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定集在無形中為華語演唱會制作樹立了一個公開透明的范本,某種意義上,這個成功案例將促使出版行業重新審視音樂類圖書的價值。
近年來,作為IP的放大器,在中文原創藝術出版領域,熱門IP的設定集開始占據重要的細分市場。在游戲、動漫、電影之后,設定集有了新物種,一本演唱會設定集正在出版界「跨圈霸榜」。《汪蘇瀧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設定集》10天預售額破千萬、冊數超4萬冊,登上京東618圖書榜的「新書銷量榜」和「綜合榜」雙榜榜首。
作為當下流行樂壇最有代表性的音樂人之一,汪蘇瀧自2024年起啟動了新專輯的同名巡演《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到今年的「鳥巢站」已進化至「2.0」版本,目前累計舉行約40場,仍在全國巡回中,該設定集便源于此。汪蘇瀧的演唱會現場名叫「羅曼城」,城市有城主(汪蘇瀧),有小怪物,有羅曼公民(觀眾)。在設定集里,呈現了演唱會完整世界觀和角色故事。
盡管當下演唱會成為國內娛樂消費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這個涉及到幾百人的工種、吸引萬眾聚焦的行業卻長期被關在「黑匣子」里,消費者對于行業運行過程存在大量疑問。這意味著,就像游戲、動畫和電影一樣,演唱會也值得系統性的記錄。
字數達8萬的《汪蘇瀧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設定集》不僅呈現汪蘇瀧巡演的臺前幕后,也勾勒出演唱會行業「從0到1」的全景。從概念的延伸、到歌單編排的邏輯,到舞臺機械如何通過國家設計院驗收合格,再到巡演各城市間物料運輸的調度等等。設定集在無形中為華語演唱會制作樹立了一個公開透明的范本,某種意義上,這個成功案例將促使出版行業重新審視音樂類圖書的價值。
通過這本設定集,汪蘇瀧也成功強化了自己「作者性」的一面:音樂人不只是歌曲的表演者,也是可以搭建起完整敘事宇宙的作者。也許未來,設定集有機會成為未來華語樂壇視覺敘事的「準標配」,至少對于那些有志于構建音樂宇宙的歌手來說,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新工具。
![]()
1.設定集有了新物種
設定集(Art Book),原是源自游戲、動漫、電影等領域的概念,常指一部作品世界觀構建的幕后資料集合,包括原始設定稿、視覺藝術、角色造型、技術機制、制作日志等。
作為IP的放大器,近年來,在中文原創藝術出版領域,熱門IP的設定集也開始占據很重要的細分市場,豐富IP內涵的同時延長IP生命力。設定集一方面服務于IP的核心粉絲作為藝術珍藏,另一方面也面向相關從業者,具有行業參考價值。《哪吒2》、《黑神話:悟空》等設定集在市場上的優秀表現,也意味著大眾對熱門IP的幕后故事與創作過程的興趣逐漸上升。
![]()
《哪吒》設定集的熱賣,
讓「設定集」這一概念在中文圖書出版界被熱捧
而就在前不久,音樂人汪蘇瀧將這一概念帶到了中文演唱會領域,不僅出版了中文世界第一本演唱會設定集《汪蘇瀧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設定集》,還創造了10天預售額破千萬、冊數超4萬冊的成績,登上京東618圖書榜的「新書銷量榜」和「綜合榜」雙榜榜首。
實際上,音樂類圖書在全球音樂市場上也并不過鮮見。以往歐美、日韓的流行音樂產業中,許多大牌歌手會為演唱會推出收錄巡演現場的記錄性寫真集,俗稱「場刊」(Tour Book),原本多定位為粉絲向周邊。
