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電視劇《長安的荔枝》,七品小官吏李善德看到是嶺南廣州港口海上貿易的繁榮,接觸蘇諒一樣精明的胡商,用商業投資的眼光打量一切,這也是從另一方面折射了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廣州對外貿易的繁榮,商業繁華使當時的廣州成為亞洲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
![]()
現在,在廣東沿海的港口,如今仍能見到古代商船留下的痕跡——廣州“南海神廟”的千年古碑、潮州筆架山窯址的宋代瓷片、徐聞古港的漢代陶罐……這些沉默的文物,訴說著古代廣東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的輝煌歷史。
古代廣東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來源于唐朝嶺南海上貿易的爆發式增長。但鮮為人知使,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嶺南海上貿易的發展,一切來源于唐玄宗李隆基對吐蕃的陸戰勝利密切相關。尤其是廣東人必須了解,唐朝對吐蕃持續半個世紀的“高原戰爭”,間接催生了古代廣東港口的黃金時代。
唐朝與吐蕃的軍事沖突
在唐朝建立的七世紀初,青藏高原分布著蘇毗、象雄(羊同)、黨項等數十個部落,彼此攻伐不斷,混亂不堪。雅隆部落的松贊干布,在十三歲時候繼位,通過杰出的軍事才華和政治謀略,削弱了舊貴族的勢力,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建立了強大的吐蕃王朝,以牦牛為圖騰的政權。
![]()
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之后,高原騎兵靈活的機動性,自然練就了強大的戰斗力,東征西伐,疆域涵蓋了青藏高原及周邊大片區域,逐漸成為唐朝在西部邊疆的勁敵。
勢力強大的吐蕃王朝,一直對大唐的西域和河西走廊地區虎視眈眈,但這兩處地方對大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帶,不僅水草豐盛,盛產馬匹的肥沃之地,乃是中西方貿易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的關鍵樞紐。大唐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通過河西走廊和西域的絲綢之路,運輸到中亞、西亞和歐洲。如果絲綢之路被吐蕃完全控制,唐朝的對外貿易將遭受沉重打擊。
因此,唐朝與吐蕃的戰斗沖突就是不可避免。吐蕃的松贊干布在位時候,屢屢進發動與大唐的戰爭,被大唐軍隊打敗后,后心生畏懼,請求和親。唐太宗從長遠戰略考慮,決定安撫吐蕃,將遠房侄女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這樣,和親政策使唐朝和吐蕃維持相對和平之狀態,雙方沒有發生大規模沖突。
![]()
吐蕃占據西域
當唐高宗李治繼位時候,伴隨著吐蕃的松贊干布的去世,吐蕃大權落入到權臣大論祿東贊家族的手中,對外擴張的野心開始膨脹。再加上學指出7世紀青藏高原較溫暖,吐蕃人口或達百萬,支撐長期戰爭,自然有軍事實力挑釁大唐,唐朝和吐蕃的關系急速惡化。
于是,在唐高宗至武則天時期,吐蕃與唐為了爭奪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帶的控制權,雙方在安西四鎮(今新疆庫車、喀什等地)展開拉鋸戰。吐蕃利用高原地理優勢,采取“誘敵深入+截糧道”戰術,聯合西突厥、吐谷渾等多方勢力,控制青海湖地區,切斷唐與西域聯系,安西四鎮首次淪陷(龜茲、于闐、疏勒、碎葉),試圖與大唐爭奪亞洲霸權。
在唐玄宗繼位的時候,吐蕃已經控制了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要塞,切斷了大唐與中原與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通道。根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在甘肅的敦煌設立“節度使”,對過往商隊征收“過路稅”,稅率高達貨物價值的30%,全面封鎖了陸地絲綢之路,嚴重打擊了大唐的對外貿易進程,制約了財政收入和經濟來源。
![]()
更要命,就是吐蕃和阿拉伯帝國、突厥汗國結盟,形成“高原-中亞-西亞”軍事同盟,徹底封鎖了大唐的陸上絲綢之路,嚴重威脅到大唐國土安全,以及國泰民安。
唐玄宗與吐蕃的戰斗
唐玄宗繼位時候,看到了吐蕃的強勢和陸地貿易被封鎖的局面,就做好與吐蕃發生戰斗的準備。正好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國力如日中天,進入了 “開元盛世” 的全盛階段。國內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為戰斗的打響做了物質的準備。
為了對抗強勁對手—吐蕃對西部邊疆的威脅,唐玄宗在在軍事上,他加強了邊疆地區的軍事防御,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將領,如哥舒翰、高仙芝等對于,負責鎮守邊疆;在外交上,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聯合西域和中亞小國,組建反吐蕃的強大聯盟。
![]()
開元十七年(729 年),吐蕃試圖經過西域南下,控制印度洋出海口,威脅唐朝與阿拉伯的海上貿易通道。于是,吐蕃就率領大軍占領了河套地區的石堡城,這一處地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吐蕃進出河套的必經之路。
當驛站飛鴿傳書,石堡城被吐蕃占領,唐玄宗決定果斷出手,命令唐宗室李祎等將領率河西、隴右軍出擊。李祎將軍制定了巧妙的戰術,一面派人多舉旗幟,四面出擊,吸引吐蕃注意,一面親率 5000 士卒奇襲石堡城,最終石堡城被成功攻克。之后,唐軍以石堡城為基,又繼續占領了吐蕃在河套、隴西一帶領土,開拓疆域一千多里。
唐朝對吐蕃勢力的壓制
唐軍在石堡城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唐軍的士氣,也讓吐蕃見識到了唐朝的軍事實力。唐玄宗繼續采取“以戰養戰”的策略,發動對吐蕃的全面反攻,與吐蕃爭奪在西域和中亞一帶的霸權。
