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這個名字或許大家不認識,但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很多人看過,這兩部系列美食紀錄片就有陳曉卿的身影。
團子個人特別喜歡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沒事的時候我就重溫一遍。
今天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執導上述紀錄片的導演陳曉卿。
全書寫了陳曉卿從少年時期到現在這幾十年間的美食記憶,吃貨必讀的一本書。
寫美食又不止美食,還寫了許多與美食相關的人與故事。
書名:《吃著吃著就老了》
作者:陳曉卿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本文作者:團子的成長筆記
一,缸貼子
其實就是燒餅,缸貼子可能是陳曉卿家鄉方言叫法吧。
“會在生面上用刷子輕輕掃上一些糖漿水,再敷上幾粒芝麻。”
團子經常吃的甜味/蔥花燒餅就是這種,一點芝麻,一點糖,然后將面餅貼到烤爐的內壁上烘烤。
剛出爐的燒餅很燙,每次接過老板娘遞給我的燒餅,團子都要涼一會再吃,不然燙嘴巴。
但也不能涼太久,否則燒餅就會變軟,失去酥脆口感。
由燒餅還帶出了一個愛情故事,陳曉卿父親年輕時買了一個燒餅,分成兩塊,大的給了一個女生,后面他們結婚了。
二,彎腰青
聽名字和食物八竿子打不著,看書中的介紹,彎腰青是蘿卜的一種。
陳曉卿小時候家里窮,吃飽飯都不容易,就更別談水果,這種地里種的蘿卜就成了全家人的飯后水果。
應該只有水蘿卜才適合生吃吧,團子只吃過炒蘿卜和燉蘿卜,能生吃的水果蘿卜我至今沒試過。
三,父母一輩的白芋粥
好嘛,剛看章節名字,團子以為這里的白芋指的芋頭,原來是番薯。
“表皮深紅、里面金黃的叫紅芋,比較甜。外表略淺、內瓤米色的叫白芋,比較面。”
陳曉卿母親做的白芋粥很秀氣,把白芋切成一塊塊再放進米粥的鍋里,團子媽則簡單粗暴得多,我家直接把洗凈后的整個紅薯放到電飯煲中煮。
我們家煮紅薯粥還是十幾年前的事,那會團子還在上學。
粥熟了,紅薯先撈出來攤涼,煮熟的紅薯軟糯香甜,團子很愛吃。
文中陳曉卿家吃的是白芋,如今菜市場賣的基本都是紅芋為主,也不知是何故。
ps:紅薯吃法多樣,除了煮著吃,蒸著吃也很美味。
團子上學時,我媽就經常煮飯時在蒸籠上放一些切好的紅薯片,飯熟了,紅薯片也蒸熟。
四,面的街
“說起南方和北方的飲食差異,最大的地方莫過于主食:南人吃米,北人吃面,基本如此。”
大米和面條團子都吃,但我更愛米飯,可以不吃面條,不能不吃米飯。
我們家,我爸我媽和我,我們三個人米面均可,我哥不愛吃面條,有時候晚飯我們三吃面條,我哥單獨吃米飯。
北方的面條團子最愛油潑面,南方的面條團子喜歡南京大牌檔家的陽春面,還有家附近的拌川也好吃。
油潑面分量很足,面條勁道,臊子我很喜歡,恨不得當菜吃。
但是,無論面條怎么好吃,團子還是覺得米飯更管飽,骨子里我是米飯控。
五,在菜場感受城市的呼吸
團子也越來越喜歡逛菜市場,如同陳曉卿所說,菜市場充滿了生活氣息的流動。
團子在菜市場買菜只去固定的攤位,每次進了菜市場直奔常去的那個菜攤。
團子好像有一種習慣,剪發只去固定一家店,吃飯也是固定幾家餐館,喜歡的菜也是固定的幾樣。
每次來到菜市場,看到不同的人站在攤位前挑選蔬菜的時候,我才感覺這是鮮活的人間。
菜市場的菜也會隨季節而變化,春天的時候經常看到筍,夏天有各種瓜類,秋天會有生板栗,冬天有腌制好的咸菜。
團子愛吃萵筍,但我自己不會削皮,每次都先問問攤販老板能幫削皮不,不忙的話老板都給我削好。
六,月餅瑣記
“老家的月餅,餡兒一般是紅糖、豬油以及干果,瓜子、花生、核桃、芝麻什么的,還有冰糖,中間穿插著一種叫青紅絲的果脯。”
哈哈,這就是現在不受歡迎的五仁月餅,團子小時候的中秋節都是吃這種月餅,我特別討厭月餅中的青紅絲,最愛冰糖。
現在的中秋節,團子也就吃點廣式月餅,以水果月餅為主,大多甜膩,吃一兩個足矣。
什么鮮肉月餅、榨菜月餅、辣條月餅一類,我都沒試過,如今不怎么愛吃月餅。
七,牛肉湯
“吃的時候將牛肉切成紙一樣的薄片,和粉絲、千張、綠豆餅放在笊籬里。”
團子吃的牛肉湯粉絲也是這種,里面有千張、蔥花、牛肉。
牛肉只有幾片,畢竟13元一碗的牛肉湯粉絲也不可能放太多牛肉。
每次吃牛肉湯粉絲,團子必定放幾勺辣椒,看起來紅彤彤的,實際上餐館的辣椒一點不辣。
粉絲軟糯,吸溜一口,再喝一口湯,圓滿了。
吃牛肉湯粉絲,配菜必不可少,團子每回吃到最后,配菜吃光,湯底沒味,這時候入口的粉絲就不太好吃了。
八,葷腥的妄念
“臘肉是肥膘肉,幾乎沒一點兒瘦的,用大量粗鹽腌制,掛在灶臺上方。”
現在的臘肉多是肥瘦摻半,至少團子就沒看到過全肥肉的臘肉。
今年團子算是把臘肉吃過癮,家里帶的風干臘肉吃完后,一個伙伴又給我寄了煙熏臘肉。
書中提到的羊尾巴應該沒幾個人受得住,油脂太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