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夕,被眾多網友稱為“韋神”的北大數學老師韋東奕,開了個視頻賬號。
他做了幾句簡單的自我介紹,似乎面容一些憔悴,牙齒也不太好。
隨后兩天之內,韋東奕漲粉突破千萬。
![]()
不少高考生,和幾年內即將高考的學生、家長,前來“膜拜韋神”,將此處當作許愿池。
似乎這樣能夠“沾點仙氣”,讓數學從此不再是老大難,甚至像韋東奕一樣考高分。
還有一些憂國憂民的人士,聲稱“韋神”健康狀況堪憂,呼吁北大改善其待遇。
![]()
他們的高論,韋東奕和北大負責人估計看不到;他們自己倒是能夠借此熱點,撈些粉絲。
更有一些人,立刻注冊了諸如“韋神嚴選”、“韋神女友”之類的賬號;
或者使用韋東奕的頭像帶貨銷售。
韋東奕多年來,淡泊名利,深居簡出,一心撲在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上。
![]()
而眾多將其捧作“韋神”的粉絲,大都在數學上面,既無能力也無興趣和韋東奕這樣的專家交流。
如此千萬粉絲、偶像大V,看似熱鬧,實則荒誕。
而韋東奕本人,難免更加寂寞。
這也令人想到岳曉東的《追星與粉絲: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應》一書。
![]()
![]()
“我對你的志業毫無興趣,只追尋你的虛妄光環”
平心而論,韋東奕不具備一個明星的條件。
他并不喜歡拋頭露面,和大家互動,相貌平平,走在街上和你我之輩沒什么不同。
他確實很杰出,從小就是數學尖子生,二三十歲就成為北大的數學老師。
![]()
據說在學霸云集的北大,很多自認為數學不錯的學生,慕名選修韋東奕的課程。
結果發現,自己跟不上韋東奕的思路,聽課太過吃力,只好悻悻地退出。
換言之,韋東奕的成就、興趣,或曰他人生中最光輝的部分——也就是高等數學的尖端科研。
沒有任何意義上的“觀賞性”,更不要說“參與性”。
![]()
當韋東奕的所謂“事跡”在網上傳開,他被冠以“韋神”之名。
那些“粉”韋東奕的人,大概沒有誰會讀他的數學論文,切磋他最喜歡的數學。
網絡江湖所流傳的,都是各種雞毛蒜皮。
比如某天在北大食堂,看到韋東奕隨便吃點饅頭之類。
![]()
常吃素食、不修邊幅的刻板印象,成了韋東奕在大眾心中的“標準像”。
至于他的數學才干,在被神話的同時,也被邊緣化,仿佛屬于神的領域,和普通人無關。
這一切都誠如書中,對偶像崇拜的普遍概括:
“我對你的志業毫無興趣,只追尋你的虛妄光環。”
![]()
追歌星的,沒興趣學唱歌;追體育明星的,可能成天宅在沙發上大腹便便;
追影星的,有幾個人愿意親自嘗試著,玩一場哪怕只是草臺班子的話劇?
甚至粉絲越多,韋東奕們就越發寂寞,因為和誰都不存在有意義的交流。
偶像崇拜,本身就充滿荒誕。
![]()
![]()
“崇拜的背后,是自私的索取”
書中談到,如今,即使貌似最狂熱的追星粉絲,也大都非常理智。
為了追求心中的偶像“尋死覓活”,早已成為“古典傳說”。
“心如明鏡的自私和算計”,取代了“真誠的愚昧”。
為此,“我根本不想和此人一起生活”的“另類”,往往更容易在當今“紅”起來。
![]()
幾年前一度炒到盡人皆知的“流浪大師”沈先生,就是一個典型。
那些衣著光鮮,成天追著他,給他拍視頻,聲稱要“還給他”的粉絲們,難道有誰真的愛上這位醉心于閱讀、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半百大叔?
沈先生本人,一直對此很清醒,深知粉絲們對自己并無真愛。
“無非是借用我,來獲得流量,獲得可以變現的網上名利。”
![]()
此后,沈先生主動選擇淡出,當初那些聲稱要和他一起生活的“崇拜者”們,如今何在?
如今對“韋神”的追捧,內在邏輯同樣如此。
捫心自問,有幾個所謂的“粉絲”,真正愿意和一個淡泊、低調的數學家,一起過儉樸的日子,一起做艱深的研究?
![]()
他們的“崇拜”,所圖的,是另一些東西,比如流量,比如“沾仙氣”考高分。
這既是對韋東奕的消費,也和真實的韋東奕完全無關。
如書中所言,“粉絲們對被捧上偶像神壇之人,就像鉆井取油的‘磕頭機’,當你再無油水可榨,就會頭也不回地離開你。”
![]()
![]()
別讓善意的健康提醒,變成流量狂歡的“金礦”
當韋東奕拍視頻發到網上,不少人注意到他的牙齒問題,呼吁北大多多關注他的健康。
這確實是善意的提醒。
但也要看到很快出現的“異化”傾向:
有人自作聰明地猜測韋東奕的健康狀況不佳,把責任的矛頭指向北大,對北大口誅筆伐;
![]()
有人聲稱這是韋東奕長期吃素的后果,對素食主義大加批判;
還有人盯住韋東奕的“健康問題焦點”,找一些看上去比較有觀點有態度的別人文章,洗稿后發到自己的自媒體,由此博取流量。
這一切都是不負責任的,他們并不真正關心韋東奕的身體,更不關心長期素食對健康的利弊。
![]()
無非是要么危言聳聽,要么四處剽竊故作“有思想有見解”。
或者說,把韋東奕的健康,作為流量池,萬眾于此狂歡。
接下來的發展,大概如書中所言:
“一地雞毛之后,流量熱潮褪去,大概就是全民的遺忘。”
![]()
行文至此,小編捫心自問,不得不承認,韋東奕的數學世界、精神世界,離我們很遠,甚至難以理解。
或許我們對他最大的善意,就是別去打擾他、“折騰”他,讓他過屬于自己的平常人生活。
那些“神化”和“偶像崇拜”,都是連我們自己也并不真正相信的自欺欺人、嘩眾取寵,都是以不誠實的手段來牟取流量的鬧劇。
但愿如此鬧劇,盡快降溫,盡早休矣!
請在右下角“點贊”“在看”
第一時間閱讀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