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初以來,一篇題為《吉林大安:棚改項目“濱江一號”緣何民怨四起?》的新聞在網上石破天驚逗春雨。然而,面對持續發酵,大安市主管部門卻異常沉寂。
“濱江一號”這個2013年的棚改項目因當初政績工程草草上馬,隨之而來的導致層層轉包落下頑疾,至此,民生項目反過來坑害民生!在大安市,這是一起沿革10余年的“老慢病”,也是一起“新官不買舊賬”遺留下的陳舊詬病。最令人不解的是,大安市法院卻采用建筑商提供的造假證據做出裁決。2015年,因為博德公司還不上興億公司的工程款,被其告到了大安市法院并進行了財產保全,該院隨即作出了(2015)大民訴前保字第3號民事裁定書,對博德公司所有的16套房產進行了查封,后又做出(2024)吉0882執異137號執行裁定書進行續封,其中的11套房產就是抵頂給材料商的,至今已經居住多年。對于法院的查封,大安市農民孫麗娟、甘艷玲、張麗杰、劉瑞敏、袁艷輝、王彥波、蔡寶清、田小晶等八名材料商均奔走相告、據理力爭。
![]()
據八名材料商提供的證據顯示:興億公司在向法院申請查封時提供的擔保材料涉嫌造假,大安市住建局官員信誓旦旦的堅稱,其下屬單位大安市碧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從來沒有給其提供擔保。濱江一號建筑商的興億公司是一個“冒牌貨”,竟然冒用內蒙古赤峰市亞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殿公司)的資質施工。大安市法院居然給冒用他人資質的施工建筑商做出了裁決,這豈不是“糊涂生斷糊涂案?” 據《吉林大安:棚改項目“濱江一號”緣何民怨四起?》文中表述:八名材料商曾到公安部門報案,亞殿公司也給大安市公安局出具了情況說明,但是至今,警方并沒有立案,而大安市住建局對此的回應竟是“這是上屆領導的錯,與現任無關”。
近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曾建議:禁止政府作出政策承諾后又以區劃調整、政府換屆、職能調整等為由違約毀約,以維護政府公信力。此前,最高法、最高檢曾多次表示,堅決糾正“新官不理舊賬”,開展失信違約等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歷經多年治理,我國在政府誠信建設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效。但是,“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仍未絕跡。今年又有政協委員提出“禁止‘新官不理舊賬’”,說明治理這一頑疾,既要精準發力,更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龍華)
相關文章:吉林大安:棚改項目“濱江一號”緣何民怨四起?
![]()
原文來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145300876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