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江俊濤
春節期間,我來到廣東省和平縣。
說到和平縣的由來,就不能不提及一個人——王陽明。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御史王守仁(王陽明)平定浰源(今和平縣浰源鎮)池仲容農民起義后,奏疏朝廷而置縣,縣城設在和平峒羊子埔(今陽明鎮),命名為和平縣。所以,來到和平,必須瞻仰王陽明先生的遺跡。
粵北山區,早春時節雖有幾分寒意,但枝頭如火的紅花就像高舉的燈籠,溫暖著人間。和平河穿城而過,滋養出一方沃土。河畔高處有一座宏偉的建筑,人們說那就是和平縣博物館(又叫陽明博物館)。
二月三日上午,我受謝驥、鐘仁安兩位作家朋友邀請,拜謁了陽明博物館。該館是全國最早以王陽明命名的博物館,也是首座設立王陽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縣級博物館,現為河源市反腐倡廉歷史教育基地。
走進陽明博物館,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莊嚴肅穆。我們重點參觀了王陽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先生當年曾以鐵腕懲治腐敗,比如他嚴厲整治小吏到農村辦事時吃拿卡要等腐敗行為,要求收稅官吏遵照奏行事例抽收,不許多取毫厘,不得擅登商船,假以査盤為名,侵凌騷擾,違者照依軍法拿問。同時,他還獎勵清官廉吏,倡導廉潔官風,推行親民仁政,讓和平呈現出一派祥和平安之氣。百姓幸甚!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觀照古今。
王陽明的上述舉措對當代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仍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二〇一六年八月始,時任和平縣紀委書記的謝驥,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不遺余力地挖掘、整理、推行王陽明的廉政思想,并積極促成了王陽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建成,當地的政風也為之一新。
如今,早已調離的謝驥再回和平縣參觀時,第一站就直奔陽明博物館,且仍被群眾親切地稱作“謝書記”,由此可見王陽明對他影響之深。當然,深受王陽明影響的遠不止年輕的“謝書記”,還有一位年長的“謝書記”,同樣是王陽明的“鐵桿粉絲”。那么,他是誰呢?
當晚在謝驥家泡茶聊天時,一位長者翩然而至,只見他中等身材,帶著一副眼鏡,紅光滿面,精神矍鑠,上身穿一件繪著大朵牡丹的花襯衣,下身穿藍色牛仔褲,這身打扮新潮、文藝且大膽,他就是謝驥的舅舅謝雄鷹——也是一位作家,著述甚豐。更為難得的是,雄鷹老師也當過紫金縣紀委書記,并且和謝驥都曾榮獲過全國“十佳當代詩人”稱號,所以他倆被稱為“舅甥檔雙星”。
這引起我的好奇。那么,在謝驥成長的過程中,雄鷹老師對他是不是產生過一些影響呢?對此,雄鷹老師沉吟一下說:“我其實也沒有刻意去引導謝驥,他主要是自己體悟。”這當然是謙詞了。謝驥則說,舅舅對他的影響主要是“言傳身教”、“潤物無聲”。
好一個“言傳身教”!也許秘密就藏在這里面。
著名作家尹西農在其長篇傳記《南國一鷹》中這樣寫道:“他(謝雄鷹)本人在這個得罪人的紀委書記任上,也沒有受到投訴和非議,從現實的評價來講,這是十分難得的政績。對一個公仆詩人來說,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賈平凹先生對雄鷹老師也贊賞有加——“尊其人品,學其勤奮,思其善良,悟其仗義”。
謝驥則說:“我覺得,在舅舅身上,有幾種人格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最主要的是正直。他從來不走歪門邪道,不阿諛奉承,不見風使舵,不做違心的事……他曾經為官的地方,老百姓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的……”而雄鷹老師自己則說:“在中國,不管做什么官,也不管在什么地方,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老老實實為老百姓服務。”
我以為,這樸素的話語彰顯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王陽明的親民思想如出一轍。難道不是嗎?王陽明曾提出,“為政者應以親民為職”,“明明德在于親民”,“政在親民”(《親民堂記》)。他認為,一個執政者,必須謹慎地對待權力、用好權力,應當勤政守職,不可以權謀私。不僅如此,他還甘愿冒著被朝廷歸罪的風險為民減輕賦稅;他還時刻訓誡下屬“要守法奉公,長廉遠恥,祛患衛民,竭誠報國”。可以說,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官員廉潔親民的典范。
王陽明既是官員,也是文人,他在儒家文化的浸淫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因而在和平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影響極為深遠。我想,從小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雄鷹老師肯定從中汲取了營養,才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而謝驥呢,則受到王陽明和舅舅的雙重影響,一步步成長為富有才情的作家型官員。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好的政聲,有賴于好的政風。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時代,在“兩個結合”的指導下,優秀傳統文化更加顯現出對政風建設的獨特作用,所以,不僅要學習好王陽明“廉潔親民”的先進思想,更要在火熱的現實生活中認真踐行并且守正創新、推陳出新、立異標新,這才是“知行合一”的題中之義。謹以此文,與雄鷹老師、謝驥、鐘仁安等天下文友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