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特朗普半場開香檳,沒想到壞消息來的這么早。當地時間8月1日,特朗普表示,印度將不再從俄羅斯購買石油,這是很好的一步。
話音未落,《紐約時報》就打臉特朗普,稱印度官員在8月2日表示,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的石油。
![]()
特朗普與美財長此前羞辱印度,說印度在世界上并不重要,這些印度都可以忍,但是讓印度徹底斷了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印度卻忍不了,印度和俄羅斯關系先不說,印度對俄羅斯能源和武器不是一般的依賴,是俄羅斯真正的大客戶,而印度的經濟發展又需要大量廉價石油。
![]()
更何況,自從俄烏沖突爆發后,美西方便全面封鎖俄羅斯石油出口,印度便趁機壓價,以低于市場價15-35美元/桶的價格購買俄石油。這樣一來,在滿足本國需求的同時,還能夠將這部分石油轉賣到歐洲等地區,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特朗普要印度斷了從俄進口石油渠道,印度若從了,那么若美國下一步要印度斷了從俄羅斯進口武器,印度要不要從?如果印度從了,接下來就要從美國進口高價石油與高價武器,甚至要把市場開放,讓美國的農產品進入印度市場,從此印度的能源、農業、軍事就從此受制于美國,以印度的經濟水平,這不是要了印度的老命嗎?
![]()
印度現在終于想通了一件事,以美國當前的實力,它拉攏全部小弟來對抗中國,尚且沒有勝算,它根本沒有能力同時對付中印兩個大國,因為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并非只有印度,還有中國。對特朗普來說,同時對中印兩國加征懲罰性關稅,所要付出的經濟以及政治代價,將遠超借此施壓俄羅斯所帶來的收益,可謂得不償失。
![]()
加上美國需要依賴印度替代部分中國制造業產業鏈,要依靠印度來抗衡中國,在這一點上,印度的地位暫時不可取代。
因此,印度也開始學習中國的精準反制,當白宮威脅要將印度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時,新德里的反擊來得又快又準:直接拒絕采購F-35戰斗機,并暗示可能轉向法國“陣風”。
這下美國也意識到,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印度,成了打亂自己棋局的對手了。
![]()
印度這一手反制,時機選的很精準,特朗普下令對全球各國加征關稅后,日韓歐盟都對美服軟,他高興了不到一天,就接連傳來多個噩耗。一方面,美國股市大跌,包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等主要股市指標,都創下了數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美國股市市值蒸發超過1萬億美元。
![]()
其次,美國勞工部發布了數據,美國7月份新增就業崗位7.3萬個,低于市場預期的10.6萬個,招聘數據已達到疫情后的最差水平。另一方面,特朗普對全球加征關稅,對美元地位的傷害也逐漸顯現出來。數據顯示,美元指數正在快速下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跌超過12個基點。
![]()
印度也看準了,美國現在國內問題很嚴重,特朗普政府看似通過加征關稅獲得上千億美元收益,但相比于濫用關稅政策,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損害,簡直不值一提,美國看似繁榮表象之下,潛伏著巨大危機。
據央視新聞分析,特朗普2.0時代的美印互動已從“戰略熱絡”轉向“交易式外交”,美國想要印度在能源和軍火采購上“站隊”,卻不愿在農業關稅、數字服務稅等核心利益上讓步,這種失衡最終導致談判陷入僵局。
特朗普政府原本以為最刺頭的日韓以及歐盟都已經達成了協議,印度還不是手到擒來,但沒想到失算了。
印度在購買俄油上不聽美國的,意味著印度不再受美國控制。
在美國眼里,印度一直以來只是美國制衡中國的一顆棋子,但沒想到這顆棋子會倒反天罡,想成為下一個中國,如果特朗普要印度為美國犧牲自己的核心利益,那么印度現在就告訴特朗普,它有能力對美國說不。
更何況印度現在掐住了美國的手機產業的咽喉,根據研究公司Canalys的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6月的第二季度,印度首次超越中國,成為美國市場上智能手機的最大供應國,占據了44%的市場份額。
![]()
這說明什么?說明美國的iPhone供給以后基本要靠印度了,而且這個比例還會越來越高。手機產品是消費者剛需,如果印度不為美國本土生產iPhone,有誰能替代印度生產呢?只有中國。但是無論印度怎么跳,美國都不可能把印度的訂單給中國生產。
![]()
歐盟也開始倒戈相向
此外,歐盟日韓暫時服軟,其實也在等待時機。歐盟采取的就是鴕鳥戰略,先示弱于美國,然后反過來綁架美國再次跳進與俄羅斯的戰爭陷阱,同時反向脅迫美國擴大與中國的矛盾。但歐盟卻通過中歐峰會,看似達成了氣候問題共識,其實在某些問題上也達成了默契。
日本在與美國達成所謂協議之前,也同意了繼續推進中日韓三國自貿區建設工作,本身也是一種戰術性退縮,先示弱,再等待時機,做好擴大中日韓經貿的二手準備。
![]()
如今,眼見時機已到,歐盟已開始倒戈相向。歐盟看到中美沒能在7月29日達成協議,于是直接不完全承認日前馮德萊恩跟特朗普達成的口頭貿易協議,聲稱不具法律效力,核心內容仍在磋商。
而早在5月31日,歐佩克線上會議就在討論7月增產事宜,同意41.1萬桶/日的大規模增產計劃,若歐佩克再次聯手俄羅斯增產,這是特朗普不想看到的。而日本方面也有消息放出來,稱日本對美國開放市場只是象征性的。
![]()
中美沒達成協議,如今印度也開始反擊,疊加美國國內經濟問題爆發,美元霸權進一步被削弱,美國7月新增就業崗位遠低于市場預期。當下美國的核心通脹還在3%左右,而且更是有抬頭的勢頭,現在特朗普還選擇了全球加征關稅,那未來通脹會不會再起來呢?
![]()
特朗普正將自己置于高空鋼絲之上,一旦出現任何失誤或者與中印等國持續耗下去,那么,歐盟和日本很可能在后期也會反戈一擊。
因此,美國現在恐怕正在意識到一個問題,美國想以印制中,沒想到有一天會同時被中印反制,而伴隨著美國國內矛盾的爆發以及外部的反制,美國向全世界加稅,恐怕最終還是會淪為一場鬧劇,并成為加劇美國危機的催化劑。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