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20號疑似遭太空碎片撞擊推遲返航,全球目光緊盯東方!
對接在天宮空間站上的神二十載人飛船被太空碎片撞擊新聞震驚了全世界。
![]()
幸好是在對接空間站時被發現撞擊,還能以空間站為大本營作進一步檢查,以評估被撞擊造成的破壞到底有多大。
神舟22號8-10天可應急發射,不得不讓人感嘆中國太空救援的硬實力。
![]()
太空從不是浪漫凈土,而是大國博弈的“高邊疆”,這里的安全規則從來都是靠實力說話。
此次神舟20號疑似遭遇碎片撞擊,不過是太空風險常態化的縮影。
![]()
隨著各國加速太空軍事化進程,軌道碎片已達數千萬件,航天器遭遇撞擊的概率更是逐年飆升。
這正是在考驗著每一個想要在太空領域站穩腳步的國家,他們應對危機的能力,直接關乎一個國家的太空戰略主動權。
![]()
太空的未知性讓人類對其的探索之旅充滿了冒險性,更不要說我們的探索本身也會產生危險。
就比如說散落在各處的太空垃圾,每一次的探索不僅對太空造成了影響,也影響到了繼續探索的人們。
![]()
爭奪主動權背后的核心矛盾也再直白不過:太空探索的高風險程度與人類應急救援能力是不對等的。
這次被微小碎片撞擊后,可能需要檢查飛船兩艙氣密性,以及推進艙的管線發動機是否正常,甚至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太空行走,從而進行外表的確認。
![]()
如果軌道艙和返回艙出現漏氣會直接威脅到航天員安全,如果推進艙動力系統出現故障,則可能在分離后姿態失控,不能按預定軌道再入大氣層降落預定位置。
而中國用一套“全鏈條備份”體系,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
天宮空間站現在有2艘神舟載人飛船停靠,二十號和二十一號,遭空間碎片撞擊的是今年4月份發射上去,已經運行了半年之久的神舟二十號,而不是空間站本身。
我們的神舟系列飛船,從神舟12起,已經采取滾動發射和待命模式。
![]()
前面一艘發射后,后一艘已經完成了飛船和火箭總裝并封存,理想狀態下1-2周即可解封,完成船箭組合以及測試進入發射狀態。
比如神12上天,神13在地面封存待命,作為神12的備用船,遇到故障可以1-2周發射上去進行替換救援。
![]()
讓天舟飛船暫時分離,然后騰出對接口對接無人的神舟飛船進行人員轉移,救援船和故障飛船都分離后,天舟再回來重新對接。
但現在神21剛發射,如果把神22從封存轉發射狀態并打上去的話,1-2周內即可接回神20的三名宇航員。
![]()
但剛剛上天的神21乘組,會面臨至少1-2月內沒有備份飛船的風險,神23最新消息還在進行單艙總裝,應該還未進行整船組合和測試,并且還沒有加注燃料。
因此這么看問題不是很大,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二十號乘組使用二十一號飛船下來,后續地面再想其他辦法維修或者更換神舟二十號,然后再恢復到正常的上行下行節奏。
![]()
回望近年兩場太空噩夢,更能凸顯中國方案的含金量。
2022年俄羅斯聯盟MS-22號飛船,被直徑僅0.8毫米的碎片擊穿了散熱器,冷卻劑泄露殆盡,艙內溫度飆升至50攝氏度。
![]()
兩名宇航員頂著這樣的條件,在這個“太空蒸籠”里煎熬了兩個多月才勉強獲救。
2024年美國波音“星際客機”更是離譜,氦氣泄露和推進器失效導致兩名六旬宇航員滯留太空286天,原定8天的任務就因為太空中的這點意外,硬生生變成了9個月的“太空漂流”。
![]()
等宇航員返回時他們的肌肉萎縮,體重暴跌,本以為馬上就能返航,結果差點沒能活著回家。
這兩場事故暴露的,正是美俄太空應急體系的致命短板,要么缺乏快速救援的備用載體,要么各系統兼容不暢,最終只能讓宇航員用生命賭運氣。
![]()
因此,這次神舟二十號被曝出疑似遭到碎片撞擊的時候,全球的目光都在緊盯著我們,想看看這次我們能拿出什么應對的手段。
而中國早就跳出了這種被動應對的困境,神舟22號的應急待命,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發一備一機制的常規操作。
![]()
每艘執行任務的飛船都有一艘一模一樣的備份,在發射場24小時待命,從設計、生產到測試全程同標準,最短8天就能完成應急發射對接救援。
更厲害的是,這只是中國太空安全體系的冰山一角。
![]()
甘肅東風著陸場已完成全系統夜間搜救演練,5架直升機+上百臺救援車組成空地一體網絡,3架系留照明無人機能覆蓋300米范圍,醫監醫救隨時保持25攝氏度恒溫,確保“艙落機臨人到”。
空間站本身就是“太空堡壘”,物資儲備足以支撐航天員長期駐留,哪怕飛船完全失效,也能守住最后一道安全線。
![]()
當美俄還在為單一故障頭疼時,中國已經構建起“發射-在軌-返回-搜救”的全流程安全網,這正是大國軍事體系化思維的延伸,放到全國太空軍事化的大趨勢下,中國的這套操作更具戰略意義。
現在美國正搞“軍商融合”太空作戰體系,推動商業衛星參與軍事偵察、通信對抗,還幾乎部署“金穹”天基導彈防御系統。
![]()
日本搗鼓出宇宙領域防衛指針,把太空列為獨立作戰域,要搞“保鏢衛星”“軍事衛星星座”,實質上就是在發展自身的反衛星武器和全球監控能力。
中國航天則表現得很低調,早就備好的安全機制,直到危機來臨才被世界看見。
![]()
但這正是中國軍事安全觀的核心,不惹事,但絕不怕事,不搞太空霸權,但必須守住自己的太空安全底線。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