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鄶穎波
(作者系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秘書長)
![]()
莫言獲“諾獎”后的首部作品是劇本《鱷魚》,可見莫言對于“轉行”成為劇作家這件事是認真的。戲劇史上優秀劇作家、優秀劇本的典型,都離不開文本被搬上舞臺演繹、呈現在觀眾面前被檢閱與認可。話劇《鱷魚》首演,3小時的演出贏得了20余次的掌聲,謝幕時莫言對劇本在舞臺的呈現表示高度認可。
作者與觀眾的雙重認可,證明了這部作品的成功。《鱷魚》的劇本初稿完成于2022年,出版是2023年,直至2024年,莫言才決定選擇與央華戲劇合作。央華戲劇是一家民營劇團,注重作品與當下觀眾的關系,致力于讓文本成為被觀眾喜愛的舞臺作品。
![]()
最“莫言”的話劇作品
這不是莫言第一次寫話劇劇本,但《鱷魚》是最跳脫以往又最“莫言”的話劇作品。該劇的題材是大家討論的熱點,但莫言只是在借助一個特殊題材、一群特殊人物來表達人與欲望的關系。文本有著強烈的古希臘詩人埃斯庫羅斯詩句的色彩: “人不應該有高傲之心,高傲會開花,結成破滅之果。在收獲的季節,會得到止不住的眼淚。”主人公單無憚及悉數登場的生旦凈末丑,將高傲自大、欲望滿盈的人性交響曲不斷奏響,最后登場的單無憚與兒子相見的那一場戲中,少年的沉淪與毀滅,不就是另一種“止不住的眼淚”?
在古希臘悲劇式戲劇結構中,莫言創作故事,勾勒人性與欲望。《鱷魚》有扎實的故事,也有對人物內心的深刻描摹,結尾處單無憚的長篇內心獨白,更是把一個具體、特殊的人物內心,分解成為對每一個人內心的文學觀照。
如此“厚”而“滿”的文本,轉換成一部讓觀眾坐得住、看得懂、想二刷的好戲,是對舞臺藝術的巨大誘惑和挑戰。
![]()
立足于現實主義的魔幻表達
戲的開場,導演讓所有演員從觀眾席上場,暗示觀眾舞臺上的人其實就來自我們身邊。與此同時,音樂由抒情突轉為激烈,一束束硬光打在每一組人物上,演員轉換成角色造型,就像古希臘雕塑般奠定了整部戲古希臘悲劇感的基調。開場定調后,導演采取了一種基于現實主義的魔幻舞臺方案。
整部戲,就像主人公單無憚向往光而不得最后墜入深淵后有關生回憶的一場夢。這場魔幻的夢,又是現實的“哈哈鏡”,為此,導演把文本中的現實敘事和單無憚迷離恍惚的幻覺結合在一起,虛實交錯而不失真。比如,魚缸是大屏幕呈現的逼真效果,但屏幕中的魚只在單無憚內心欲望翻騰之時才動,多是靜止畫面。所以舞臺的幻覺、演員的行動性,皆立足現實主義的真又有著微妙的平衡。比如,第一幕中劉秘書被單無憚拒于門外是無實物表演,配角人物牛布登場吹簫時沒有真吹但音樂是簫聲等一系列基于現實又與現實錯位形成的荒誕,讓該劇的現實主義敘事有了黑色幽默的魔幻感。將文本里鱷魚荒誕的不斷變大,放置于現實主義舞臺的表達系統中,讓文本結尾最為荒誕魔幻的表達有了舞臺行動的依據。
![]()
同一部《鱷魚》,它舞臺的“戲劇節奏”與劇本的“閱讀節奏”其實是不一樣的。舞臺上的《鱷魚》,時而給予觀眾意想不到的慢節奏。比如,紗幕落下舞臺慢慢成為巨大的魚缸,“冥誕”的條幅落下時演員們緩緩游蕩在舞臺上……這些舞臺處理,舒緩且充滿詩意與聯想。時而又呈現出極具感染力的快節奏,如讀文本中令人感覺是慢節奏的瘦馬來信,在話劇舞臺上竟是伴隨著激烈的音樂緊張快節奏地完成的……顯然,舞臺節奏完全是以抓住觀眾的情緒為原則。
一切舞臺的劇場性是為了呈現文本的復雜性,一切舞臺手段都讓觀眾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是欲望之“鱷”,向光而不得。暗綠色的布景、鱷魚形的沙發與舞臺上的“數字鱷魚”融為一體,觀眾從看舞臺上的“鱷魚”逐漸感受到整個舞臺就是“鱷魚池”,每一個人物都是“大鱷”更是欲望的奴隸。而在看風水那一場戲中,所有演員上臺在一束光中嘗試從紗幕掙脫出來,讓文本對于人向往光的觀照與悲憫在舞臺上有了具象的表達。
![]()
表演“不統一”的統一性
該劇的選角巧妙地外化了原劇本的人物關系。莫言寫單無憚(趙文瑄飾)與巧玲(凱麗飾)的關系有一句重要臺詞:“我不是與你結婚,我是與一葉豬肝和蝙蝠屎結的婚。”可見倆人的婚姻是單無憚對于過往樸素年代的愛與懷念,而非愛情。瘦馬(鄧萃雯飾)不是橫刀奪愛的“第三者”,是在人性上與單無憚彼此靈魂契合的情感關系。所以,導演在選角上用了年齡差距不大但形象氣質有強烈反差的兩位女演員,在視覺上避免了觀眾的理解落入世俗的“三角關系”中,并在口音帶來的聽覺上外化了兩位女性角色性格與命運的反差。
