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GA Home的新車主中,有超過30%的用戶是單身用戶。”李想在理想i8上市發布會的現場,分享了這樣一個有些出乎意料的數據,當時臺下一片“不可置信”的聲音。
理想汽車,這個當年靠著“冰箱彩電大沙發”和“家庭用車”形象快速成長的品牌,正在變得越來越不一樣。
而i8,就是這樣一個“非典型”理想的破局之作。
理想汽車,在過去總被認為是新勢力品牌中最成功的那一個,甚至一切都顯得有些順風順水。但當“冰箱彩電大沙發”和“6座SUV”這個最容易被用戶認知的特性,在行業里被快速復制的時候,理想其實也承受著甚至比蔚來、小鵬更大的壓力。
![]()
外界從去年開始,可以看到理想的改變,比如開始頻繁地強調AI能力,比如在純電市場的試水。當然,市場的殘酷讓理想認知到,開拓那些不容易達成共識的市場是多么困難,但MEGA Home的成功——中國市場少有的,可以從失敗中挽回的產品,也讓理想明白,只有那些不容易達成的共識,才是品牌更核心、更長遠的競爭力。
![]()
從去年雷軍的小米SU7發布會開始,汽車行業的發布會內容和設計就變得非常微妙,甚至李想本人在i8發布會前也在微博上征求意見,到底該開一個怎樣的發布會。但選擇把不小的時間篇幅交給VLA、理想同學智能體這些聽上去有些專業,甚至枯燥的內容,或許是很多車企不敢的。
但理想這樣做了,除了那些和以往的理想一樣的家庭元素、溫馨設計,理想汽車也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i8,重新定義了什么?
李想本人曾經說過他非常喜歡寶馬X5,或許理想也應該像當年寶馬推出X5時定義了SAV這個品類一樣,給i8一個全新的品類定義,也就不必再糾結它到底是個SUV還是個MPV了。
插一句題外話,寶馬X5在推出當年,也同樣飽受質疑,汽車行業從來都是這樣。
![]()
李想在發布會上直接回應了這個圍繞i8最大的爭議,結論就是理想i8=越野車+轎車+MPV。它可以做到越野車般的通過性能、爬坡能力和走爛路的能力,也可以做到堪比寶馬i7的操控性能和如轎車般的上下車便利性,還可以做到像MPV一樣的舒適座椅和三排空間。
我在店里對比過i8和L9的空間感受,老實說盡管i8的三維尺寸(5085×1960×1740)比L9(5218×1998×1800)要小了一圈,但車內的空間體驗其實相差不多,甚至i8全平的車內地板,給人的主觀空間感要比L9更好,第三排的坐姿也更舒服。
其實理想從來不缺少質疑,從最早的增程技術,到后來理想L9發布時的外觀爭議,曾有媒體在社交平臺上做過問卷調查,對外觀設計給出6分及以下不及格的比例達到1/3。但如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增程成了連大眾汽車都開始選擇的路線,而L9更是開創了“9系”市場如今的熱鬧景象。
或許是“冰箱彩電大沙發”太過于耀眼,很多人忽略了理想汽車成功的內核——不斷學習和創新。
![]()
比如在MEGA失敗之后,李想總結原因時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充電網絡的建設,并且在過去一年加速了理想超充站的建設速度。
如今,理想汽車在全國建設了3000座超充站,16000根超充樁,MEGA車主在理想超充站的平均充電時間不超過15分鐘。甚至,理想還在測試自動充電機械臂,一種通過龍門架設計添加在現有充電站的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兼容充電站,同時相比友商每個充電樁都有機器人的設計,也更加節約成本。
![]()
但這就夠了嗎?顯然,在蔚來的充換一體補能網絡的對比下,任何友商依靠堆砌充電樁數量,都很難在體驗上超越蔚來。
而理想給出的思路,是所有超充站建設在地面,方便車主找到,同時在高速上租5個車位放4個樁,在城市站租10個車位放8個樁,讓每個車位都更加寬敞,還有超充站所有的設備、標識都采用了圓角設計,以保證用戶的安全。而理想車主可以在超充站體驗到幾乎全自動化的充電流程,未來如果機械臂得以規模應用,那么不下車的補能也會實現。
![]()
我們有理由相信,理想汽車的工程團隊在思考補能體系這個環節的時候,一定深知用戶的痛點,并且嘗試用創新、高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才是理想,就像誰都能學會“冰箱彩電大沙發”,但你坐進理想車里的感覺,是和那些“半價理想”完全不同的。
就像當年在市場上找不到性能滿足需求的空調風扇,于是理想選擇自研一樣,為了更低噪音、更低能耗的電機,理想依然選擇自研,甚至還建立了自有的驅動電機工廠。再配合上自研5C電池,i8的續航達成率超過了能耗標桿特斯拉Model Y,而參考MEGA的數據,即便日常全部使用超充,電池的壽命表現也沒有問題。
![]()
其實用戶真的在意純電動車是換電還是超充嗎?未必,但他們在意的是換電可以3分鐘完成,可以不用在雨雪天下車,可以不用費勁拿起充電頭。而理想,通過車端的三電技術提升,站端的充電體驗提升,也幫助用戶實現了更好的充電體驗。
幾天之前,理想汽車第一產品線總裁湯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文章《什么是用戶價值?而什么又是手段?》,其實理想在i8上的所有創新和思考,都是在通過不同的手段,實現純電動車用戶所期待的價值。
