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最大的國際新聞,莫過于即將舉行的“特普會”。
據央視新聞8月9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月8日在其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稱,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舉行會晤。
突發“特普會”的大消息,對烏克蘭絕不是好消息。
可以肯定的是,既然特朗普與普京同意會談,絕不會只是空談閑坐,得拿出點成果來。
這個成果,必須讓特朗普和普京都滿意,才有可能成為共識。
讓普京滿意的條件,至少是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要大部分實現。
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什么?
根據普京的描述,主要包括4個方面:消除引發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創造實現持久穩定和平的條件;保障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維護那些把俄語視為母語、把俄羅斯視為祖國的人民的權益。
作為領導人,普京提出的目標比較宏觀、抽象,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
綜合俄羅斯人發出的信號,我把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具象化,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烏克蘭不得加入包括北約在內的一切軍事條約;
第二,烏東四州入俄;
第三,烏克蘭去軍事化;
第四,烏克蘭去納粹化;
第五,維護俄族人使用俄語的權利。
這5個目標中,也不是完全鐵板一塊,不可變通。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再分析一下,哪些可變通,哪些不可變通。
第一個目標俄羅斯不會松口,否則這一仗不但沒有消除俄羅斯國家安全威脅,反而還加大了。
第二個目標可部分實現,但要看什么時候達成停戰協議。如果是現在停戰,估計可以滿足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全部入俄,俄軍拿蘇梅、哈爾科夫等占領的領土來交換未獲取的頓州領土,而扎波羅熱、赫爾松則以實際控制線為準。如果仗一直打,特別是打到烏克蘭軍隊總崩潰,條約肯定就不一樣了。
第三個目標很難完全實現,但烏克蘭軍隊的規模一定限縮。
第四個目標基本不可能實現,這東西太不好量化,沒有可操作性。
第五個目標大概率可以實現,因為這一條不算苛刻,也站得住理。
讓特朗普滿意的條件,則要簡單得多。
特朗普需要通過成功調解俄烏沖突,在國際社會樹立一個和平總統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他要向國內傳遞一個信號:我特朗普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可以解決棘手問題的強人總統。
模仿一句電影臺詞:別人不敢辦的事我能辦,別人不敢管的事我也能管。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此前已經發出最后通牒,限俄羅斯在規定日期內同意停火,做不到十分影響他的聲譽。
從梅德韋杰夫和他網上過招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俄羅斯人剛開始根本不買他的賬。
7月28日,特朗普稱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非常失望”,將縮短此前對俄羅斯設置的50天內達成俄烏和平協議的期限,將設定一個新的期限,大約是從當天起10到12天之內。
7月29日,特朗普又把最后期限為8月8日。
這一天,梅德韋杰夫很不客氣地在X上發文回復:“特朗普正在和俄羅斯玩最后通牒游戲,不管是50天還是10天,他應該記住兩件事:俄羅斯不是以色列或伊朗;每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一種威脅,是邁向戰爭的一步。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而是與他自己國家的戰爭。”他提醒特朗普,“不要走‘瞌睡喬’的老路!”
從不在嘴上吃虧的特朗普立即回應稱:“告訴梅德韋杰夫,那位失敗的俄羅斯前總統、自以為還是總統的人,要謹言慎行。他正在踏入非常危險的境地!”
兩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反復刺激,最后升級成核威脅。
特朗普宣稱,他已命令部署兩艘核潛艇至合適區域,以防止梅德韋杰夫愚蠢且煽動性的言論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梅德韋杰夫反唇相譏地提醒特朗普:“也許他應該回顧一下他最愛的喪尸電影,回憶一下傳說中的‘死手系統’到底有多危險。”
注:“死手系統”又稱死亡之手,俄語代號為周界系統,系蘇聯在冷戰時期建立的一套自動化核打擊系統,一旦偵測到本土遭核攻擊,就會自動發射核武器進行報復。
沒想到的是,在最后期限即將到來的時候,美國于當地時間8月6日派出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訪俄,與普京進行會面,并由特朗普在最后期限到來時宣布“特普會”的消息。
由此可以看出,普京同意與特朗普在8月15日會面,一定會給足其面子:適當在其此前的基礎上作出讓步,特別是在非常核心的領土要求方面應該不會咬死全取烏東四州。
這場“特普會”,大概率會成為俄羅斯與美國雙贏的會晤,特朗普贏足了面子,俄羅斯拿到了里子。
問題來了,美俄在“特普會”上實現了雙贏,代價是什么?(美國媒體報道中國時最愛用的新聞標題范式,借用一下。)
代價就是烏克蘭被徹底犧牲。
烏克蘭人打了3年多仗,傷亡超百萬人,流失1600萬左右的人口,丟掉工業和資源重鎮烏東四州近10萬平方公里領土,最終安全條件還不如戰前。
這就是愚蠢要付出的代價。
但凡這個國家聽點勸,都不至于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也許有人說,只要烏克蘭人不同意,那特朗普與普京拿什么來主宰烏克蘭的命運?
這是個好問題。
別看特朗普好像很殘忍,但他現在為烏克蘭爭取的,是烏克蘭人可以獲得的最好條件。
看到沒有,這里面就是實力邏輯在起作用。但凡烏克蘭能扳倒俄羅斯,特朗普也不會和普京廢那么多話。
因為烏克蘭沒有實力,也沒有哪個國家會真心幫烏克蘭恢復國土。
那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不過是想借烏克蘭人的血來消耗俄羅斯的實力罷了。
別看俄烏沖突的戰線現在進展得十分緩慢,但烏克蘭離總崩潰的臨界點越來越近,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如果澤連斯基不答應特朗普與普京談出來的條件,他大可以堅持到底,看看烏克蘭軍隊會不會總崩潰。
戰爭發展從來不是線性的,一旦達到一個臨界點,就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烏克蘭軍隊硬撐了3年來,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對這支軍隊的戰斗,我的評價不低。
但無論怎么評價,都無法彌補實力不濟這個硬傷。
一旦烏軍出現總崩潰,俄羅斯的要價恐怕會更高,最起碼是俄烏以第聶伯河劃界,便順勢奪取敖德薩,讓烏克蘭從此成為一個內陸國。
而最悲觀的局面,則是世界上再也沒有烏克蘭。
時下很流行一句話叫“一個人最終將成為自己本該成為的那個人”,套用到烏克蘭身上就是“烏克蘭最終成為了自己本該成為的那個國家”。
蘇聯解體時,很多人預言這個國家有潛力成為繼美俄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強國,因為條件實在太好了。
軍事工業、核力量僅次于美俄,95%的人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黑土地平原,領土面積差不多相當于兩個德國……
這個國家什么都不缺,就缺合格的領導人。一任接一任地霍霍,把好好一個國家霍霍成現在這個鬼樣子。最終,這個國家唯一跑出來的行業,就是美女的子宮。
如今,烏克蘭又在一場愚蠢導致的地緣戰爭中,把靠運氣得來的東西憑本事輸得一干二凈。
這就是現實,殘酷又吊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