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的局內人,真實的局外人······無所謂了,反正以前的“局”已經搖搖欲墜,人人都做自己的“局”。
![]()
先說說局外人的簡史。
三千年前以先,局內人和局外人以族群血緣劃分。
商周之變以先的華夏,局內人是商族人,其他族系都是局外人,友方、鬼方、敵方······根據遠近,形成等差數列。
古埃及、古波斯、古巴比倫、古印度等都差不多。王族貴族、祭司先知君王、婆羅門剎帝利等是局內人、其他人是局外人
在這一點上,希伯來表現最純粹,以色列是局內人,其他都是局外人。
從三千年前開始,局內和局外慢慢變成以文化認同劃分。
商周之變以后的華夏,把天下分為九服。王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劃單位,依次設置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服、蠻服、夷服、鎮服、藩服九級行政層級。基本上五服之內屬于華夏,中國,局內人。五服之外,什么蠻服、夷服、鎮服、藩服,一聽就知道是夷狄,局外人。但圣人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講究的不是血緣,而是文化認同,甚至漢武帝時,還有匈奴人金日磾進了帝國決策中樞,成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唐代有很多倭國人、新羅人當政府官員。后來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滿族人統治,都因上尊華夏,下拜孔圣被成為局內人。
不論血統,人人都可以入局。
而且,在局內,也有高低錯落。城里的被稱為國人,城外的被稱為野人。國人里有貴族,后來叫士大夫,也有平民、奴隸。先是以王權為核心的行星、衛星的宇宙結構,秦代后成了以皇權為最上層的九層妖塔,俯瞰像層層漣漪的同心圓。
這樣的設計就像是做局。
古希臘的局就是城邦,亞里士多德說人人都是城邦動物。這里指城邦里的男人;城邦里的奴隸和城邦外的人,都沒有公民權利和尊嚴。
古羅馬的局是羅馬公民權,“有人生來就在羅馬”,羅馬人和外省人,如同局內人和局外人。
局,成為隔閡、裂縫與鴻溝?如果取消這個鴻溝,人人入局,是否就沒有了局外人?
羅馬帝國中期,國王卡拉卡拉曾做過這樣的嘗試。他頒布的《安東尼努斯敕令》規定,所有居住在羅馬帝國境內的自由人,比如埃及本土居民和 希臘人均可獲得完整公民權,該法令廢除了羅馬公民與行省居民的身份差異,所有自由人享有同等權利。反而引發了行省居民對公民權價值的質疑,削弱了他們為獲得公民權而奮斗的動力。后來,這一規定成為了羅馬從盛到衰的轉折。
局,在本質上是一條身份的鄙視鏈,每個人都在這個鏈條上找到價值和安全感。
哪怕是古印度的吠陀,這輩子都只能是局外人,但也可以憑借種姓制這個局,鄙視更低等的首陀羅和賤民,這是他們的價值和安全感。并通過這個局,來世有晉升局內人的希望。
在中國,儒表法里,儒道互補,儒釋道一體的秩序到了明清已非常成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鄙視鏈,當原來的蠻夷也成局內人。而那些鰥寡孤獨、失貞婦女、流民土匪、五馬六道等邊緣人,處于這套秩序鄙視鏈之下,是局外人。
太平時,可以在鄙視鏈里攀爬,比如科舉取仕,朝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
亂世時,可以在鄙視鏈里廝殺,比如流民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天街踏盡公卿骨。
最后形成新的局內人和局外人。但局還是儒法道那套的鄙視鏈,只是在不變的承重墻里,重新做了內裝。
局是讓所有人肝腦涂地的裂縫。
局外人都想沖進去,局內人都不想被沖出來。
如果取消了局,反而讓所有人找不到價值標桿。神圣性的消失讓整個文明里的人找不著北。局外人不會消失,只是重新造局。
羅馬取消了“羅馬公民權”這個局,羅馬帝國的光環就不再,蠻族入侵,城頭變幻大王旗就成了必然。直到羅馬教廷和新的王權建立新的價值標桿,新的局。中世紀,全民受洗的歐洲,異端異教徒成了局外人。打仗死人主要都因宗教戰爭。
現代后,每個民族國家成了一個局。人民成了局內人,被人民磚政的對象成了局外人。
后現代,局外人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翻轉。
加繆寫過一本書,就叫《局外人》,主角默爾索在參加母親葬禮后打架斗毆被捕入獄,法官根據他參加葬禮時沒有流淚而且還與女同事看滑稽電影的行為表現,認定他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殺人犯。不僅是法官,在審判過程中,辯護律師代替他發言,養老院院長、母親的朋友、他的朋友、瑪麗、雷蒙等人都沒有針對打架斗毆案件本身,而是針對默爾索的為人做出了矛盾的證詞,每個人似乎在說自己眼里的默爾索,像一個羅生門,真相無人關心。默爾索則拒絕為自己掩飾、拒絕悔過,最后被判死刑。
默爾索和神甫進行了辯論,打算放棄上訴,因為他認為人既然要死,怎么死和什么時候死都無所謂,只希望行刑那天有許多觀眾用仇恨的喊聲來消解他的孤獨。
默爾索可以逃掉審判,只要在母親葬禮上裝作悲傷流淚,裝作符合社會價值觀就可以。
《局外人》說到“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社會的傳統價值觀,如感情、愛情、事業、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譬如母親下葬時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說“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么無疑就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局外人》揭示出傳統和現代的“局”看上去很美好,但那些局內人,往往會裝得很良善,裝成“局”價值的信徒。想起我受洗時也假裝流淚。
![]()
《局外人》說出來后現代的真相,我們其實沒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以前日用的飲食是神賜給我們,現在國家、社會,整個系統都可以給。AI時代,不僅飲食,我們的醫治、情感撫慰、性愛都可以通過系統得到。所有的都可以是商品。連神圣感都可以讓AI給到,如果你需要的話。
虛偽的局內人,真實的局外人······無所謂了,反正以前的“局”已經搖搖欲墜,人人都做自己的“局”。
梳理完局外人的簡史,再順藤摸瓜,看看局外人的未來。
“局”的消失,讓古羅馬后期那樣,導致神圣性的堙滅,萬神殿毀于戰火,直到新信仰的重建。
歷史不會重復,但總在押韻。
目前這一局毀于荒誕,就像《局外人》男主角的命運。
未來,依舊會有新的“局”重建。
所以,在未來的局里,一個新的“神”拔地而起,在這個“神”里,每個人可以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在它里面沒有孤獨和空虛,也消解了荒誕,處處是心流,人人是超人。日用的一切所需,它都可以給到。
新“神”綜合一切人的信仰,以及各種理性、情感、意志。
恐怕只有理性本源的創新,真正的家庭,善惡的本源,是新“神”無法滿足的。
真正的基督信仰和這個新“神”,這個局又會拉出什么張力?
這也是叩問人之為人的終極時代。
那時,短兵相接,刺刀見紅。
![]()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