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71篇原創筆記
前言
很喜歡曾仕強教授的這句話: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銷聲匿跡,半隱半藏。”
人到中年,在單位里和領導“不同步”,和同事“有距離”,何嘗不是一種清醒?
然而,沒人能真正活成一座孤島。人生的帆,也需要找準正確的風向,才能駛向遠洋。真正高明的船長,都深諳這6個字:
亮本事,藏心事。
01 邊界感,是優雅的成熟
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賀涵有句臺詞很通透:
“你來工作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驚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
單位里,很多人都會在不經意間陷入困局:總以為“經營關系”就能順風順水,忽略了這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誰離不開誰。
前幾年,單位來了個上進心很強的小伙,總是精神飽滿,熱情洋溢的樣子。
領導發朋友圈,他秒點贊;工作群通知,他幾乎每次都是第一個響應;即使手頭正忙,同事求助,他也義無反顧。
久而久之,無論誰提到他,都會豎起大拇指,由衷贊一聲“好”。
后來,最欣賞他的2位領導先后升遷,他卻未得寸進;原先那些熱絡無比的同事,年底評優投票時也不再寫他的名字。
如今,學會在喧囂中獨善其身的他,眼中依舊有光。而恰到好處的邊界感,讓他多了一絲優雅的成熟氣息。
02 亮本事,是穩固的立足
我向來認為,同樣的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優先級必然有區別。
比如,30歲之前,多在領導面前露臉,利大于弊;而40歲之后,主動去找存在感,毫無意義。
但不少人有個誤區:以為“不接近領導”就可以“躺平擺爛”。
其實不然,不依附于上的底氣,恰恰來自于扎實的根基。也就是說,必須亮出你的真本事,才能讓領導無法忽視你的價值。
就像《人民日報》寫的:
你可以摸魚,可以不卷,但別真的“菜”;你可以內向,可以慢熱,甚至可以不合群,但在需要表現的時候,一定要勇敢站出來。
無論任何單位,實力永遠是最硬的通行證。電腦里流暢的代碼、處理投訴時的游刃有余、優化工作流程的獨到方案......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才是中年人在單位穩固立足的法寶。
03 藏心事,是刻意的孤獨
《菜根譚》有言: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如果要把“禍從口出”這詞具象化,那么,單位就是最適合的土壤。
和“聊得來”的人吐槽單位制度;和“信得過”的人抱怨領導不公;和“看得透”的人評判同事好惡。
每一次以為的“交心”,都早晚會讓你變成他人集火攻擊的靶心。
所以,請記住那句老生常談卻極其深刻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交淺言深”永遠是成年人的社交大忌,尤其存在利益糾葛時,再堅固的感情,也往往會瞬間脆弱的不堪一擊。
藏起心事,哪怕刻意孤獨,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時時警惕:單位里有些話既聽不得,更說不得。
寫在最后
前陣子,在一本網絡小說中讀到這句話:
“真正改變一個人的,不是年紀,而是經歷。”
在單位摸爬滾打了20年,深深覺得,中年人最好的狀態莫過于:
亮本事而不恃才傲物,藏心事而不故弄玄虛。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