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這次是真·掏錢不手軟,直接甩出5億歐元給烏克蘭買美國“愛國者”防空系統,成了北約“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PURL)機制下第一個買單的“金主爸爸”。這操作,堪稱“北約眾籌軍援”的樣板工程——烏克蘭列清單,美國出庫存,歐洲盟友掏錢,一條龍服務,完美閉環。
![]()
![]()
荷蘭國防部長魯本·布雷克爾曼斯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烏克蘭現在需要防空系統和彈藥,荷蘭第一個上!”這5億歐元里,除了“愛國者”導彈和零部件,估計還有別的硬貨,畢竟俄軍7月就往烏克蘭砸了6000多架無人機,基輔都快被炸成篩子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立馬發帖感謝,說這是“北約邁出的第一步”,荷蘭這波操作直接讓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喜加一”。
北約秘書長、荷蘭前首相呂特更是樂開花,趕緊發推:“荷蘭帶了個好頭,其他盟友趕緊跟上!”美國駐北約代表馬修·惠特克也放話,未來幾周會有更多國家加入,武器交付“快得很”。看來,北約這是鐵了心要把“眾籌軍援”玩成流水線作業,烏克蘭要啥,美國給啥,歐洲付錢,效率拉滿。
不過,俄羅斯那邊可沒打算鼓掌。克里姆林宮早就警告過,西方軍援烏克蘭是“危險趨勢”,只會讓沖突升級。俄外交部甚至直接開噴,說歐洲正在被美國拖進“代理人戰爭”的坑里。更狠的是,俄軍最近還給自家“白蠟樹”-M級核潛艇裝上了“鋯石”高超音速導彈,這玩意兒速度8馬赫,專治各種防空系統不服。顯然,俄羅斯的潛臺詞是:“你們送‘愛國者’,我就送更狠的,看誰先慫。”
其實,北約這個新機制說白了就是美國不想再當“冤大頭”——以前軍援烏克蘭,美國出錢出力,現在改成“歐洲買單,美國發貨”。特朗普早就放話:“歐洲盟友得自己掏錢!”荷蘭這5億歐元,算是給這個新玩法打了個樣。德國之前也宣布要給烏克蘭送兩套“愛國者”,但前提是美國得先補上德國的庫存缺口,免得影響北約義務。看來,歐洲盟友現在不僅要幫烏克蘭打仗,還得幫美國軍火商沖業績,屬實是“雙贏”(美國贏兩次)。
![]()
個人覺得,北約這個機制雖然看似高效,但本質上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烏克蘭最缺的不是武器,而是可持續的防御體系和長期戰略。俄烏沖突打到現在,早就不是拼裝備那么簡單,而是拼國力、拼耐力、拼誰先被拖垮。歐洲現在瘋狂送武器,俄羅斯就瘋狂升級打擊手段,最后很可能變成一場無底洞式的軍備競賽。更諷刺的是,歐洲一邊喊著要“戰略自主”,一邊又得靠美國軍火過日子,這“自主”到底自主在哪?
總之,荷蘭這5億歐元只是個開始,后續肯定還有更多國家加入“眾籌”。但問題是,俄羅斯的警告從來不只是嘴上說說,如果歐洲繼續加碼,誰能保證沖突不會進一步失控?這場“危險游戲”的終點在哪,恐怕沒人說得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