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盛大開幕。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確定2025年為“超高清發展年”的背景下,本屆白玉蘭電視論壇迎來特別專項活動——超高清創制片單發布論壇。超高清技術的引領讓行業發生變革,影響著影視內容創作領域的未來發展,歷經30屆的白玉蘭獎也因技術變革而煥新。
超高清創制片單發布
六部精品佳作亮相
按照廣電總局“超高清發展年”的工作部署,我國超高清發展將實現多點發力、全鏈升級、整體躍升,在內容上全國新拍攝制作的電視劇、網絡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
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高長力表示,總局把超高清作為一項全局性、牽引性的重大系統工程,納入了國家“兩重兩新”戰略,把加快發展超高清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目前從內容、播出、傳輸、接收、產業等各個方面,在推動端到端全鏈條發展,內容制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鏈條。在超高清的指標下,藝術手法都要相應地發生變化,實現從朦朧美到清晰美。
![]()
本次發布的超高清創制片單包括《我們的河山》《曙光》《大生意人》《張騫》《琥珀櫻桃》《太平年》六部作品。
一方面在重大歷史題材的創作上,超高清技術激發更多內容創新、體驗躍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全民抗戰史詩劇《我們的河山》將首次呈現“兵民是勝利之本”的主題,以敵后戰場的視角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中流砥柱巨大作用。導演毛衛寧表示,要打造出身臨其境的戰爭沉浸感和殘酷的戰爭畫面,才能使抗戰精神顯得更具感染力,在超高清模塊化以后,鏡頭表現力更強、設備更輕,更好地實現了多機拍攝、無人機純夜景拍攝的戰爭場面。
![]()
《曙光》以1947年6月至1948年3月為背景,講述中共中央作出“轉戰陜北”的決策后,指揮解放戰爭由防御轉為進攻,迎來新中國曙光的革命故事。該劇采用“大連續小單元”的創新敘事模式,運用超高清技術賦能,打造出電影級畫質的視覺盛宴。編劇阮品棋表示,該劇以13集的體量,展現了電視劇主陣地上重大題材作品的宏大敘事以及超高清的細節呈現。
《大生意人》則以一個小人物橫跨金融、實業、貿易等商業領域,展現中國商道的智慧與哲學,呈現了一代商幫以商報國的浮世繪。導演、編劇張挺表示,劇集有大量的實景拍攝,需要用大的色塊來完成歷史劇的構架,超高清技術能夠把整個環境還原到層次分明,充滿震撼。
此外,《張謇》采用4K、50幀超高清拍攝,還原歷史細節,讓清末民初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張謇和他的時代不再遙遠。《太平年》劇組采用了8K超高清攝影機,全劇數字特效制作、調色、音樂音效、版本輸出等視聽工作流程,均運轉在純4K高清制作管線上。
![]()
另一方面在青春劇的創作上,超高清技術也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櫻桃琥珀》采用跨越童年、少年、成年的時間線敘事,借助4K超高清技術把細節纖毫畢現,將90年代小城生活的磚瓦紋理、少年表情的細微變化還原至接近真實的視覺質感。
《櫻桃琥珀》調色指導賴冠宏表示,超高清帶來更大的色域和動態范圍,使得青春劇的創作不再再受SDR709色域的限制,可以運用更飽滿的色彩去表達青春的氣息,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
![]()
整體來看,此次發布的六部作品涵蓋抗戰、古裝傳奇、青春成長等題材類型,均在超高清技術的賦能下實現了創作上的突破。依托高分辨率、高動態范圍、寬色域和高質量環繞聲的效果,未來超高清技術將為觀眾提供更大的視覺沖擊力和沉浸感的觀看體驗。
超高清技術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超高清鏡頭下,任何人造場景微小瑕疵都會被放大,對各個工種、環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第30屆白玉蘭論壇超高清片單發布論壇,可以發現創作者通過實踐對超高清技術產生了更加清晰和成熟的認知。
![]()
對于演員來說,超高清技術放大了很多臉上的細節表情。演員何冰表示,這是一件好事,電視劇創作以真實為基礎,人臉就不是磨皮之后的產物,不是一個精裝修之后的結果,人臉就應該得到真實還原,借助超高清技術讓細膩的表演能夠被觀眾更好捕捉到。
演員侯勇表示,在拍攝《曙光》時都是自己蓄起胡須,而非依賴妝造,技術的進步帶來創作上的一些掣肘,需要演員在未來的創作以及在準備期間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給觀眾奉獻出更加高水準的藝術作品。
![]()
《太平年》聯合導演陸貝珂認為,由于清晰度需求大幅度提高,對服裝、梳妝、化妝等圍繞演員展開的執行工作,提出了遠高于常規高清流程的要求。演員朱亞文表示在超高清的制作標準下身臨其境,一次又一次經受著刺激,迫使自己在工作過程當中,和歷史學家、編劇、導演、影視同仁,不斷的去切磋,去反思,去校準對于歷史和人物的認知。
![]()
而超高清技術的得當運用,也能夠降低演員的消耗,使其保持更好的表演狀態。楊磊表示,此前在制作《三體》拍攝時就使用了8K技術和16比特調色的模式,上下寬度非常大,在趕戲時拍攝一遍中景的同時就得到了近景,不需要演員配合拍攝重復表演。
超高清拍攝下,服道化的機理、建筑的斑駁等細節都被極致的還原和放大,這也要求美術、燈光等部門提前要數字化預演。《櫻桃琥珀》調色指導賴冠宏分享了超高清制作過程中遇到的技術與挑戰,一是真實與美的兼顧,二是對光影的精密控制,三是色彩與光影的協調。
《我們的河山》導演毛衛寧提及播出端的問題,他表示此前執導的一部作品在奈飛上線,自動以兼容HDR10+的最高質量格式播放,達到了現場拍攝制作的效果;但當前國內的視頻網站還無法達到這一效果,急切地盼望能高清衛視頻道的播出和視頻網站的建設。
![]()
隨著“超高清發展年”的到來,總局大力推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9省市超高清衛視主頻道建設,以及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臺內容超高清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北京、上海、廣東3地以及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四川、深圳超高清衛視主頻道及新媒體客戶端陸續開播;芒果TV、愛奇藝、優酷、騰訊、B站、咪咕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臺新增超高清節目占比將超過40%,手機端、電視端均已開通超高清專區;有線電視、IPTV將上線超高清頻道回看功能以及超高清點播專區,將精準匹配前端制作。
從實操角度來看,形成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的4K超高清的制片流程至關重要。參與《藏海傳》《長安的荔枝》等近期熱播劇制作的鼎盛佳和(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升表示,超高清從指標的提升來說是史無前例的,給這個行業、給這個領域提出了落地過程中跟藝術融合的課題,超高清真正的達標不是指標的達標,是內容創作的達標。
![]()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視聽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冷凇看來,超高清不僅在驅動產業升級創新,領跑技術革新;也在樹立高清制作的國際標準,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甚至促進終端家電舊換新消費升級——重要的是淬煉制作水準;釋放內容細節魅力,雕琢鏡頭語言;全面提升影視藝術美學,重新定義藝術疆界。
技術的浪潮奔涌向前,但好故事的靈魂始終如初。在國家廣電總局的指導下,特別是在電視劇司的指導下,超高清電視劇正在重塑我們的美學標準,重啟我們的創作想象。延續了30屆電視記憶與力量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響應國家政策、洞察市場趨勢,精心籌備了此次論壇,推動著電視事業再攀高峰。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主編 | 彭侃
執行主編 | 劉翠翠
排版 | 于佳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