,前額葉皮質活動驟降,會在短期內引發(fā)認知崩塌、行為失控的現(xiàn)象。這時候決策水平相當于8-12歲兒童,或是醉酒狀態(tài)。
這就是為什么,在突發(fā)事件面前,越是著急做決定,越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我國早有古訓:
“每逢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單位里,高手也會有情緒,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早已擁有這種本能:
越是情況著急,越要保持冷靜。
這種冷靜,絕非刻意拖延,而是讓問題充分暴露,讓真正的癥結浮出水面,再有的放矢,高效解決。
02 時機是價值的放大器
世界有個殘酷的真相: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從來不會被珍惜。
前幾年,單位辦公電腦出現(xiàn)故障。報修后,后勤稱供應商需要一周時間訂配件。
然而,工作進度又耽誤不起那么久。一位同事便自告奮勇,鼓搗了半天,倒貼自己一根內存條,居然修好了。
從此以后,所有辦公電腦、復印機,甚至包括會議室的麥克風、投影儀、觸控電視,一有問題,就理所當然成了他的難題,卻沒人真正道聲謝。
后來閑聊起往事,他苦笑:“如果當初不急著跳出來逞能,我也就沒這么多破事了。”
其實不然,在我看來,他的額外價值已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只是選擇的時機不對,導致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很多影視劇中,壓軸出場的才是主角。單位也一樣,著急出手會讓別人覺得“小事一樁”,找準時機,才能把價值放大,成為“救世主”。
03 不是所有情況都值得出手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實人”變得清醒,不再隨意釋放善良。
我發(fā)自內心為他們高興。
因為,單位里最大的善良,是每個人都對自己負責。
很多忙,不幫,才不會既阻礙別人成長,又讓自己的時間變得廉價。
永遠記住,世界很現(xiàn)實。尤其在單位里,領導和同事不會記得你幫過多少人,只在意你解決了多少問題。
松下幸之助曾說:“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守住責任的邊界。”
所以,恰如其分的冷漠,反而是對自己和他人最深的尊重。
人到中年,什么幫該幫,什么情況堅決不能出手,相信你的心中早有答案。無需為拒絕別人感到愧疚,你的精力本就不該被別人左右。
寫在最后
《菜根譚》有言:
“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所謂的“讓子彈飛一會兒”,從來不是袖手旁觀,冷眼相向,而是沉得住氣,找準時機后的制勝一擊。
畢竟,最先下場的人很少成為贏家,懂得何時入場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