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拖拉磨蹭,一玩就停不下來,是真讓家長頭疼呀。
我也不例外。每次看到孩子磨蹭,都覺得心堵,催也催了,吵了吵了,絲毫沒有一點作用。
說多了,也累了,吵多了,也倦了,干脆就選擇了閉嘴遠離。
01
這個暑假前7天處得很愉快,用正向反饋來面對孩子。
哪怕他一天只學不到兩個小時,我也克制評判,不吵,不責備,不嘮叨,反過來還肯定他比之前假期里有進步。
反正放假第一周,只要學就行,對孩子也沒有額外的要求。
隨著第二周的到來,很多孩子都去上了輔導班,孩子對于輔導班,自習室和圖書館方案全部否認了。
依然用不緊不慢每天學習2小時的進度,讓我有點惱火和著急。
跟孩子商量把每天學習時長調整到5小時,這樣他可以安排余下的時間,我也不用再盯著他的學習了。
原本商量得很好,手機和電子產品都主動上交了,以為這樣就能好好學習了。
可是,即便沒有手機,遠離了游戲,孩子還是找各種理由來磨蹭和拖延。
![]()
學習時長根本到不了5小時,甚至有時候還不足2小時。
很惱火,就忍不住開始催促,催的結果是我很焦慮,孩子也很煩躁。
他覺得學習是他的事情,學不學他說了算。
我覺得他現在不努力,將來肯定要后悔。
僵持了一兩天后,我發現自己根本管不了,那就不管了唄。
這么多年跟孩子斗智斗勇的經歷告訴我:
能管就管,不能管就后退,別硬碰硬強管,沒有半點用,還會起反作用。
02
遠離孩子,說得容易,做著難。
每天真的需要很多心理重建和自我療愈,才能做到平和與遠離。
之前我像很多家長一樣,只要孩子一不學習,磨蹭拖拉,我就很著急,抓狂,看他哪哪都不順眼。
看到孩子熬夜不睡覺,更是覺得這樣很影響身體健康,到時候學業和身體都盡毀,這可怎么辦?
于是很憤怒的阻止孩子,孩子當然就啟動了防御與對抗模式。
把自己氣得冒煙,孩子也心煩意亂,也會說一些更刺激家長的難聽話。
于是,直接關系崩塌,不僅沒有糾正孩子的習慣,起到倒逼孩子自律,激活自驅力。
反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孩子啟動防御和對抗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再學習了。
這也給了我一個很大啟發: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將自己調整到平靜狀態,再去跟孩子交流。
![]()
用接納,尊重,相信,支持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孩子,這樣反而能起到正向引導作用,也給孩子一些獨立的空間來思考和反思以及調整。
千萬不要跟孩子硬碰硬,得不嘗試,最終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孩子不開心時,就是對抗,逃避和僵住。家長能遠離就遠離,這反而是上上策。
因為孩子大部分時候厭學,都不是學習能力出了問題,而是情緒出了問題。
在孩子情緒煩躁時,家長還湊近去催促和改變孩子,結果肯定以失敗和受挫告終。
創造一個積極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情緒放松的狀態,會讓孩子更能沉浸學習。
03
自打8月份起,我就不再干預和催促孩子的學習和作業了。
緊閉嘴巴,也不去時不時關注孩子是在學習還是在磨蹭?是在發呆還是在做小動作。
想去接近孩子的時候,就告訴自己:
孩子已經高三了,我不能再用盯小學生學習的方式來緊盯孩子。他要做學習的第一責任人,要學會自我負責和自驅主動。
當我不再關注孩子,遠離孩子之后,我就有了大量的時間來關注自己,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尤其是這一周,我讀完了五六本心理學育兒書籍,讀的時候根本沒有精力去盯孩子,讀累了就休息。
除了吃飯的時候叫孩子一下,或者孩子寫作業累了,從他房間出來跟我聊一會,講一下作業進度,我幾乎從來不主動去問他。
神奇的是,這幾天跟娃零爭執,甚至因為我的不干預,孩子有了危機感,主動跟我說,再不沉浸寫作業,可能會寫不完。
![]()
甚至在求助讓我督促他的時候,我都愛答不理了,我跟他說:
也不用給我畫餅了,能做到我很開心,做不到我也不會再多說一個字。
愛孩子,并不是要幫孩子搞定所有問題,更不要讓家長的期待與標準,時刻圍著孩子原地轉圈。
想要做孩子心目中合格的家長,就要不斷升級遠離孩子,自我關愛的能力,這樣孩子反而主動和自律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