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如何在信息過載時代保持高效學習?
每天早上醒來,你是否習慣性地拿起手機,被推送的信息海洋淹沒?工作中你是否感到信息太多,無法專注?學習時你是否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很多,卻改變很少?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是18世紀一個人一生接收信息量的5倍。不過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信息的豐富并沒有帶來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的進步,反而讓我們陷入了"知道很多,做到很少"的困境。
![]()
周嶺的《認知覺醒》一書恰如其名,為我們在信息洪流中指明了一條清晰的道路。書中那句"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變。不發(fā)生真正改變的學習都是無效的學習",道出了學習的終極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在信息過載時代,實現(xiàn)真正有效的學習。
一、大腦的三重結構:認知覺醒的底層邏輯
為什么我們明知道應該專注學習,卻總是被社交媒體吸引?為什么我們立下的學習flag總是難以堅持?《認知覺醒》從大腦結構開始,揭示了這些問題的根源。
我們的大腦是由三部分進化而來的:本能腦小腦、腦干、丘腦、情緒腦邊緣系統(tǒng))和理智腦(大腦皮層)。本能腦和情緒腦被生存壓力長期塑造,天性就是追求及時滿足和避免思考,這也是我們的默認天性——即使在信息豐富的今天。
當你感到疲憊時打開抖音放松一下,當你面對復雜問題選擇逃避,都是本能腦和情緒腦在主導。而認知覺醒,就是通過鍛煉理智腦來擺脫天性的掌控,主動選擇對自己真正有益的行為。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這種覺醒尤為重要。因為信息越多,我們越容易被表層的內(nèi)容吸引,而忽略真正有價值的深度思考。
二、潛意識與元認知:學習的隱形操盤手
《認知覺醒》中另一個重要概念是潛意識和元認知
潛意識是我們大腦中那個"模糊的決策者",它喜歡簡單、確定、即刻的滿足,處理信息的速度極快,但容易被短期利益誘惑。在信息過載時代,正是這種潛意識讓我們沉迷于碎片化信息,而難以進行深度學習。
元認知乃是“對思考的思考”,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反思與自控能力。具備極為強大的元認知的人,能夠輕易地跳出當下的思維框架,去審視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而做出更為優(yōu)良的決策。
如何提升元認知?周嶺建議從四個維度入手:
- 深度:理解底層規(guī)律
- 高度:保持全局視角
- 過去:汲取前人智慧和自身經(jīng)驗
- 未來:從長遠角度評估決策
當信息鋪天蓋地地涌來之時,具備元認知能力的人,能夠迅速地判斷出,哪些信息值得去關注,哪些信息可以予以忽略,這樣就能夠避免自己,被那信息的洪流沖散了注意力。
![]()
三、高效學習的四大支柱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學習方法比學習內(nèi)容更重要。《認知覺醒》提出了四個高效學習的關鍵支柱:
1.專注力:心流與刻意練習
專注力是一切深度學習的基礎。周嶺介紹了兩個重要理論:
- 心流通道理論:當你對當前活動,感到厭倦之時,應該提高難度;當感到焦慮之時,應該保持水平,并且持續(xù)練習。在這樣的交替當中,你能進入心流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 刻意練習理論:把學習區(qū)分為舒適區(qū)、拉伸區(qū)和困難區(qū)。真正有效的學習發(fā)生在拉伸區(qū),即稍有挑戰(zhàn)但不至于太難的區(qū)域。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專注力顯得格外珍貴。培養(yǎng)專注這一能力,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創(chuàng)造沒有打擾的環(huán)境,例如關閉手機的通知,設定專門的學習時間,甚至采用番茄工作法這樣的技巧。
2.深度學習:從被動到主動
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不同學習方式的效果差異極為顯著:聽講僅僅能夠記住5%;閱讀大約10%;而實踐卻能記住75%;教授他人,更是能記住90%。
同樣閱讀也有金字塔:從聽書、自己閱讀、做筆記摘抄,到實踐應用、輸出教授,深度遞增。
深度學習的三個層次是:
- 了解知識(短時記憶)
- 關聯(lián)知識(長時記憶)
- 行動和改變(內(nèi)化為自己的能力)
信息過載時代,我們很容易停留在"了解"層面收集大量信息卻不加消化。真正的學習需要我們將被動接收轉(zhuǎn)為主動思考和實踐。
3.建立個人認知體系
萬維剛曾說:“只有當知識,能夠有助于你做出實際的決策之時,它才是歸屬于你的知識。”
個人認知體系與學術知識體系有所不同,它更為注重實用性以及個人的適配性。建立認知體系的關鍵乃是觸動學習法:從各家的理論當中,提取出最為觸動自身的那部分,接著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之中。
就像本文,我并非完整介紹《認知覺醒》的所有內(nèi)容,而是選擇最觸動我的幾點展開。這正是觸動學習法的實踐。
4.反饋學習:從知道到做到
學習最大的陷阱是什么?是我們?nèi)菀诐M足于"知道了"的成就感,而忽視了"做到"的重要性。
反饋學習著重經(jīng)由持續(xù)的實踐來獲取正反饋,這能夠讓本能腦以及情緒腦皆能體悟到學習的趣味,進而造就持久的學習動力。具體的辦法包含有:
- 作品思維:通過創(chuàng)作作品獲取外界反饋
- 行動即反饋:大量練習獲取實踐反饋
- 費曼學習法:用簡單語言講清復雜概念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反饋學習,尤為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從信息堆積,轉(zhuǎn)向知識應用,真正實現(xiàn),從“知道”到“做到”的飛躍。
![]()
四、行動起來:構建你的高效學習系統(tǒng)
了解了理論,接下來如何行動?《認知覺醒》給出了明確指引:
1.建立清晰力:制定周計劃,以及日計劃,將模糊的目標具體化。即便無法完全依照計劃執(zhí)行,僅僅列出計劃這一行為,也能夠提升行動力。
2.運用重要TopK原則:思考對自己最重要的K件事,比如:
- 我最重要的三個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 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是什么?
- 我學習的最重要三個目標是什么?
3.利用注意力增強回路:在一天開始時,強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一旦進入正向增強回路,你的行動力會自然增強。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陷入刷手機等負向回路,將很難自拔。
4.創(chuàng)造深度學習環(huán)境:設置專門的學習空間,將其與外界隔離開來,這樣能減少外部的干擾;定期進行深度的閱讀和思考,而不是被那些,碎片化的信息給占據(jù)了時間。
五、覺醒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信息過載的時代,最稀缺的并非知識,而是對于知識的篩選、消化以及應用的能力。周嶺在36歲之時,方才開啟了自身的認知覺醒之旅;三年過后,便出版了備受好評的《認知覺醒》一書這恰恰彰顯了認知覺醒所具備的威力。
"人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覺醒"真正的覺醒不在于獲取多少信息,而在于通過深度思考和行動,將有價值的信息轉(zhuǎn)化為改變自己的力量
在信息的洪流中,愿你成為那個覺醒的人,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篩選;不再淺嘗輒止,而是深度思考;不再只是知道,而是真正做到。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開啟認知覺醒之旅,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成為真正的學習高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