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歲月的長河里,總有一些村落,帶著歷史的印記,藏著時光的故事。今天,我們循著桂香的指引,走進楊林鎮老余屯村,去探尋這片土地的過往與芬芳。
![]()
![]()
老余屯村的名字,藏著一段久遠的記憶。傳說明代時,有位余姓軍官在此屯田建村,“老余屯”這個名號便由此而來,一代代流傳至今。
而讓這個村子聲名遠播的,莫過于那滿院飄香的桂花樹。桂花,自古便是高潔高雅的象征,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素有“九里香”的美名。
眼前的這棵桂花樹,已歷經百年滄桑。它靜靜矗立在村中,見證著老余屯的歲月流轉,看遍了村里的日出日落、人來人往。
![]()
![]()
![]()
走進村子深處,鄧氏宅院靜靜佇立。這座當地人俗稱“新房子”的建筑,位于老余屯村中部,是一座土木結構的三房一照壁庭院,占地約600平方米,建于民國年間。原房主是國民黨軍官鄧鴻奎,因身份特殊,宅院二樓外側墻體設有多個眺望孔和槍械射擊孔,透著幾分威嚴與神秘。
如今,鄧氏宅院大門緊閉,人去樓空,顯得有幾分落寞。但春夏秋冬交替,這座木樓依然平靜地矗立在時光里,默默述說老宅里的悲歡離合,見證著歲月流轉與時代變遷,守護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與深情。它也是嵩明現存民國時期體量較大的單體庭院建筑,保存較為完善,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
![]()
![]()
除了歷史的沉淀,老余屯還藏著一份醇厚的味道——南沖包谷酒。在云南,包谷酒是人們做得多、喝得也多的酒。
老余屯村,就像一杯陳釀的包谷酒,又似一朵悄然綻放的桂花,把歷史的厚重、自然的饋贈與生活的醇香完美融合。只等你停下腳步,在桂香中品味歲月,在老宅里觸摸歷史,在酒香中感受煙火。我的嵩明朋友圈,我們下期再會。
記者:許紓涵|編輯:李艷娜
審核:雷霞|監制:朱忠元
發布:嵩明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