但近年這種情況開始改變。流行音樂文化研究者、也著有多本音樂類圖書的蔡哲軒指出,Taylor Swift去年所推出的《The Eras Tour Book》就已經帶有設定集色彩:除了舞臺現場照片,Taylor還在書中收錄了她的彩排幕后照片、麥克風、吉他的照片、服裝設計的概念圖等。「作為全球指標性的Singer-Songwriter,Taylor Swift在Tour Book上的創新,也讓很多行業人士眼前一亮。」
![]()
Taylor Swift的《The Eras Tour Book》
引起了「場刊」的風潮
但汪蘇瀧似乎在此基礎上,更往前跨越了一步。
《汪蘇瀧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設定集》的責編張琳的介紹,這本設定集中囊括以下內容:
【城主邀請函】汪蘇瀧親自作序,闡述「設定集」成書構想
【角色檔案】包含城主與22只小怪物的視覺設定、角色企劃檔案
【城市檔案】完整呈現舞臺結構圖,羅曼城故事線Storyboard揭秘
【裝置道具】人頭駕駛艙、機械臂、蓄電鋼琴、鋼鐵之心啟動臺、心電感應援棒……原型圖紙及邏輯設計首度公開
【聲音系統】用可視化語言詳解大型戶外演唱會的音箱系統搭建
【演出企劃】《十萬伏特》演唱會Rundown詳解
【幕后專訪】收錄出品人李思睿、總導演朱曉晶、音響總監金少剛等核心團隊獨家專訪
最早,張琳曾以為《十萬伏特》和所有的游戲、電影的設定集一樣,有世界觀、角色、場景(舞臺)的設定,塞滿各種精彩的圖片。「可是隨著工作的深入,我突然意識到,《十萬伏特》的設定集不止是一本好看的畫冊,而是很嚴肅的著書立說。汪蘇瀧的演唱會叫做羅曼城,這座城市有城主(汪蘇瀧),有小怪物,有羅曼公民(觀眾),它的搭建基于一個概念的想象,從一個虛幻又真實的起點出發。」
她覺得,這本書似乎在印證一件事:演唱會也值得作為一個從無到有過程的系統性的記錄,就像動畫和電影一樣,把企劃書,舞臺、燈光、Storyboard、Rundown等設計概念展現給行業內外,更深刻地影響來到演唱會的觀眾,給大家更多的啟迪和參考。
最終,這本設定集的書稿有近8萬字——幾乎是純文字圖書單行本的字數體量,遠超一本普通的藝術設定集。「當著書立說四個字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產生一種敬畏的態度,也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汪蘇瀧和整個藝人團隊的野心。」
為什么由汪蘇瀧開創演唱會設定集這樣一項嘗試,在蔡哲軒看來,這絕非偶然。
2019年,蔡哲軒在音綜《我是唱作人》中參與聽審團,由此開始了對汪蘇瀧持續性的觀察。「我覺得設定集的原點要追溯到汪蘇瀧這些年做的這幾張專輯。從《大娛樂家》到《21世紀羅曼史》再到《十萬伏特》,汪蘇瀧的每張專輯都有極強的概念性,很容易從故事性上過渡到概念性的巡演,讓設定集變得順理成章。」
![]()
設定集中關于「城主」汪蘇瀧服裝設計的樣章
蔡哲軒進一步解釋到,「如果是別的歌手,Ta沒有這么扎實的專輯打底,沒有構建這樣的世界觀,沒有故事去鋪陳的話,只是把歌單排一排,那Ta出一本演唱會的設定集,可能就只是舞臺搭建怎么樣、燈光怎么樣、聲音調音是怎樣,這就是純技術的層面,估計就沒有汪蘇瀧那樣完整的音樂世界觀,設定集也許就不會有那么好看了。汪蘇瀧作為一個singer-songwriter,他過去十多年的每一步都非常明晰,幾張專輯里他的音樂理念有非常大的跨越,我覺得通過一本設定集去凸顯他的音樂人格,他值得去挖掘的音樂敘事背景,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
設定集中關于演唱會舞臺制作的樣章
圖源:汪蘇瀧工作室
對汪蘇瀧而言,這本設定集不僅是個人里程碑,更是其多年概念專輯實踐水到渠成的結果,通過將音樂與視覺故事融為一體,他強化了自己「作者性」的一面:音樂人不只是歌曲的表演者,也是可以搭建起完整敘事宇宙的「作者」。這一點對于習慣快餐單曲的華語樂壇來說,也是一種新的啟發。
