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咱們老北京規矩多,
這些規矩都是打小父母一點一滴給我們灌輸進腦中的,
然而在這越來越浮躁的社會,
是不是有人已經淡忘了您曾經學的那些規矩呢?
今天咱們就一起把那些規矩找回來!
叫人的規矩
在北京叫人有很多規矩,這些常在生活中用的規矩您肯定忘不了。
首先“您”字是不能少的,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您字代表了北京人的修養。
見到長輩必須打招呼,該叫人得叫人:大爺、大大、小嬸,稱呼不能漏了。
北京還有一種獨有的尊稱,叫“爺”,例如“呦,徐爺,遛鳥去啊?”
如果您聽到一個人稱呼對方“哥們兒,姐們兒”,那一定是瓷器;但如果哥們兒之間稱呼對方“孫賊”,那不用問了,一定是鐵瓷。
![]()
飯桌上的規矩多
在大北京的飯桌上,規矩算是最多的了。別看規矩多,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加上老媽的嚴厲教導,什么規矩都記得住。而飯桌上的規矩基本就是“兩講究”和“兩禁忌”。
![]()
座位的講究
吃飯頭等事就是安排座次。每個飯桌都有正位,一般是正對著門的那一邊的正中間為主位。
![]()
主位應該誰來坐就該好好考慮一下了。私宴中一般是按長幼輩分排序,如果是官宴則按照官位來坐。座位安排好了,就不能再換了,這叫“一坐到底”。
動筷子的講究
座位安排好了,就要動筷子吃飯了,這動筷子也有講究的。如果是家宴,要家中最長的人先動筷子,小孩子是不能先動筷子的。如果是客宴,就要請客人先動。
![]()
吃飯時布菜也有講究,過去主人可以給任何一位客人布菜,但客人只能給老一輩的布菜,不能給同輩或小輩布菜。
![]()
現在到沒那么多規矩了,關系好就可以相互夾菜,飯桌上也可以秀恩愛。但也要注意用沒進嘴的筷子夾菜,沾了口水的就別再夾東西往人家盤子里放了,不衛生,也不講究。
飯桌上的禁忌
吃飯時兩只手都得露出來,不要一只放下面,會讓人懷疑您心里憋著壞,就好像咱北京人待人接物一樣,什么話都拿到明面兒上來講,不要搞什么小陰謀。那些沒事捅別人一下的都是不懷好意的。
![]()
用筷子的禁忌
一忌“豎筷”。筷子必須平著放,立著像是在給人上墳,不吉利。
二忌“敲筷”。敲筷子敲碗,那是叫花子才做的事,證明自己命苦。別敲,越敲越窮。
三忌“跳馬筷”。拿著筷子不夾自己跟前的菜,隔老遠去夾別人跟前的菜。
四忌“半途筷”。把菜夾起來了又給放回去,太不衛生了,沾了嘴的筷子不能這么用。
五忌“游動筷”。拿著筷子在各盤里四處扒拉,挑挑揀揀,您是惡心人啊,還是瞧不起主人啊?嫌人家點的飯入不了您的眼還是怎么著。
![]()
六忌“抬轎筷”。用筷子在菜里翻找自己喜歡的食材。比如素菜炒肉,有人愛吃肉,就翻著找肉吃。老北京的規矩,筷子只能夾上面的菜,不能翻底下的。
七忌“窺筷”。手里拿著筷子眼珠子四處亂瞟,瞎尋么。
八忌“碎筷”。有的菜塊頭很大,比如獅子頭,一人吃不了那么大得拆分一下才能吃,雖然是好意,但在老北京的規矩里是不允許站起來動筷子的。面對這種情況就是把盤子拿到一邊兒,撕好了再端回來。
![]()
九忌“刺筷”。拿筷子當牙簽,戳著吃,北京管這個叫“吃相兒狼虎”。
十忌“淚筷”。夾菜時滴答湯,滴的到處都是。一般都要拿著碗或勺子接一下。
十一忌“簽筷”。把木制的筷子撅了,用比較細的一端當牙簽一樣剔牙,真不雅!
十二忌“吮筷”。就是嘬筷子,有些小孩兒就喜歡這樣,但老北京認為這是家里貧氣的表現,只有受窮的人才會嘬筷子。北京人好面子,家里就是真窮,也不能外露。
喝酒喝茶的規矩
無論是一壺茉莉花茶還是一瓶二鍋頭,北京人都能從天明侃到天黑。這喝茶喝酒還有些講究,咱們再來聊聊。
茶七飯八酒滿。茶水到七分即可,而酒就要倒滿了,溢出來也沒關系。
喝茶時,要一只手捧著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蓋輕輕掀開一道縫兒,然后舉到嘴前小啜。
而敬酒時,小輩兒的酒杯要低于長輩。
倒茶斟酒必須是正手,把自己的臉對著客人,以示尊重。如果有外在因素導致無法正手倒茶,那還不如不倒。反手可是會被人當做罵人挑釁的。但壺嘴不要對著客人。
當人面兒不能往地上潑茶水,這是轟人的意思。
![]()
串門的規矩
一條胡同住著不少人,鄰里之間的走動非常頻繁。所以串門也有串門的規矩。
串門的時間不能影響主人的生活,一般避過午休,午飯晚飯時間比較好。
去人家串門要先輕敲門,并且在門口要自報家門。
去人家串門,輩分兒要分明,說話不要忘了尊卑,即使對方歲數比你小,也要注意老北京的一個理兒--論輩兒不論歲兒。
男性三種人家不要隨便串門:寡婦家,只有姑娘在家,新結婚的人家。
如果您要是請別人來您家作客,您只要記得一條規矩就足夠了--三天為請,兩天為叫,當天叫提溜。
與時俱進的規矩
隨著社會的進步,還有很多規矩需要我們了解。與時俱進掌握這些規矩,好處多多哦。
修圖的時候不要只修自己,幫朋友一起修修;
不回微信前請別發朋友圈;
朋友給你看照片,請不要主動的左右滑;
別人玩手機或者看電腦的時候,沒有邀請你,請不要死盯著屏幕看;
借了錢請及時還,還不了也得記得及時打招呼;
聚會的時候,請不要自顧自低頭玩手機;
![]()
不要在連排坐的座位上面抖腿;
KTV不是自己點的歌兒,即便會也不要搶著唱或未經允許跟著唱;
在地鐵上不要一個人靠著扶手,體諒別人無處安放的手;
在公共場所看視頻聽音樂玩游戲請戴上耳機;
別人可以自嘲,但是你千萬不能附和;
打人不打臉,說人別揭短;
這么多規矩,您還記得嗎?
丟什么也能丟了根,忘什么也不能忘了本。
咱們北京人的根就是這些規矩!
? lsy4833406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