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月,荷蘭國立博物館新館開放,32歲的凡·高第一次看到倫勃朗的《猶太新娘》。他對朋友說道:“如果我能在這幅畫前坐上兩個星期,哪怕只吃一塊干面包皮,我也愿意付出十年生命。”
*本文內容摘自《杰作何以誕生》
![]()
杰作何以誕生:影響藝術史的18位巨匠
作者:孫琳琳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民說
是什么令凡·高產生這樣的感慨?這感慨有多少來自《猶太新娘》,又有多少來自他所知的倫勃朗的身世?我們不清楚。就像我們不清楚今天自己在想到凡·高時心靈受到的震動,有多少來自他短促繪畫生涯中的兩千一百多件作品,又有多少來自他滾燙的命運。
觀看繪畫本身可以引出接連的挑戰。倫勃朗是在何種境遇下畫了《猶太新娘》?達·芬奇為何時隔十二年畫了兩件構圖相同,視覺效果卻大相徑庭的《巖間圣母》?喬爾喬內謎一般的《暴風雨》有何所指,又為誰而作?藝術品作為歷史敘述中鮮明的物證,指向具體的人,也指向他們的命運。如貢布里希鐵口直斷:“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也可以說,沒有藝術史這回事,只有藝術家的人生。
![]()
委拉斯開茲在25歲那年成為宮廷畫家并以這個身份度過一生,他畫王室成員、教皇、貴族、歷史人物和弄臣。在這些有關人的省察之作中,只有一個主角,那就是作者本人。這正是我們今天注視這些陳年舊像的意義,透過委拉斯開茲的眼光,揣摩他絕倫的技藝。如果運氣好,某種魂魄的能量會貫穿于我們和畫面之間,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藝術吧。
當今天的游客步入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仰望繪在天頂和墻壁上的巨制,會嘆服于一個人所能釋放的能量和驅動它必備的野心。但人們很難想到這是米開朗基羅的奉命之作,僅僅占據了雕塑家宏愿的一個角落。
活在大航海時代尾聲的維米爾,在當時理性主義觀念的感召下,以繪畫實踐了一套屬于未來的看世界的方法,生前少有知音。他有限的、長期被歸類于風俗畫的杰作,近兩個世紀后才被世人認識。
藝術家是一個晚近的概念,早先的從業者是以具體的身份出場的,他們為特定的對象服務,他們的視覺產品有具體的功用。權力的形態、作者的稟賦、社會共識的流變、行業的競爭,當然還有記述者的立場,共同塑造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藝術史:每個角色都是應然的,像接力賽場上的運動員,擺好姿態準備接棒,跑完他的征途。
![]()
但生活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附著了龐雜的算法。而理性賜予我們的最大的財富就是可以隨時改主意,但這需要承擔代價。
一件杰作能提供的遠遠超過展簽的描述,前提是我們真正地觀看,這樣或許才有機會從宏觀角度看見一個時代的格局,從微觀角度看見一個人的癖好。這誘惑引著我們以藝術的名義凝視他人的命運。
本書寫到的十八位藝術家,存世于1267—1675年。活在這四個世紀里的歐洲人經歷過文藝復興,并孕育了啟蒙運動。這既短暫又漫長的時代是現代文明的臨盆期。他們的作品可以被看作這個時代濃縮的注釋,也是珍貴和恒久的遺產。
我們著迷于藝術,是因為其中蘊含的命運主題。這關乎他人,也關乎我們自身,因此它會引發我們的共情。
這本書便出自我作為觀看者的共情。
這段觀看旅程始于2020年4月,我查閱資料,有感而發,邊看邊寫。沒想到,這成了三年半的功課。最終成書的并不是過往文章的合集,當初的寫作像一連串踏腳石,助我涉過奔流的歷史之河。隨著理解的深入,我重寫了所有章節,將一己之見積累成這本小書。這本書也有工具書的性質,將讀者的目光引向畫作,同時分享作者的看法。
看畫可以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思維過程,唯一的門檻就是睜開眼睛。這本書寫給有興趣和耐心的讀者。
編者按:
當我們“想到凡·高時心靈受到的震動,有多少來自他短促繪畫生涯中的兩千一百多件作品,又有多少來自他滾燙的命運”?那么,當我們拿起一本書的時候,吸引我們的僅僅是其間字句,還是也包括白紙黑字背后的痕跡和故事?
剛巧,《杰作何以誕生》新書分享會即將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期待線下相見,一起聊聊藝術界的甲乙方如何博弈、妥協、共生,互相傾軋或彼此成就。
![]()
![]()
杰作何以誕生:影響藝術史的18位巨匠
作者:孫琳琳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民說
作者簡介:
孫琳琳,藝術史寫作者,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候選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碩士、歷史學系學士。曾任《新周刊》主筆、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新媒體總監。著有《藝術永不眠——中國當代藝術的24小時》。
內容簡介:
醉心于發明創造的達·芬奇、天才學生拉斐爾、外交大師魯本斯、市井狂徒卡拉瓦喬、用畫筆復仇的女畫家真蒂萊斯基、離世2個世紀后才被讀懂的維米爾……
為什么是他們留名于藝術史?怎樣的時代造就了藝術家及其杰作?名作中的構圖、光影與色彩,又披露了執筆人怎樣的命運?
本書是一部藝術小史,從文藝復興的黎明開始,書寫13—17世紀歐洲18位卓越藝術家的故事,對250余件藝術史經典作品進行細讀。作者結合史料,將藝術家的人生際遇與作品分析融通,以獨有的方式重新審視既熟悉又陌生的杰作。
看畫,可以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思維過程,唯一的門檻就是睜開眼睛。
編輯推薦:
聚焦18位西方藝術史關鍵人物:細致講解喬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倫勃朗等藝術大師的生平和代表作品,串聯13—17世紀歐洲藝術發展脈絡。
以通俗講述呈現專業視角:用流暢易讀的語言,結合對構圖、光影、色彩、視點軌跡等創作技法的分析,為藝術愛好者提供“名畫解碼本”。
逸聞趣事與藝術鑒賞互為注腳:兼具人物傳記的故事性與作品賞析的功能性,掲示藝術創作背后的時代語境和個人命運。
逾250幅名作插圖:四色印刷,內文選用96.4克淺米色櫻桃丸紙,超絕質感。
兼顧圖書顏值與閱讀舒適性:雙封面裸脊鎖線,可180度平攤,閱讀更方便。
- End -
![]()
成為更好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