2.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十萬伏特演唱會設定集》作為「中文世界首部演唱會設定集」,如何把演唱會打造為一個有完整世界觀和角色故事的「作品」,并以出版物形式加以呈現,在兼具收藏價值的基礎上更有行業的「參考書」屬性,同時兼顧普通讀者的可讀性……這些難題,并無先例可對照。
![]()
張琳坦言,最大的挑戰首先是海量素材的篩選。項目之初,預計成書約為200頁,但實際制作時,不斷增刪、擴充、壓縮,最終還是呈現出約300頁的厚度。當拿到最終樣書時,成書重達足足三斤,厚厚的一大本。即便如此,她仍覺得還有很多沒能收納。
其次是內容組織上的平衡難題。《十萬伏特》演唱會世界既有虛構的城市(羅曼城)和角色設定(城主、小怪物),又對應著真實巡演的舞臺和觀眾。張琳形容整本書在「真實與故事里穿梭」,如何兼顧敘事線索上易讀性和舞臺構建上的專業性,非常考驗內容組織能力。
從最終成果來看,《十萬伏特》設定集在內容呈現上做到了從趣味到干貨的巧妙結合。蔡哲軒分析,這本書首先以故事和概念引人入勝:汪蘇瀧將巡演設定在一個名為「羅曼城」的奇幻城市,自己化身「城主」,身邊還有一群性格各異的「小怪物」,演出現場猶如一場身臨其境的城市狂歡。
書中前半部分詳盡講述了這個城市的誕生、角色塑造和劇情脈絡,把演唱會的概念當作一個故事來講,「人物設計有趣,世界觀生動,閱讀門檻并不高。哪怕不是該演出的親歷者,也能被其豐富的想象力所吸引。」
![]()
通過故事板、分鏡圖,《汪蘇瀧十萬伏特設定集》
給讀者們展現了羅曼城完整的故事。
圖為設定集樣章。圖源:汪蘇瀧工作室
![]()
羅曼城每個小怪物都有其角色檔案。
圖為設定集樣章。圖源:汪蘇瀧工作室
而在《十萬伏特》「劇情」鋪陳完畢后,設定集的后半部分則逐步深入幕后技術。例如舞臺如何搭建、燈光如何設計,以及音響團隊如何攻克體育場混響難題等。
蔡哲軒表示,很多觀眾朋友會對一場演唱會哪里聲音效果更好感到好奇,這里涉及到擴音系統、音箱陣列、聲壓圖等技術環節。汪蘇瀧的這本設定集在講述自己如何讓每個位置的觀眾都能聽清楚的時候,也非常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對每一個音樂行業的從業者、愛好者來說,都會很有啟發。
![]()
設定集中關于演唱會聲音設計的樣章
圖源:汪蘇瀧工作室
這種深入淺出也是反復打磨的結果。張琳提到,涉及舞臺、燈光、音響的部分,盡管汪蘇瀧工作室團隊上下在撰文和資料整理上已經很下功夫,但對于跨行業的圖書編輯來說,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消化、探討,如何更清楚地講述。
張琳也直言參與成書的過程是一種「學習和提高」:「第一次去羅曼城的時候,我更多地在釋放自己的壓力,享受羅曼城的氛圍。當設定集完成之后,我再次去到羅曼城,我更關注到了演唱會歌單的設計、燈光的顏色,以及我第一次知道了演唱會這么多音響分別是干嘛用的。包括我看臺上小怪物的神態,我才知道它們不同風格的舞臺呈現,原來是來自于這樣的設定背景。我感覺到羅曼城有血有肉的存在,它更加豐富和立體了。」
3.新鮮又迷人的藍海
《汪蘇瀧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設定集》的出版機構為人民美術出版社(簡稱「人美」),和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并稱國家的三大美術機構之一。提及人美,熟悉出版行業的讀者第一時間會想到齊白石、吳昌碩、徐悲鴻、關山月等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家名作,人美確實一直以來是偏學術類的出版社。張琳也坦言,作為「國家隊」,人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審美大方向的趨勢和理念 ——對于出版選題苛刻且嚴肅。
