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地鐵安全檢測空白 河北團體標準為軌道安全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
![]()
河北新聞出版網訊:近日從易縣軌道無損檢測協會獲悉,由該協會主持、鐵道部專家牽頭制定的《地鐵鋼軌軌腰孔超聲檢測方法》及《地鐵鋼軌軌腰焊點超聲檢測方法》兩項關鍵技術標準通過嚴格技術審查并正式發布并通過。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我國地鐵鋼軌關鍵部位無專用檢測標準的空白,更為地鐵施工質量和長期運營安全筑起了一道全新防線,彰顯了保定在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
地鐵鋼軌的軌腰孔及焊點,堪稱軌道的“筋骨關節”,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列車運行的安全與穩定。長期以來,該領域缺乏針對性的檢測標準,給質量精細化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痛點。為破解這一難題,2023 年,由畢革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項目組正式啟動攻堅。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里,團隊成員歷經方案論證、試塊研發、多輪測試及社會意見征集等多個環節,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最終完成了標準的制定工作。
兩項標準的問世,將為地鐵建設與運營帶來革命性的提升。對于施工方而言,從此有了科學、統一的檢測依據,能夠精準把控焊接與打孔質量,進而推動工藝的持續優化;運營方則可依據標準開展周期性“體檢”,及時識別安全隱患,為每天數百萬乘客的安全出行提供堅實保障。此外,標準的實施還將有效消除檢測環節的分歧,促進建設、運營、檢測機構之間的高效協作,同時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資質認證提供明確規范。
此次牽頭制定標準的位于易縣軌道無損檢測協會,展現出了深厚的技術積累。目前,該協會已擁有12項國家專利(其中包含 6 項發明專利)及2項重要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平臺綜合績效評價中名列前茅。這充分凸顯保定在軌道交通技術標準化領域的創新活力與突出貢獻。![]()
“標準的生命力在于應用。”協會會長趙輝女士表示,“我們將積極推動兩項標準在全國地鐵行業落地生根,讓保定智慧持續為軌道交通安全暢通保駕護航。”此次由易縣軌道無損檢測協會完成的兩項關鍵團體標準,標志著一個地方性協會成功填補了國家地鐵安全檢測領域的重要空白,也意味著地鐵鋼軌質量管控邁入了精細化、標準化的新階段,為城市大動脈注入了更可靠的安全基因。
責任編輯:蔡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