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平頭哥”認為調查結果挺透明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2025年7月22日,廣西防城港網友“平頭哥”(李先生)在鄉村小道與奔馳女司機侯某某因會車發生爭執,侯某某出示“行政執法證”逼迫讓路,同車男子泄露其家庭住址等隱私信息。
李先生多次投訴無果后,于7月31日將視頻上傳網絡,播放量超千萬。
8月3日,防城港市委市政府調查組通報稱,侯某某系民營企業員工,非公職人員,所亮證件為其丈夫(二級消防士)的行政執法證,證件被非法使用以“嚇唬”李先生。
其丈夫因證件管理不當被立案調查,派出所民警因溝通表述不規范被批評教育。
通報還澄清,李先生個人信息泄露系侯某某父親認出其身份后告知,不存在公權力違規查詢情況。
當天,李先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調查結果挺透明,相信政府”,已接受女司機道歉,事件告一段落。
目前,防城港市表示將深刻汲取教訓,全面整改,及時公布后續處理結果。
三刀認為,通常情況下,像這種全網關注的公共事件,就算是當事人“妥協”,大家的質疑聲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平息。
調查通報稱,亮證者并非公職人員,證件是其丈夫——一名二級消防士的,因管理不當被立案;雙方實為未出五服的鄰村表親,個人信息泄露是因親屬認出身份;派出所民警因溝通不規范被批評教育。
緊接著,當事人“平頭哥”發聲,認可調查結果的透明性。
這看似完整的閉環,卻在細節處布滿了讓人輾轉難眠的疑問。
最讓人費解的,莫過于“親戚”這層關系的登場。
通報稱雙方家距800米,侯某海認識李某某及其父母,卻在爭執現場任由矛盾升級,既未表明親屬關系,也未勸阻亮證行為。
眾所周知,800米的距離意味著低頭不見抬頭見,未出五服的親緣更是打斷骨頭連著筋。
常理之下,若真是親戚,一句“我認識你爸媽”便能化解的糾紛,為何會走到亮證威脅的地步?
更讓人疑惑的是,爭執發生時,侯某海就在車上,眼睜睜看著女兒拿出丈夫的執法證對峙,卻始終未提“我們是親戚”這層關系。
這種不合常理的沉默,像一根“刺”扎在公眾的心頭。
![]()
深夜民警上門的情節,更讓這場糾紛添了幾分沉重。
李某某稱,視頻上傳后,有民警深夜上門要求刪視頻并道歉,甚至以拘留相威脅,而通報僅以“溝通表述不規范”輕輕帶過。
在普通人的認知里,出警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可在這場糾紛中,為何一方報警無人問津,另一方卻能讓民警深夜登門?
這種處置方式的差異,難免讓人猜測背后是否有權力的影子在晃動。
面對這一切,“調查結果挺透明”的表態自然難以讓人心安。
要知道,透明不是簡單的信息發布,而是細節的經得起推敲,是邏輯的自洽,是對公眾疑慮的正面回應。
可在這份通報里,太多關鍵環節語焉不詳:
親戚為何現場不認親?民警上門的具體指令來自哪里?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讓“透明”二字顯得格外蒼白。
更值得深思的是,事件中的諸多細節都透著一種“習以為常”的荒誕。
亮證者或許從未覺得用丈夫的執法證“嚇唬”人有何不妥,民警或許認為深夜上門“溝通”只是工作方式問題。
然而,正是這些看似微小的“不講究”,才讓“特權思維”滲透到日常行為中,讓公權力的邊界在不經意間被模糊。
“平頭哥”最終選擇相信調查結果的透明,或許有他的考量。
畢竟,都已經是“表親”了,那以后低頭不見抬頭見就是常有的事。
但我想說的是,雖然這場糾紛很快就會淡出熱搜,但它留下的思考不應消散。
因為大家最想要的,是在遭遇不公時能通過正常渠道討回公道;在看到“調查結果透明”的字樣時,能發自內心地感到安心。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