「最開始接觸選題時,也會先入為主懷疑會不會是粉絲向的圖冊,值不值得被出版,有沒有審美價值和深刻內容。當最終看到書稿和資料包時,編輯部也被震撼和打動到,我們覺得這本書是應該被做出來的,作為行業的存檔性的資料存在的。」
如張琳所說,《汪蘇瀧十萬伏特巡回演唱會設定集》要將演唱會背后的諸多策劃與設計細節完整留存,為行業提供有價值的存檔參考,力求體系龐大且內容扎實。
圖文資料不僅呈現汪蘇瀧巡演的臺前幕后,也涵蓋了演唱會制作的行業通識,勾勒出演唱會「從0到1」的全景,從概念的延伸、到歌單編排的邏輯,到舞臺機械如何通過國家設計院驗收合格,再到巡演各城市間物料運輸的調度等等。
可以說,這本設定集既是汪蘇瀧個人演唱會項目的完整紀實,也在無形中為華語演唱會制作樹立了一個公開透明的范本。
![]()
設定集中關于「城主」汪蘇瀧的服裝設計樣章
蔡哲軒感慨,自2023年起,演唱會作為全民娛樂消費重要的組成部分,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但這個行業一直是被關在黑匣子里——「比如最簡單的,票務,為什么會有一開、二開?是不是捂票?大家都知道做一場演唱會不容易,在面對幾百人的工種的時候,到底有多不容易?總要有人站出來告訴大家,給行業從業者和消費者之間一個溝通橋梁。」
此外,演唱會本屬一次性現場體驗,而汪蘇瀧通過設定集將這段體驗轉化為了系統的文字與圖像記錄。這不僅使演唱會的價值延伸到演出之外,更將其提煉成可反復研讀、借鑒的知識成果。
這是一次觀演視角的拓展,演出結束后,觀眾和從業者還能從書中細細品味演唱會的臺前幕后。當越來越多的音樂人意識到這一點,在規劃作品時或許也會更注重視覺敘事和概念構建,從而為華語樂壇帶來更多富有想象力的演出和周邊創意。
蔡哲軒說,「我相信對自己有藝術追求的藝人和藝人團隊,都會對這個設定集有所觸動。我不敢說,每個歌手都應該去出一本巡演設定集,或者說給自己的專輯去出一本書籍類的產品,但我覺得華語樂壇在藝術輸出上確實應該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畢竟,一張專輯如果只是把十首歌放在一起,太單薄了,附著在這上面的一切,包括周邊、演唱會都是單薄的。」
![]()
設定集中關于VJ視覺設計的樣章
除了對音樂行業的啟示,對圖書出版行業來說也是不小的震撼。10天千萬級的預售額,張琳將演唱會設定集形容為「新鮮又迷人的藍海」。
蔡哲軒也做過多年音樂類圖書策劃和出版,他感慨,音樂類書籍在國內出版非常不容易。Bob Dylan獲得諾貝爾獎后,國內雖然出現過一波音樂傳記、樂評圖書的小高潮,但整體市場仍屬小眾,不少出版社嘗試后因銷量不佳后,便完全放棄了這一條業務線。據他了解,三大唱片前些年也曾試圖與國內出版社合作做頂尖國際藝人的曲譜出版,但因擔心市場太小不了了之。
「作為音樂出版行業從業者,我非常開心能看到汪蘇瀧這本演唱會設定集的出版,它是一個例證,證明這樣垂類的圖書也是有市場的。」
某種意義上,汪蘇瀧設定集的成功案例將促使更多出版社重新審視音樂類圖書的價值。而關于設定集會否成為未來華語樂壇視覺敘事的「準標配」,至少對于那些有志于構建音樂宇宙的歌手來說,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新工具。
唱片年代不復存在,每個歌手都會遇到時代的挑戰,蔡哲軒認為,汪蘇瀧打開了一個突破口。「這本演唱會設定集預售之后,還有很多歌迷問,到底設定集是什么——意味著這張設定集要承擔更多市場教育的工作。可這必須要有人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