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林業大學舉辦
國際學生暑期夏令營
![]()
開營儀式
近日,由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北京林業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學院牽頭組織,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承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年)項目“候鳥遷飛通道國際科教聯盟(FUA)”第一屆國際學生夏令營在我校成功舉辦。
夏令營為期15天,共招收來自韓國、蒙古國、泰國、斯里蘭卡和柬埔寨5個成員國聯盟高校和研究機構的20名學員。
本次夏令營以“遷徙之路上的紐帶”為主題,重點聚焦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特別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AF)候鳥保護,共同研討全球生物多樣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同時也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與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傾力打造“學術殿堂”“實踐真知”“文化盛宴”三大特色板塊。
![]()
![]()
![]()
![]()
在“學術殿堂”板塊,來自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的專家學者給營員們帶來了9場高水平學術報告,內容覆蓋我國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地建設、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水鳥和遷徙地保護、鳥類生態和行為研究、大熊貓棲息地生態與保護、中國保護植物和利用等,充分展示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成功案例與經驗,以及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共建全球綠色生態文明事業中的擔當。
![]()
![]()
![]()
![]()
![]()
![]()
在“實踐真知”板塊,營員們來到聯合國國際開發署駐中國代表處(UNDP)與代表和專家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座談,了解國際組織的工作機制與內容,更加激發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熱情。在邯鄲市生態公園,營員們實地感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悠久歷史文化的融合。在學校博物館與校史館參觀環節,營員們充分了解我校在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長期以來的貢獻和成果。
![]()
![]()
![]()
![]()
![]()
![]()
![]()
在“文化盛宴”板塊,國際學院、外語學院和藝術設計學院的老師們帶領營員們學習我國的朝代歷史與漢字文化,體驗書法藝術的魅力和漆扇繪制的精妙工藝。營員們還參觀了故宮、頤和園和八達嶺長城,深度感知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宏偉的傳統建筑。
![]()
![]()
![]()
![]()
整個夏令營內容豐富、特色鮮明。開營儀式上,各國營員分成4個小組,分別設置:水鳥保護與濕地生態在遷飛通道上的協同、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的中國實踐、旗艦物種保護中的科技應用與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系統思維與全球視角4個課題。結營儀式上,各小組圍繞夏令營期間的實地考察經歷與學術收獲進行課題匯報,授課教師代表進行點評,并頒發結業證書和紀念品。
此次國際學生夏令營的成功舉辦,為多國學子搭建了生態保護領域的國際交流平臺,提升了學校國際化水平,傳播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與優秀傳統文化。今后,“候鳥遷飛國際科教聯盟”將繼續落實聯盟的宗旨和職能,舉辦各類學習與研討活動,促進各成員國科研人員與青年學子之間的交流互動,努力推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候鳥保護,深度參與全球生態治理。
![]()
![]()
微信名:bfu-1952-
北京林業大學
出品|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來源|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學院
作者|何雙輝
審稿|王錦
排版|甘夏羽 校對|李佳陽
編輯|張薇
責編|歐陽汀
審核|劉廣超
![]()
北林大暑期生活指南!請收藏!
![]()
名單公布!北林大16位博士后入選!
![]()
珍重,再會!和我的北林大青春告別!
投稿郵箱:
beilinguanwei@163.com
![]()
設為星標每天都不錯過哦

為優秀的北林大
分享+點贊+點亮2025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