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沙漠“對打”這么多年,多是通過植樹治沙,可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的一處,人們卻把兔子趕了進去。
兔子本是食草動物,沒想到它們不僅沒吃光沙漠里的草,反而還將沙漠變成了綠洲,甚至帶當地人走上了致富路。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往前數三十年,跟內蒙古庫布齊沙漠的居民們說這里能變成綠洲,估計沒一個人相信。畢竟作為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之前的“實力”有目共睹。
曾經這里入眼處皆是黃沙,寸草不生。不僅如此,這里還常刮大風,風裹著沙子打在身上生疼,怎么看都不適宜生靈長久生存。
![]()
在庫布齊沙漠腹地,有一個叫風干圪梁的地方,從它的名字就能體會到它以前的環境狀況,也是一片荒蕪,風沙肆虐、干旱缺水、土地貧瘠。
但是再看現在的風干圪梁,可不是當年那植被覆蓋率極低的沙漠地了,這里早已是綠田成片,稻谷瓜果花香遍地,甚至它還改名為了風水梁。
![]()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當地的沙漠化治理,而風水梁的沙漠治理,更是成為了全國典范。而更令人稱奇的是,當地的治沙方式,竟是引入了一種外來兔子。
引兔治沙,怎么看都是癡人說夢,可風水梁還真靠引兔實現了沙漠綠洲化。不僅如此,人們還靠引兔實現了發家致富。
![]()
早先居住在沙漠里的人因為缺水,難以實現對農作物、牲畜的大量種植、生產,生活比較貧困。
在這種境遇下,達拉特旗風水梁的農民們,打破了慣常的思維和認知,引進來一大批兔子進行養殖。
![]()
本土的兔子當然不能適應沙漠環境,當地人引進來的是外國的一種兔子——獺兔。在原本的計劃中,人們養殖獺兔是為了賺錢。
但是在養殖過程中人們發現,養殖獺兔不僅能賺錢,還能實現治沙的奇效,兩者竟是相輔相成。這是什么道理?
![]()
先來說說這獺兔,獺兔原產于法國,又叫雷克斯兔、力克斯兔。這種兔子體型較大,耳朵較長,毛絨短而平齊。
獺兔的四肢強壯,行動敏捷,最大的特點就是適應能力極強,可以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生存,特別是干旱的沙漠地區。
![]()
獺兔適應性強的特點,應該是因為它們的抗病能力弱練出來的。抗不了病多會選擇清潔干燥的地方生存,而干燥缺水的沙漠就顯得非常適合。
因為有著濃縮性的排尿機制,獺兔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因此它們食用耐旱植物就能滿足水分和營養的需要。
同時它們還能忍受高溫和干燥。這些特性讓獺兔變成了沙漠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也讓它們對沙漠里的綠植危害性降低。
![]()
實際上,獺兔不僅不會危害沙漠綠植,反而對綠植有大用。它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會挖掘沙土。這無疑是在給沙漠翻地,能夠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它們的糞便也是優質的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會讓植物更好的生長。
不僅如此,獺兔在沙漠里的主要食物是干草和草根,對其他植物的要求不多,因此,對于引兔進沙漠,兔子會將綠植全吃光的疑慮,完全可以打消。
![]()
獺兔是單胃草食動物,沒辦法完全消化吸收草籽等堅硬的植物種子,于是這些種子就隨著獺兔的活動分散到各處。
這其實是獺兔在幫助植物進行種子傳播,促進了植被的自然恢復,這一良性活動,就加速了沙漠綠化進程。
![]()
據了解,引進獺兔養殖后的沙漠地區,植物的成活率顯著提高。而獺兔的養殖規模越大,植被成活的面積就越大。
此外,在獺兔助力沙漠變綠洲的過程中,趙永亮父子的貢獻也不少,他們將獺兔治沙變成了一套生態與產業相結合的系統。
![]()
父子倆接觸到獺兔養殖后,發現了獺兔在沙漠中的獨特優勢,而獺兔又十分喜愛沙柳,于是他們探索出了一條沙柳種植與獺兔種植相結合的道路。
他們在沙漠種植了大量的沙柳,這些沙柳為獺兔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地。而獺兔在沙柳地活動之后,當地的土壤有機質提升,沙柳的成活率飆升至96%,效果遠遠高于傳統的治沙方式。
![]()
至此,獺兔治沙的模式,變成了一種高效的治沙方式,人們在養殖獺兔的過程中有了收入,會更主動的去種植沙柳。
而沙柳的大規模種植,就使得水土得到了保護,生態環境變好,沙漠不再是漫天黃沙,而變得適宜人、物居住。而風水梁也真正成了風水寶地。
![]()
獺兔的引入,不僅治理了風沙,還讓人們變的富裕了。
獺兔的皮毛柔軟,可以用以制作衣物、裝飾品,像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大衣、圍巾,很多都是用獺兔提供的皮毛制作而成。
![]()
獺兔的肉質鮮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消化率等特點,國際上稱為“美容長壽”肉,因此它們的價格偏高。
在龐大的市場下,養殖獺兔的收益不言而喻,許多農民都從養殖獺兔中,改變了一貧如洗的困境,走上了富裕之路。
![]()
目前風水梁已養殖獺兔超過500萬只,是真正的養殖大基地。當地普通的養殖戶年收入5-8萬元,大戶更是能超過10萬元。
并且,當地還形成了以獺兔為核心的多條產業鏈,生態養殖、旅游文化等環環相扣,未來形勢大好。
![]()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當地人仍不忘治沙,在不斷的探索下,當地人還探索出了微創植樹、迎風坡造林等治沙方式。
可以說,在治沙與獺兔養殖的共同發力下,昔日黃沙漫天、人口稀薄的沙漠之地,早已變成了綠植滿山的宜居沃土!
![]()
將獺兔引入沙漠,實現了荒漠變綠洲,黃沙變黃金的奇跡,也印證了我國的治沙智慧永遠在創新!
對此,你怎么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