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AI生成
1982年,《銀翼殺手》在美國上映。洛杉磯的雨夜天際線中,名為Spinner的警用飛行汽車穿梭于巨型全息廣告之間。這個融合了復古轎車與直升機座艙的飛行器,構成了許多人最早對低空飛行的幻想。
40年后,低空飛行正從科幻電影的橋段成為現實中觸手可達的運輸工具。往返于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和珠海九洲港碼頭,eVTOL將路面上2.5至3個小時的單程車程縮短至20分鐘飛行時間。
![]()
eVTOL完成跨海跨城飛行 圖源:峰飛航空
在重慶巫山縣,無人機將脆李運輸至巫山機場,原本近2小時的陸路運輸時間被縮短至7分鐘。
![]()
無人機正在運輸脆李 圖源:巫山發布
從文旅觀光、應急救援,到工業巡檢、城市治理,低空經濟無疑是當下最火熱的新興賽道。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這個萬億市場,正在拉開序幕。
萬億級市場爆發前夕的醞釀
2024年,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兩年來,政策端、資金端、產業端同頻共振,讓這個賽道變得可能。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和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兩個重要主角。眼下,多家主機廠迎來新突破——小鵬匯天剛剛在其亞洲最大飛行汽車工廠下線首臺“陸地航母”飛行器;高域飛行汽車在中東完成首秀,計劃2026年量產交付;峰飛航空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解鎖風電新能源場景應用。這些主機廠,正等待行業的“iPhone時刻”到來。
![]()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器 圖源:廣州黃埔發布
但這個萬億級市場還未迎來想象中的爆發,賽道還缺幾類“催化劑”。
進入天空,首先要有足夠安全的飛行器。不同于直升機,eVTOL直面自然與人為環境交織的多重極端挑戰。海洋、高原、沙漠等地區帶來了溫濕度驟變、強紫外線、電磁干擾的復雜環境,碳纖維復合材料組成的eVTOL機身也需要解決熱脹冷縮、成分衰減的問題。基礎設施是另一重考量。低空經濟“三分在天,七分在地”,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難以支撐足夠多的飛行器上天。這類全新基建的建設難點在于一些特有的挑戰,其中最關鍵的是下洗流問題——飛行器起降過程中,懸停階段的高速旋轉產生了向下推動的氣流,同時伴隨循環的渦旋,卷起的砂石會對漆膜、人員、飛行器帶來安全隱患。
低空經濟要騰飛,面臨的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難題。
低空飛行器如何飛得更安全?
看似千頭萬緒的問題,換一個視角思考,從“傳統領域”或許能夠找到一些新思路。涂料行業正在向低空飛行伸出它的“援手”。
涂料不僅是飛行器的“面子”,更是能提升性能的“科技鎧甲”。立邦早在2019年便看到這種新型出行方式的未來潛力,并在2021年正式立項、研發。經過5年的打磨,一套具有強耐候防護、安全性能強化等特點的低空飛行器涂裝解決方案在2025年進博會上正式亮相。
想象夏天里停在露天的黑色轎車,無疑是一間移動桑拿房。飛行器也是一樣的道理,黑色外形是eVTOL的“經典款”,但在溫度高、紫外線強的環境下也存在吸熱問題。
為了讓eVTOL穿上美觀又安全的“外衣”,立邦讓三個平臺團隊“強強聯手”,突破顏料用量、密度、比重的“黃金比例”:碳纖維復材團隊負責材料涂裝,傳感器團隊專攻“溫度控制”,設計出不吸收紅外線、保持溫度穩定的特殊黑色涂料,顏色團隊是“配方大師”,找出不同顏料的最佳平衡配方。
這個既保證外觀、又極大降低機身溫度,在相同紅外線情況下溫度可以降低20℃以上的黑色涂層方案由此誕生。多種性能的突破減少了飛行器高溫形變風險和其他損壞風險,使飛行器能輕松駕馭高溫、高原、強紫外線等極端環境。
實現安全性后,飛得更遠是另一重商業化考量。eVTOL存在“剛需”——電驅動下對輕量化有著高要求。立邦在設計過程中有想到這點,用創新技術讓涂料密度“瘦身”。對標普通航空涂料,其解決方案每平米減重超20%,這一減重將直接轉化為飛行器的載荷優勢。
立邦的思路是,每一臺eVTOL既能在日常的景區和城市場景飛行,也能適應高原、沙漠等極端環境,為此設定了遠超常規的測試標準,通過加速老化測試實現指標冗余,讓解決方案更耐“熬”。以耐候性為例,立邦方案直接把天花板拉到了2500小時。
低空垂直起降場,需要標準化答案
正如飛機沒有飛機場無法起降,缺乏起降場、停機坪等后端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也無法順利上天。
這個領域由政府牽頭加速建設,廣州、深圳、溫州等城市紛紛布局。像廣州,計劃到2027年實現投資超100億元,建設1個跑道型通用機場、5個以上樞紐型垂直起降場、100個以上常態化使用起降點。
立邦在2023年便預見到這一需求,開始研發低空基礎設施涂裝方案。
這是一個“從0到1”的突破。針對耐下洗流,傳統的民航機場或直升機起降場都無法提供完全適配的經驗參考——直升機不存在運維成本降低需求;飛機起落方式不同于eVTOL,也無案例參考。
為了讓地面經受住下洗流的“折騰”,立邦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進行系統研究,制定了eVTOL專用無縫抗裂高強一體化地面系統,以抵御飛行器高頻次起降沖擊與戶外復雜環境侵蝕,為eVTOL安全起降保駕護航。在關鍵的耐下洗流驗證環節,依托立邦強大研發實力和豐富經驗,設計了高速風沙破壞漆膜的檢測模型,形成了一整套專業評估方法和量化標準。
基礎設施同樣發揮信息傳遞作用,就像汽車靠反光標識保障安全。但低空飛行器反而要“防反光”,怕反射干擾eVTOL飛行安全。抓準這個需求反差,立邦設計標線產品時做了“減法”,既避免明顯反光,又確保產品具備耐候、不易變色的核心性能。
這套涵蓋“標線—地面—基層”的一體化涂裝解決方案在兩年內成型,不僅具備耐下洗流、安全防滑、彈性抗裂等性能,還能精準適配多場景:商業場景中物流、工業、文旅起降場能覆蓋,政務端城市治理的安全起降點也能滿足。
![]()
第八屆進博會立邦展臺的廣汽高域GOVY AirCab
該解決方案也很好地契合了政府端建設需求。今年6月,廣州引入立邦為“城市合伙人”,立邦透露,希望借此契機推動和廣州政府的合作,在低空基礎設施試點建設中落地相關解決方案。這個統一部署、覆蓋低空基建全場景的涂裝保護網絡,也有助于政府端進行標準規范和統一管理,實現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設。
2025到2030年是各機型加速適航取證、搶占市場的關鍵窗口期。可以預見,隨著涂料價值在低空領域被不斷挖掘,立邦的成果也將轉化成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推手。
一方面,低空涂料的準入門檻逐漸“劃清界限”,機身材料、涂裝體系等細節進一步規范。另一方面,立邦將進一步在基礎設施標準化上下功夫,從材料到測試逐一突破。這些點狀測試,為形成上下游產業聯動,甚至是網狀布局,提供了前提。
本內容由作者授權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場。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0058.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