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12年成功“治愈”白血病女孩Emily的CAR-T細胞療法,成為醫學界繼PD-1后,又一炙手可熱的明星療法。
目前,Emily Whitehead已經上了大學,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二年級學生,主修英語專業,CAR-T療法對于她人生起到了顛覆性的影響。
就在7月末尾,癌癥治療領域傳來重磅好消息!2025年7月30日,國內迎來第七款CAR-T產品——恒潤達生申報的雷尼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恒凱萊,HR001)獲批上市,用于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成人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包括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濾泡性淋巴瘤轉化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的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
圖源來自NMPA官網
據無癌家園小編獲悉,該產品也是國內第四款靶向CD19 CAR-T療法,前三位分別是靶點CD19的復星凱特—阿基侖賽注射液、藥明巨諾—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合源生物——納基奧侖賽注射液。
不僅如此,該產品也是我國首款完全自主研發的針對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的 CD19 CAR-T 產品,是首款獲批采用穩轉細胞株病毒工藝的國產CAR-T產品。恒潤達生自主病毒載體平臺年產能可覆蓋超過10000例患者的CAR-T細胞制備需求。
最佳客觀緩解率74.1%,中位緩解持續時間339天,新型CD19 CAR-T療效持久!
此次獲批根據2024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公布的2期HRAIN01-NHL01-II 試驗的結果,新型 CD19 靶向 CAR-T 細胞療法雷尼基奧侖賽注射液(HR001)在復發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患者中表現出活性和可耐受的安全性。
![]()
圖源來自Onclive官網
截至2023年5月16日數據截止,
- 1)接受HR001治療的患者(n=81)達到最佳客觀緩解率(ORR)74.1%;
- 2)3個月和6個月客觀緩解率分別為53.1%和45.7%
- 3)最佳、3個月和6個月完全緩解率分別為49.4%、32.1%和29.6%。最佳反應的中位時間為 30 天。
- 4)該研究的進一步結果顯示,中位緩解時間(DOR)339 天,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176 天。值得注意的是,中位總生存期(OS)尚未達到。
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的醫學博士張軼安及其合著者在 AACR 上展示的海報上寫道:“復發/難治性 NHL 患者可從 HR001 治療中受益,獲得令人滿意的客觀反應、持久的緩解和良好的安全性。”
據悉,除了此次獲批的雷尼基奧侖賽注射液外,還有處于II期臨床研發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 BCMA CAR-T 療法 HR003,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突破性治療,CD19/CD22 雙靶點 CAR-T 療法 HR004已處于r/r B-ALL 適應癥研發的 I 期臨床試驗階段;另外有一款已經獲批臨床的 CD70 靶向 CAR-T HR010,針對腎癌等實體瘤進行開發。
至于雷尼基奧侖賽注射液的定價目前尚未公布,但眾所周知CAR-T療法一直被稱為“百萬天價療法”,之前國內已上市的六款CAR-T產品也均在百萬元左右,這也是其遲遲無法進入醫保的原因之一。
目前無癌家園免疫臨床試驗急招肝癌、胃癌、卵巢癌、食管鱗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間皮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癌種!
除了上述提到的血液腫瘤外,實體瘤癌友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CAR-T項目進行治療。
具體流程可將病理報告、治療經歷及出院小結等提交至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進行初步評估!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抗癌利器”——CAR-T療法
與PD-1類似,CAR-T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治療,只不過機制比PD-1更復雜。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T細胞激活,并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專門識別體內腫瘤細胞,并高效殺滅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
自從2021年阿基侖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先后在中國獲批上市,2022年西達基奧侖賽獲美國FDA批準上市,2023年靶向BCMA CAR-T療法-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及靶向CD19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2024年靶向BCMA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西達基奧侖賽、2025年靶向CD19的雷尼基奧侖賽在中國紛紛獲批上市,這表示CAR-T療法已然進入井噴期。
![]()
目前國內外已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
由于目前我國的CAR-T療法主要是針對標準治療失敗(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PD-1治療等)的復發難治性患者,因此國際上的臨床研究進展無疑給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也讓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患者多了一個治療選擇。
CAR-T療法用于實體瘤的關鍵點就是實體瘤靶點的選擇,目前目前臨床在研的CAR-T項目涉及的靶點分布情況,除了常見的GPC3、Claudin18.2、MSLN等靶點外,國內外學者基于特定腫瘤微環境會選擇合適的靶點來改造CAR-T療法,使其能夠更精準地狙擊癌細胞。
如下圖為不同癌癥的CAR-T靶點分類。
![]()
CAR-T細胞療法為復發難治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了革命性改變。從雷尼基奧侖賽、阿基倫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等新一代產品的卓越療效,到huCART19-IL18等眾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所展現的生存潛力,這一領域正以驚人速度發展。
然而挑戰猶存:腫瘤微環境的異質性、抗原逃逸導致的復發、治療可及性瓶頸等問題仍需攻克。未來研究將聚焦聯合策略優化、生物標志物指導的個體化治療、通用型CAR-T開發等方向,目標是讓更多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甚至治愈機會。
隨著《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等權威指南將CAR-T納入標準治療推薦,以及醫保政策不斷完善,這一創新療法將惠及更廣泛的中國患者。對于經歷多次復發、幾乎耗盡治療選擇的患者,CAR-T細胞治療正成為黑暗隧道盡頭最明亮的光。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