整部戲中演員的表演呈現出類似武俠小說的江湖氣,每一個人物都帶著自己的欲望出現,每一個人物實現自己目的的招式又各不相同。張弛有度、步步緊逼的巧玲,愛憎分明的瘦馬,綿里藏針的牛布(白凱南飾),活在劇中又跳出整部劇的行為藝術燈罩、命運詠嘆調的歌者(么紅飾),出場時廣東話口音后又一口山東方言的黃大師(李龍吟飾)……不同的表演方式、不同的口音,組合成現實生活中五湖四海的生活原貌,表演的生動性匯集在虛實交錯而不失真的舞臺行動中,讓莫言劇本中魔幻、荒誕但不脫離現實主義的特點得到了精準的舞臺呈現。
![]()
近年來,形成廣泛關注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品數量并不是很多,而《鱷魚》的演出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走進劇院,有人鼓掌叫好,有人會心一笑,現場的反應證明莫言的《鱷魚》最終成功地轉化為一次次具有生命力的、與觀眾同呼吸的舞臺演出。正如莫言所說:“一部好的戲就是人生的一面鏡子。它讓我們每一個觀眾都能在這個鏡子面前照見自我,照見自己的高尚,照見自己的純潔,也照見自己的和劇中某些人物類似的一些弱點。這樣一種觀摩,這樣一種欣賞,就不僅僅是欣賞藝術,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人生的觀照。”
![]()
![]()
![]()
![]()
![]()
劇照攝影師:美國隊長
央華戲劇&莫言先生戲劇大作《鱷魚》
![]()
鱷魚主創團隊
主創
編劇:莫言
導演:王可然
原創音樂:梅林茂譜曲、制作
藝術顧問:張和平
監制:闞凌云、張朝慧、張笑丁、何弭、張同道
策劃:向能、周曉璇、王琦、王磊
制作人:李峻豪 洪紹山
演員:
趙文瑄、凱麗、鄧萃雯、么紅、白凱南、李宗雷、李龍吟、王菁華
付興、林子濠、白文顯、尹志浩、陳奕君、李桐羽、王子力、劉浩億
技術總監/副導演:陳立美
視覺總監:郭小川
宣傳/演員總監:梁夜楓
音樂編輯:羅永娟
主題歌作詞:莫言
主題歌編曲:羅永娟、尹建鋒
舞美設計/繪圖: 菲利克斯·德尚-馬可(法)
燈光設計:瑪緹德·富爾提耶-蓋丹(法)
服裝設計:瑪卓蘭·芒梭(法)
聲音設計:莫惠嘉
數字視覺指導:武世杰
舞美設計助理:安東·格朗科恩(法)
中方燈光設計:李赫珂
數字模型設計:暴力超變-offical
數字制片人:王璐璐
動畫總監:艾鋒
視覺設計:管若辰、胡景桓
視覺統籌:石孟揚銘
總運營統籌:張煜鵬
巡演統籌:邱迪
舞臺監督:王漸
導演助理:胡雪揚、尹志浩
編舞指導:劉夢宸
執行制作:杜宏達
數字視覺:北京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
舞臺技術指導:王杰
燈光技術指導:李赫珂、陳洋
音響技術指導:王劍峰
化妝造型:白玉海
服裝設計助理:廖航玲
音效、投影:薛爽、朱文亞
視頻:苑藝
舞臺組:王亮、李國棟、馬軍鋒、徐永為、楊新廣
燈光組:袁本睿、葛洪印、顧杰、袁紅兵
音響組:晏亞松、李響、杜灝睿
服化組:劉靜、王艷軍、李卓青
小道具:胡發軍
行政助理:李維樂、陳浩、周等
翻譯:李云濤、薛惠文、ZHANG BEATRICE
舞美工廠:星輝舞臺(北京)藝術有限公司
音響公司:劍峰工作室
燈光公司:北京大智光合有限公司
鳴謝:徐天華、王蘭、彭茗熹、郭暢
制作出品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大麥Mailive
上海大劇院
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
江西文演演出院線有限責任公司
主辦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中國戲劇家協會
巡演日程:
5月3日-4日,蘇州灣大劇院(已結束)
5月10日-11日,杭州劇院(已結束)
5月24日-25日,南京保利大劇院(已結束)
5月30日-31日,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6月8日-9日,煙臺大劇院?????
6月14日-15日,濰坊大劇院
6月28日-30日,廣州友誼劇院?????
7月6日-7日,珠海大劇院?????
7月12日-13日,武漢劇院?????
7月19日-21日,上海大劇院?????
7月27日-28日,山西大劇院?????
8月3日-4日,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
8月9日-10日,江西藝術中心
8月16日-17日,成都城市音樂廳
8月30日-9月1日,北京保利劇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