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規軍中有這樣一支軍隊,他們的主戰場在緬甸,后來又撤往印度、
![]()
不光作戰的地點頗為出人意料,更重要的是,這支部隊的禁令更是令人難以理解。
在西撤印度的過程中,這支部隊頒發了這樣一條禁令,但凡有士兵喝生水,就地槍決。
那么這支遠征緬甸印度的部隊究竟是誰,又為什么會頒發如此禁令呢?
遠征緬甸

說起中國遠征軍遠征緬甸,這可是抗日戰爭這段歷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
在全面抗戰開始之后,面對日本人的瘋狂進攻,我軍將士雖然奮勇殺敵,但無奈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當時最嚴峻的時候,可以說半壁江山都淪為日本人之手。
連國民政府的首都都從南京,到武漢,最終遷往山城重慶,在勉強維持住局勢。
甚至一些悲觀主義者認為,亡國滅種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由此可知,當時我國的局面確實是非常糟糕。
![]()
事實上,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最鼎盛的時期,我國僅西北,西南地區還沒有被日本人侵占。
當時,在正面戰場上,國民政府主要固守在西南山區的云貴川渝,以及以太行山為屏障,苦守西北地區。
在這個格局下,我國與外國的聯系,最開始是建立在蘇聯援華通道,越南,緬甸對華援助通道一南一北兩條大動脈。
正是因為來自于南北兩個方向的援助,使得當時抗日的局勢相對可控。
![]()
但是到了1940年,與蘇聯之間聯系的通道被日本人切斷,越南鐵路也被切斷,這使得國內的抗日環境急劇惡化、
因為從1940年開始,除了滇緬公路之外,再無其他的國際物資通道。
想想看,在當時,我國的腹地已經大面積被日本人占領,僅存的西南西北要么自然環境惡劣,要么頻繁受到日本人的襲擾,如果再失去國際援助,抗日的局面該多么艱難?
![]()
所以,不光國民政府對于滇緬公路格外重視,日本人同樣也把滇緬公路,視為必須拿下的戰略要地。
尤其是到了1942年,當時,我國的物資儲備已經嚴重不足。
如果得不到外界的援助,國內就要開始挨餓,在這個背景下,日本竟然開始進軍緬甸,一旦滇緬公路失守,那么毫無疑問,我國將面對更嚴苛的抗戰環境。
![]()
除此之外,當時的東南亞地區還有另一重背景。
眾所周知,1942年前后,正是二戰歐洲戰場最艱難的時刻。
當時,蘇聯陷入衛國戰爭的苦戰之中無暇他顧,法國,波蘭等國已經亡國,英國也陷入到德軍瘋狂的空襲之中。
本土雖然沒有被德國人占領,但也無力顧及英屬殖民地。
![]()
當時,緬甸印度一線,英國已經無力阻擋日本人的進攻,一旦日本全力對這一帶發起攻勢,英國方面所感受到的壓力也十分巨大。
所以,英國有不得不向國民政府發出求救。
這就決定了,哪怕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應對日軍已經十分吃力的情況下,還是不得不遠征緬甸。
![]()
這既是響應國際援助的要求,同時也是保護滇緬公路這條援助我國的大動脈的必需的舉措。
孫立人是軍事天才,卻不允許喝生水

中國遠征軍的統帥當時主要是杜聿明和孫立人,其中孫立人所率領的新38軍戰功卓著。
其實,孫立人在國軍當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頂尖大將。
為什么這么說呢?
![]()
有一說一,國民黨正規軍在正面戰場上雖然牽制了大量的日軍,但從過往戰績來看,輸多勝少。
這一方面與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實力與日軍有差距是直接相關的,但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戰斗指揮的水平也是有差距的。
然而,指揮戰斗的差距在孫立人這里卻不成立。
![]()
因為他在入緬作戰之后,那可是打的相當堅決,不但在多次戰役中粉碎了日軍的攻勢,更關鍵的是,還造成了日軍巨大的傷亡。
這讓日本人對孫立人那是痛恨至極,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一支中國軍隊,還是不遠萬里來到緬甸的軍隊,竟然能多次阻擋日軍的進攻。
要知道,在中國境內,國軍都沒取得多少像樣的勝利。
所以,日軍怎么可能容忍孫立人呢?
![]()
當時,日軍主力瘋狂追擊孫立人所率領的新38師。
為了避免新38師損失殆盡,孫立人只得向印度方向撤離,畢竟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是同屬于盟軍的陣營。
可是在撤退的過程中,當孫立人部撤退到清德溫江江邊的時候,遇到了極端的困境,背后是大江大河,面前時日軍追兵,這幾乎是絕境。
在當時,要么能夠成功渡江,要么就只能選擇與日軍展開正面戰。
![]()
很顯然,在絕對實力的差距面前,正面戰是下下之策。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孫立人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招。
其實,在新38軍里,早就有日軍安插的奸細,孫立人對此心知肚明,這些奸細的確竊取了許多國軍的消息,對我軍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
但在當時,孫立人卻將計就計,如果能夠巧妙的利用這些奸細往外傳遞消息的話,只要能夠把假消息傳遞出去的話,那么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孫立人真實的意圖是渡江撤退,但卻四處散播準備與日軍決一死戰情報。
當日軍得到這一情報之后,也頗為頭疼。
從實力上說,日軍還是占優勢,但畢竟孫立人在此前的戰役中,讓日軍吃了太多的虧、
所以,當日本人誤以為孫立人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決一死戰的時候,日本人也膽怯呀。
萬一孫立人真的打,就算最后日本人能勝利,也要被孫立人扒一層皮。
正因為有這樣的顧慮,才使得日本人放慢了進攻的步伐。
![]()
這就為孫立人贏得了逃生的機會。
其實,在散播假消息的同時,孫立人真正的意圖是撤退到印度去,所以他早就安排人悄悄的搜集渡江的船只。
等到日本人反應過來的時候,新38師的大部隊已經完成了渡江,全身而退;
而更讓日本人大呼上當的是,當孫立人部成功撤退之后,不但把渡江的船都帶走了,還把江上的橋給炸了。
這使得日軍雖然人數眾多,也只能望洋興嘆。
![]()
這次撤退的成功,讓孫立人的新38師保留了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與英軍實現匯合,使得遠征軍轉危為安。
那么這條喝生水就要槍決的軍令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緬甸,印度與國內環境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這里處于熱帶地區,自然環境以高溫炎熱濕潤為主。
![]()
這就決定了在緬甸和印度,傳染病極多,對于遠征軍來說,除了要應對來自日本人的威脅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防疫。
一旦感染疫病,軍隊的戰斗力就會遭到極大的削弱。
尤其是瘧疾,痢疾等傳染病,非常常見,而想要杜絕傳染病,水源的安全就是重中之重。
但是對于常年行軍打仗的士兵來說,喝生水已經習以為常,就算反復強調生水的危害,還是很難杜絕饑渴難耐的士兵喝生水,不得已之下,孫立人才下令,只要喝生水,就可以槍決。
![]()
正因為如此嚴令,才使得士兵們不得不重視飲用水的安全。
少了疾病的干擾,使得新38師始終得以保持旺盛的戰斗力,也使得遠征軍在后來的戰爭中,始終能夠展現出極強的戰斗力。
不得不說,孫立人不但在指揮戰爭的過程中頗有作為,在管理軍隊的過程中,同樣頗有心得。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