![]()
開元二年(714年),唐將薛訥率軍夜襲吐蕃大營,斬首1.7萬級,獲戰馬7.5萬匹,史稱“武街之戰”。之后的三十余年,唐軍在青海湖、石堡城、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爾吉特)等地與吐蕃展開二十余次大戰,最終收復水草肥沃的河西走廊,將戰線推至青藏高原北部。
但唐軍和吐蕃的戰爭,代價也是非常慘重。據《資治通鑒》統計,唐軍累計陣亡將士超過15萬人,消耗軍費占全國財政收入的40%。但玄宗與吐蕃的血戰,也換來了戰略性的成果:吐蕃因長期戰爭耗盡國力,被迫放棄對西域的控制。
大唐對吐蕃的戰爭,導致威脅大唐西北疆土的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大唐陸上絲綢之路雖未完全恢復,沒完全解封,但貿易風險已大幅降低,卻成功將吐蕃鎖死在青藏高原,限制了其領土擴張。
![]()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達
之后,在公元751年,怛羅斯之戰雖然唐軍在中亞敗于阿拉伯帝國,但戰后阿拉伯人發掘陸地貿易風險遠遠高于海運,很多商人也發覺陸地運輸商品容易受阻,海上安全性高,于是加強了對大唐的海上貿易,原本經西域販運的阿拉伯香料、印度寶石的吐蕃商隊,改道由阿拉伯商人經廣州輸入到大唐。
所以,可以看到大唐對吐蕃的戰爭,促使了中世紀大唐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唐朝政府也采取多項政策,鼓勵外國商人做生意,借此增加財政收入。于是,唐玄宗在嶺南設立“五府經略使”,剿滅海盜,保障商人的海上運輸安全。同時,建立了中世紀的海軍隊伍,80%戰艦由安西都護府淘汰的陸戰裝備改造;保障商人海上運輸貨物的安全。
為了鼓勵胡商做生意,唐朝政府允許廣州成為經濟特區,阿拉伯商人在廣州享受番坊自治權,允許廣州阿拉伯人自建清真寺、法庭,形成“國中之國”。
![]()
廣東港口的崛起
吐蕃戰爭的頻繁,也迫使唐朝將絲綢生產重心從川蜀南遷至嶺南。如742年唐玄宗令江南織工南遷,廣州出現“百機坊”絲綢工場,國家政策的鼓勵,也刺激了廣州海上貿易的發展。
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代從廣州出發的“通海夷道”,全長1.4萬公里,途經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最終抵達東非和歐洲。這條航線比陸上絲綢之路長三倍,但運輸成本僅為陸路的1/5,自然成為大唐主要的對外貿易渠道。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直接推動了廣東港口的崛起。開元年間(713-741年),廣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外貿港口,當時東亞最大的對外港口,年吞吐量超過100萬件貨物。廣州的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長,每年抵達廣州的外國商船數量從原來的數十艘增加到了上百艘。這些商船帶來了來自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地的商品,如香料、象牙、珠寶等,同時也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運往世界各地,促進了唐朝對外貿易和商業的繁榮。
![]()
廣州海外貿易的發達
廣東的造船業由此也蓬勃發展。史書記載,唐代廣州能建造“海船十丈”,載重達2000石(約120噸),船體采用“水密隔艙”技術,即使部分艙室進水仍能航行。這種技術比歐洲早了1000年,被《舊唐書·呂才傳》譽為“天下之奇工”。考古學家也發現,在唐代廣州番坊內,波斯商人與吐蕃戰俘比鄰而居,吐蕃戰俘乃是被唐軍俘虜后押至廣州造船的“技術工人”,可以看到當時唐朝造船業發達。
同時,唐朝在西域和中亞一帶戰役的勝利,也提升了國際威望。周邊國家和地區認識到大唐的強大,愿意俯首稱臣為藩屬國。很多外國商人也愿意在對外港口廣州、泉州一帶設立商館,長期居住下來,專門從事貿易活動。
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廣州本地商業的繁榮,還帶動了嶺南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如為了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當地廣東的窯廠不斷改進工藝,生產出大量精美的陶瓷產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遠銷海外。
![]()
唐政府為了管理廣州的海外貿易,在廣州設立“市舶使”,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關機構。據《唐會要》記載,市舶使的職責包括“掌蕃貨易之利”、“征稅于蕃商”,每年為朝廷帶來數百萬貫的稅收。現在廣州懷圣寺光塔(今光塔路),乃是唐朝阿拉伯商人仿造吐蕃烽火臺建造,既用于禮拜,也用在監控珠江航道。
安史之亂之后,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為廣東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據《元和郡縣圖志》統計,安史之亂后,廣東人口增至150萬,其中不乏因戰亂南逃的商人、工匠和學者。他們將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帶到廣東,再通過海路銷往世界各地。可以看到,人才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達,使唐朝廣州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
結語
所以,朋友們,當你今天漫步在廣州時候,撫摸唐代碼頭遺址的時候,可以緬想腳下每一塊古老的青石板,以及飽經歷史滄桑的遺址,都凝集著唐朝軍人在青藏高原與吐蕃戰爭的血與淚。由此也令人感慨,歷史都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唐朝在陸地絲綢之路的震蕩,卻促使了嶺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