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韓浩月
近日,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認為,“我校決定錄取你入××學院(系)專業學習”,存在“句式雜糅”問題;“請你準時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憑本通知書到校報到”,存在“語序不當”和“用詞不當”。對此,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張三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兩處表述并非嚴重語病,但存在不夠簡潔通順的問題。
北大錄取通知書短短一行字,被網友給出數條修改意見,這并非嘲笑或調侃,而是骨子里熱愛母語的本能反應。對有文字潔癖的人來說,北大錄取通知書不但讀起來別扭,也會由此產生疑問:起草如此鄭重的文本,為何不能認真點?印制前難道無人審核?此前,多地大學錄取通知書曾鬧過笑話,比如把“錄取”寫成了“尋取”,把“報到”寫成了“報道”,有的學校甚至因為丟字把校名都寫錯。北大發送這樣一份錄取通知書,難免也被認為草率。
錄取通知書不是小事,因為名校的形象構成是多元且豐富的,學校的教育理念、師生的一言一行、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會在公眾的傳播與想象中一點點勾勒出名校的輪廓與內涵。北大以文科教育而聞名,人們有理由相信,北大不會在文字表達方面出現問題。當一紙通知書被寄到千家萬戶時,它其實已經脫離了“通知”的字面意思,而會在被喜悅地接收與傳閱過程中,擁有了“名片”的功能,怎能不慎重?
張三夕教授認為北大錄取通知書的兩處表述并非嚴重語病,有成立的理由。錯別字的無邊泛濫,以及“狠狠愛住”等存在語病的詞句成為流行語,在這種網絡環境里,公眾對語病的反應已經沒那么大了。但越是在這樣的狀況下,高校越是要對語言與文字有敬畏心,盡其所能來捍衛中文之美。
寬松一點看,北大錄取通知書的確沒犯什么大錯誤,畢竟接收者能看懂,也能按照要求如期報到。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份通知書缺少了美。對于中文來說,美就是準確,“一語破的”“一針見血”,形容的都是將含義精準地送達,多余或用錯的字,都會如刺一般使人欲除之而后快;美就是簡潔,“要言不煩”“言簡意賅”,指的就是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全面的意思,唐詩對此有過最好的實踐;美就是意境,如果能通過準確、簡潔的文字,來含蓄地傳遞出情感、文化,那更會使中文充滿魅力。北大錄取通知書沒有在這方面下功夫,已經是個遺憾,讀來有點佶屈聱牙,更是讓人加倍失望。
近年來,每到錄取季,各大高校爭相亮出精心設計的通知書,“最美錄取通知書”的設計感、儀式感,吸引了公眾廣泛關注。一直以來,人們對于錄取通知書其實是有標準和要求的,如果錄取通知書沒法承載公眾的期望值,那起碼要做到樸素、認真,讓它順利完成任務和使命,而不是成為一個被挑錯的對象。
好在北大的回應算得上開放接納,8月6日,北大工作人員表示,感謝網友提出的建議,將及時向學校招生辦反映相關情況,后續將研究如何改進。看來,明年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或許需要有專人專班來負責了。(刊于2025年8月8日《南方都市報》)
![]()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719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