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社區
近年來,“博物館+社區”模式成了博物館界的熱點。“博物館+社區”就是建立博物館與社區居民直接聯系,讓博物館走出去,使深藏于博物館的文物和文化知識可以在家門口細細品味,推動博物館公共服務進一步延伸和覆蓋。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吳文化博物館推出了“吳博說”志愿課堂進基層(社區)項目,帶著吳博文物知識和吳地文化歷史走出博物館,走進眾多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以開放視角發揮更大的博物館力量。
江南的深秋,滿城盡帶金黃。吳文化博物館的“吳博說”志愿課堂進基層(社區)項目也繼續在秋日融融暖陽中走進蘇城各地,打通宣傳吳文化、服務群眾的 “最后一公里”。2023年11月17日下午,“吳博說”志愿課堂團隊受邀來到史丹利百得(蘇州)科技有限公司,為公司管理層們帶來了一場吳地文化知識的移動課堂。
位于工業園區的史丹利百得(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電動工具制造與研發中心,共有員工2000余人。作為一家扎根蘇州的美資外企,讓員工認識和了解吳地文化,增加對所生活這片土地的歸屬感,是一件非常必要且十分具有意義的事情。這也與吳文化博物館志愿課堂 “保護、傳承和弘揚吳文化,以開放視角發揮更大博物館力量”的理念相契合。
![]()
![]()
講師團的孫宏偉老師為大家帶來了“歲華紀麗:非遺里的蘇州四季民俗”課程,以四季時令為時間線,梳理了與老蘇州歲時節令相關的蘇州非遺項目,體會濃郁的蘇州文化特色。
端午節時穿的“五毒衣”上繡的是哪“五毒”?吳地的“走月”習俗是怎么一回事?.這些與員工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容易忽略的知識點,讓大家頻頻點頭互動踴躍。談及各自了解而熟知的傳統民俗,在場聽眾產生共鳴的同時,也進一步引起大家對吳地先民對人生態度的思考。
![]()
![]()
![]()
志愿課堂進萬家,雅俗共賞吳博說。作為吳文化博物館實踐公眾服務理念的延伸,“吳博說”志愿課堂進基層(社區)項目已開展一年多時間,一直致力于探索博物館與社會各界交融提升的新路徑。今后,吳文化博物館也會繼續帶著吳博文物知識和吳地文化歷史走出博物館,走進更多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以開放視角發揮更大的博物館力量!
![]()
“吳博說”志愿課堂是吳文化博物館全力打造的志愿服務品牌活動,以“保護、傳承和弘揚吳文化”為核心。作為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一種形式,志愿課堂采用館內授課和館外宣講相結合的模式,充分利用館藏豐富歷史文化資源,開設了一系列帶有鮮明吳地文化特色的課程。
![]()
![]()
現有課程
“吳博說”講師團成員由多名資深的優秀吳博志愿者選拔組成,力求讓身處吳地的居民們更加了解自己所生活的這片土地,更認同、更熱愛吳地燦爛文化,發掘越來越多的吳地文化守護者、推廣者、傳承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