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開始之初,一批有頭腦、有眼光、有膽量的人抓住一個商機,快速積累財富。
這些成功人士和公司影響了很多年輕人,他們夢想遠大、立志高遠,想三年盈利上千萬,十年奮斗出個上市公司,年輕人嘴里掛的都是夢想、創業、風口。
但現在,隨著經濟加速轉型和碎片化生活節奏,曾經我們信奉的“規模越大越有未來”的創業模式已難有機會,大的機會早已被成型的大型企業壟斷,現在的創業模式是越小越靈活,越穩越長久。
第一,大船在收帆,小船在揚帆
別說創業,就連打工過去的人也是削尖了腦袋想往大公司里鉆,圖個安穩和高薪,覺得大樹底下好乘涼。可現在呢?大廠的高強度、高壓力,人跟螺絲釘似的,用一陣子,磨損了,就可能被換掉。你看看這幾年,從互聯網、房地產、金融,到教育培訓,哪個大行業不是在收縮?裁員的消息一波接一波,就沒消停過。
我們看看那些被“優化”掉的人,很多都不再想著找個班上了,而是去擺個攤、開個小店、送外賣、跑跑貨運?你以為他們都是被逼無奈,走投無路了才干的?不完全是。很多人是干著干著發現,這小買賣,壓力沒那么大,掙得也不少,何樂而不為。
“小”本身就是個優勢。投入不大,成本不高,就算一時半會兒沒賺著錢,甚至虧了點,也還能承受得起,不至于傷筋動骨。你可以一個人單干,靈活自由;可以找一兩個信得過的搭檔一起干;夫妻倆一起經營個小店更是常見。最關鍵的是,自己說了算!不用看上司臉色,不用應付復雜的辦公室政治,賺多賺少都是自己的。
![]()
所以,往后的機會,不一定在那些光鮮亮麗的大寫字樓里了。機會也許就在街頭巷尾,在那千千萬萬個不起眼的小門臉、小攤位、個體戶身上。把一件事做精了,做專了,哪怕它看著小,也能活得好,活得美。
第二,風口太難求,等不起
過去十年,大家眼睛都盯著“風口”。短視頻火的時候,一窩蜂涌上去;直播帶貨熱了,又都去搞直播;后來又是AI、元宇宙……風口一個接一個,聽著都讓人熱血沸騰。但現實是絕大多數普通人,別說站在風口上飛起來,你連擠進那個風口圈子的資格都沒有!那入場券太貴了,拼的是你背后的資源、你的背景、你的人脈,普通人根本玩不起。
現在這時代,還傻等著天上掉餡餅,等著風口把你吹起來?那基本等于慢性自殺。指望別人,不如指望自己。
小生意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你自己掌勺,自己當老板。你今天多賣出去10杯奶茶,晚上收攤數錢的時候,那就是實打實的10杯的錢進了口袋。沒中間商賺差價,也不玩那些虛頭巴腦的資本游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清清楚楚。
可能有人覺得從高大上的寫字樓白領,變成街頭小販,是不是“退化”了?真不是這么回事。這恰恰是回歸了生活的常識,回歸了最樸素的道理。靠自己的雙手和本事,踏踏實實做點小買賣養活自己、養活家人,一點兒都不丟人。相反,這比那些整天靠畫PPT忽悠投資人、或者靠在公司里拼命加班刷KPI混日子的所謂“白領”,活得要體面得多,實在得多。
第三,往后活得好,靠的是手藝、靠的是勤勞、靠的人緣
小生意能火,背后反映的是咱們社會結構在悄悄變化。以前啥都講究平臺化、規模化、壟斷化,好像越大越集中才有效率。但現在,大家發現,生活最根本的需求,其實還是落在實實在在的人和社區的聯系上。
小生意不見得有多少高科技含量,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它們滿足的身邊人每天離不開的基本需求,是真真正正的“剛需”。
小生意拼的是安身立命的真本事,實實在在的生存技能。一個賣燒餅的小攤,用心經營個三年,能讓整個小區的居民都知道他、認可他,這比你在一家大公司里混三年,職位看著光鮮但心里沒底、隨時可能被裁,要穩定得多,也實在得多,
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養活自己,這就是最大的體面。能把一份小事業經營得穩穩當當,細水長流地過日子,這比去追逐那些聽起來宏大、飄在天上、落不了地的大夢想,要靠譜一萬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