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高一開始軍訓了,頗多感慨。
想到兩年前自己也曾是一位高一新生家長,心潮澎湃,一心想讓孩子打勝仗,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壓力過載而厭學。
如果歲月還可以回首,一定對孩子會換一種教育方式。
01
兩年前,我也是一位高一新生媽媽,心比天高,總覺得娃很厲害,就應該脫穎而出。
娃在初中時成績還不錯,而且幾乎每一次都呈現上升態勢。
直到初三下學期我一個勁卷娃,督促他上進再上進,提分再提分,孩子在中考前一個月崩潰了。
這給了我很大的教訓,自此之后我不敢再提成績,也不再要求學習。
但這段時間還是被迫接受,怕再提要求后孩子連中考都不參加了,并不是發自內心的接納。
等上了高中后,孩子恢復了快樂與上進心,而我對孩子的要求也隨之提升。
嘴上說考成什么都行,考多少分都無所謂,但孩子真的考不到我心理預期時,還會表現出來失望,也會忍不住去吵孩子:
哪點成績都滿意了?這可太不符合你的作風了。
變相施加完壓力后,還跟孩子說:
你都是高中生了,你的學習我不再管了,以后都是你自己要面對的事了。不要找我,也不用顧及我的感受,你不后悔就行。
![]()
現在想來,我當時還是挺虛偽的,嘴上說不在意,但孩子即便考到211的成績段,我還是很不滿意,覺得孩子這點成績都滿足了,對孩子很失望。
總覺得這完全不應該是孩子的水平,受我的影響,孩子壓力也很大,覺得他自己怎么做,我都不滿意。
隨著不滿意,我也會吵他作業怎么還不寫?起床能不能再早點?每個周末能不能別那么貪玩。
我以為是對孩子好,卻沒想到慢慢導致了孩子厭學。
02
孩子高一期中考試之后,孩子的身體已經出了一點問題,晚上睡覺暴汗,煩躁不安。
我以為是學習太累導致,就勸孩子太累的時候就休息,別太在乎成績,學不動就不學了。
同時,也帶著孩子去看中醫調理身體。吃完中藥身體暴汗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又接著開始大把掉頭發。
孩子說在教室里坐不住,可煩,一寫題就難受和煎熬。
上課也困,下課煩躁,整天都在跑神,作業想寫但寫不下去,每天感覺都昏昏沉沉的。
孩子跟我說過好幾次自己不在狀態,覺得自己有點撐不住了。
我這時還跟孩子說:
要克服困難,要直面問題。越逃避,問題會越復雜。
![]()
我以為這樣引導孩子是對的,卻沒想到自己施加的外驅力不僅沒有幫到孩子,反而讓孩子陷入更大的壓力與內耗。
而且孩子在傾訴幾次無果后,覺得跟我說也沒有什么用,后邊就自己消化情緒了。
伴隨的是厭學情緒越來越突出,作業根本不想寫,課聽著聽著就跑神了。
白天擺爛,晚上后悔,自責,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但又無能為力,慢慢就變成了失眠,在學校待不住以及更加學習。
厭學就負情緒的一點點積壓下,壓塌了孩子最后一點信心。
03
每次想起高一的那段時光,我都很后悔。如果我能早一點覺察,孩子并不是學習出了問題,而是情緒出了問題。
我明明是有能力幫孩子調整情緒的,只是忽略和忽視了情緒因子。一心覺得娃這么棒,這么樂觀上進,怎么可能會厭學和內耗呢?
孩子出現失眠以及掉頭發后,我第一時間放下了對學習的要求,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卻完全忽視了情緒。
我太自信孩子的情緒根本不會出問題,一方面是我親自養育出來的娃,另一方面我自己在情緒療愈這塊還算專業。
我家孩子怎么可能會因為情緒問題而厭學?這個自負讓我相當自信,也持續沒停給孩子施加學習的壓力。
![]()
后來幡然醒悟后,我就徹底放下了對學習與成績的全部期待,也不再施加壓力,只關注孩子情緒,引導孩子與自己的情緒和解,寫正念日記,寫自我復盤,引導孩子運動和傾訴。
兩周后,孩子不再失眠和排斥學校,一個學期后,孩子的情緒完全恢復,學習也變得有趣和有成就感了。
課能認真聽了,作業能沉下去寫了,即便目標未達預期也能與自己和解。孩子從厭學走向了積極上進。
當我不再關注學習和成績,當孩子用自己的節奏去學習時,他開始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自愿主動開啟學習的正循環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