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開著小四輪把我侄子送到學校后,我并沒有立即驅車回家,而是坐在車里玩了一會手機,直到過了半小時多才開車回去。
剛開到店門口,就看到鄰居大娘正要進店,我就知道要壞事了。我坐在車里,只聽她說:“XX呢?”其他沒有聽到她說什么,隨后她就從店里走出來,看到外面的小四輪說:“是開這車去的嗎?”
我從車上下來,她看到我后說:“XX,到周六,去我老表飯店。”我答應了一聲好。遲疑一下,她又說:“事來了。”我嗯了一聲。(她老公公三周年)
大概是沒話找話,她又問:“你是開著這車送你侄子上學的嗎?”我說是的。她說要去通知下一家,就走了。
從天津回到老家做生意,不知不覺已經有六年多了。在這六年多里,遇到很多紅白喜事,尤其是近門的,我可沒少給人家端盤子。
![]()
我們這邊的習俗是哪家有事了,就挨家挨戶喊近門的去幫忙,一般就喊男的去,幫忙之前,要去飯店吃頓飯。等到辦事那一天,根據貼的執事單,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都是托盤手,就是開席的時候,端著托盤上菜。一般情況下,主家會給一盒煙和兩條毛巾,以前都是給兩盒煙。
這樣的習俗早就該改變了。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現在出去打工的人比較多,能找到幫忙的人,都不好找了。
還有就算是鄰居或者近門的,也沒有以前的關系融洽了,很多歲數小點的人,都沒法再接觸認識,他們要么出去上了大學,要么就是去外地發展。
現在農村好多人家辦事,都是包桌,根本不需要自己找人干端盤子、發饅頭之類的活。我覺得這個方式值得推廣,到那隨個禮,吃個飯就行。
![]()
我們村比較特別,是鎮的中心,就我們這門來講,人比較多,有一部分人出去打工了,大部分人都在家做生意。遇到紅白喜事,還是很好找人幫忙。(說是近門,其實不過同姓而已,我們村的姓很雜,我們這個姓比較多)
不過我不喜歡給人幫忙,浪費時間不說,還比較尷尬。比如去飯店吃飯,老是有人勸酒,不喝還不行。而且我們這邊喝白酒都是用那種很大的一次性杯子,像我這種不喜歡喝白酒的人,在這種場合很難受。
想想我小時候,遇到紅白喜事,主家都是挨家挨戶借盆、碗之類的。那時候可沒有人坐席的打包,都是主家把剩下的菜都分分,還盆的時候,就給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遠了。以前都說遠親不如近鄰,現在別說親戚,就是鄰居,也不常見面。像這些農村習俗,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也已簡單很多,有的人家不過是為了收錢而已。
昨天早上送我侄子上學的時候,就聽到兩個奶奶級的人站在路邊聊天。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現在隨禮最少都得200了,100塊拿不出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