至于它到底是個SUV還是MPV,真的不重要了。
i8,理想的“承前啟后”
理想i8找到了岳云鵬拍攝了幾個廣告片,用來展示VLA司機大模型、理想同學語音助理的強大實力。但相比于講述產品性能本身,廣告片以代駕上錯車,實際是VLA司機在開車和小岳岳“不小心”下單請客滿漢全席的劇情,讓人有一種“一句不提產品性能,但看后會心一笑”的感覺,也是中國車企里少見的“高級感”廣告創意。
理想,越來越懂得做品牌了。
![]()
李想在發布會結尾,將理想汽車的品牌發展類比為蘋果,在0-1階段,即理想ONE誕生時,理想并沒有品牌的概念;而1-10階段,即理想L系列,用戶定位就是理想的品牌——家庭用戶。
而進入純電時代,也就是10-100的階段,理想又需要一次品牌升級。就像MEGA Home幫助理想發現了更多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的用戶群體一樣,“家”其實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它不僅是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也是一個高品質的私有空間,松弛、獨一無二的空間,它承載了你最親密的人、最重要的人,但還承載了你自己。
![]()
李想說,MEGA Home的用戶每天會有42%的時間是在靜止狀態下用車,比如停在咖啡店旁邊,拿著咖啡坐在車里喝朋友們聊天——理想汽車,承載的不再只是奶爸的生活暢想,而可以是所有人的生活暢想。
當然,這就像讓用戶知道理想的“冰箱彩電大沙發”和友商們的有著很大不同,投入了巨大研發資源一樣,并不容易。但“冰箱彩電大沙發”的競爭也告訴理想,想要再向前一步,這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最近,互聯網上理想i8和樂道L90“爭論”得火熱,有一位網友談到了他們的區別,里面寫了這樣一句話:“8是一個非常‘尼歐’的車,開始聊補能,聊一些不那么顯性的競爭力。”
我們不評價其他的觀點,但單就這一句話,其實還蠻中肯。
過去大家總說,蔚來把肉埋在飯里,而理想的“冰箱彩電大沙發”往展廳里一放,孩子們坐在后排不愿意離開,就已經贏了。
但如今,哪怕家庭賽道再寬,理想的蛋糕總歸還是被分食,而新的增長點,就是要讓自己那些可能被忽視的能力與價值,得到顯現。
![]()
理想在發布會上用了大量篇幅解釋了VLA司機模型和理想同學智能體,提到今年要花費60億元投入人工智能的研發,包括基礎建設和產品技術。這些從去年開始延續至今的AI話題,將隨著i8的交付而被用戶使用、感知。
理想i8將于8月20日開始交付,而VLA司機大模型將同步交付用戶,并且搭載Orin-X和Thor-U芯片的AD Max車型也將同步升級,此外搭載地平線J6M的AD Pro車型也將在年底推送城市NOA。
![]()
而理想同學也升級為智能體,很多看上去并不難的“任務“達成,卻是用戶用車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痛點。比如在發布會上展示的電動空調出風口、魔術雨刮、停車費自動繳納,這些痛點可能是行業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開始研究和嘗試解決的,但時至今日似乎也并沒有太好的方案。
但理想同學通過調用車輛不同的硬件功能模塊,結合推理、計算、執行能力,可以將很多日常用車的痛點場景無感解決。而可以記住家人需求、生成車主專屬地圖的記憶功能,也讓車距離真正的智能助手又近了一步。
理想,不再只靠“冰箱彩電大沙發”這些最顯性的能力,而是靠VLA、理想同學智能體這些或許你需要一點時間接觸、體驗,但是一旦用上就再也離不開的能力,為自己的下一步發展奠定能力。
這不容易,但一旦成功,意味著理想汽車可以從過去的競爭模式中跳出,而逐漸轉移到建立品牌與產品內核實力的認知中去。
![]()
就像i8,李想自己都戲謔到:“第一次看到圖片我都覺得丑,但后來越看越順眼,而看到實車以后覺得實在是太好看了。”
這是一臺你需要靜靜去體驗和感受的車,一切都恰到好處,所有的設計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讓用戶感受到舒服。
理想,也在嘗試做這樣一個品牌。而汽車行業的任何一個豪華品牌,都要經歷這樣的構建過程。
大公司視點
過去,L系列在市場的競爭,不需要理想講太多別的故事就足夠碾壓對手們,但i8所處的時代不同了,一方面是理想過去沒有涉足的純電市場,另一方面是面對“內卷”、“價格戰”這些不利環境,與理想堅持做長期主義的碰撞。
“私有的空間,親密的關系,幸福的體驗”,這是理想i8所希望為用戶創造的價值,它超越了傳統意義上對于“奶爸車”的定義,也會幫助理想開啟新的機會。
從發布會現場前后排交錯的座椅擺放,到被李想稱作是“90分鐘電影”的發布會正片,再到結束后大屏幕上播放的如彩蛋般的影片,我很喜歡這場電影。
而當理想i8可以打動一個單身漢時,或許也意味著理想新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