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子堵到無法呼吸,鼻涕擤到破皮,到底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
“擤鼻涕太猛,頭暈耳鳴會不會出大事?”
秋冬季節,身邊打噴嚏、流鼻涕的人越來越多。別急著囤藥輸液,你很可能遇上的是鼻病毒感冒——每年超一半人中招的“普通感冒”!如何正確應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公丕花、兒科主治醫師丁明明為你權威解答!
![]()
鼻病毒感冒:到底是什么?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頭號元兇’,一半以上的感冒都由它引起。這種病毒專門攻擊鼻子、喉嚨這些上呼吸道,而且傳染性超強——別人打個噴嚏、你摸了下被污染的門把手再揉鼻子,都可能被感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公丕花說。
公丕花強調:“鼻病毒感冒有兩個特點:一是很少發燒或僅低燒,二是病程短,一般5—7天自愈,極少引發肺炎。”
鼻病毒感冒VS流感:別混淆!
公丕花對比指出——
鼻病毒感冒:以鼻部癥狀為主,如鼻塞、流涕、打噴嚏,全身癥狀輕,很少發燒。
流感:全身癥狀突出,如高燒、頭痛、肌肉酸痛,鼻部癥狀反而不明顯。
“若只是鼻子難受,渾身不太疼,大概率是鼻病毒感冒;若突然高燒、渾身疼到無法下床,需警惕流感。”公丕花說。
警惕!擤鼻涕不當引發中耳炎
公丕花提醒:“用力同時擤兩側鼻涕非常危險!”
兒童:咽鼓管短直,用力擤鼻涕易將病原體壓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老人:可能因胸腔壓力驟升導致血壓飆升,增加心腦血管風險。
“鼻腔和耳朵之間有個‘小管子’(咽鼓管),又短又直。感冒時咽鼓管黏膜腫脹、堵塞,中耳形成負壓,分泌物積聚,用力擤鼻涕時,鼻腔里的壓力會把鼻涕和病原體直接‘壓’進耳朵里,引發中耳炎,疼得孩子直哭,還可能影響聽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丁明明說。
正確擤鼻涕步驟:
1.用柔軟紙巾輕壓一側鼻孔。
2.另一側鼻孔輕輕呼氣擤出鼻涕。
3.換邊重復,擤后洗手。
丁明明補充道:“孩子鼻塞可用吸鼻器,避免用力擤鼻涕。”
鼻堵緩解技巧:不用藥的妙招
1.蒸汽濕潤:溫水杯口熏鼻5—10分鐘(注意防燙),或浴室蒸汽滋潤。
2.生理鹽水噴鼻:每日2—3次,溫和保濕,稀釋鼻涕。
3.睡眠調整:側臥并墊高頭部,減輕鼻塞。
4.皮膚護理:擤鼻涕后涂凡士林或抗生素軟膏(如破損),保護鼻周皮膚。
![]()
用藥指南:別瞎吃!
公丕花強調——
無特效藥:奧司他韋對鼻病毒無效,勿亂用。
抗生素無效:除非黃膿涕超10天伴高燒,可能合并細菌感染。
對癥處理:鼻塞嚴重時,在醫生指導下可用偽麻黃堿(短期)或抗過敏藥,發燒超38.5℃再用退燒藥。
“多休息、多喝水、飲食清淡,保持通風,比藥物更有效。”公丕花說。
應對鼻病毒感冒,記住這3點
別慌:它不是流感,病程短、危險性低,好好休息、對癥治療就能好;
別錯:用單側溫和的方式擤鼻涕,避免引發中耳炎、血壓升高;
別亂:沒有特效藥,不濫用抗病毒藥和抗生素,多休息、多喝水、做好鼻部保濕就夠了。
若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就醫:
癥狀超10天未緩解或加重;
高熱超39℃或發熱超3天;
伴劇烈頭痛、嘔吐、呼吸困難等;
兒童精神萎靡、拒食、脫水等;
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者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不適。
( 民生周刊記者 暢婉潔 通訊員 鐘艷宇 )
編輯 | 李雪
責編 | 姜玉函
![]()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