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榨鎮依托千年古榕資源,創新打造占地約60畝的綜合服務驛站,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村民參與”模式,成功引入多元業態,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項目特別設立“榕溪市集”免費農產品直銷平臺,幫助村民實現“拎籃賣菜、擺攤增收”,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7萬人次,直接帶動農戶增收,年均增收顯著。驛站全天候免費開放,定期舉辦公益活動,極大改善了村民生活品質,成為服務民生、促進增收的重要平臺,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惠民實踐樣本。
![]()
麻榨鎮中心村,千年古榕樹下,曾經的閑置地如今游人如織,當地村民在家門口賣起了農產品、吃上了“旅游飯”。
麻榨鎮巧妙盤活千年古榕樹周邊資源,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對古榕樹周邊空間進行整體規劃,打造占地約60畝的的綜合服務驛站。該驛站建設內容包括旅游咨詢中心、文化展示區、休閑休憩區、農產品展銷區等多個功能板塊,既保留了原有的生態景觀,又完善了配套設施建設,實現了自然資源與人文需求的有機結合,為居民提供了一個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開放式空間,更成為服務村民、惠及民生的重要平臺。
![]()
在運營過程中,麻榨鎮創新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村民參與”的模式,成功引入糧倉書局、文學咖啡、榕溪市集等多元化業態,推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既豐富了游客體驗,又帶動了當地發展。此外,驛站還與中心村未來鄉村建設相結合,定期舉辦公益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自投入運營以來,古榕驛站已累計接待游客及周邊群眾超過7萬人次。這個數字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惠民成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麻榨鎮打造的“榕溪市集”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免費的農產品直銷平臺。村民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切實實現了“拎籃賣菜、擺攤增收”的惠民目標。
該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提升了當地旅游服務水平,更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在經濟效益方面,通過農產品直銷等途徑,幫助農戶實現年均增收,驛站項目直接帶動村民增收效果顯著;二是在社會效益方面,除了定期舉辦的公益活動外,驛站全天候向群眾免費開放,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質,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活動和休閑娛樂場所;三是在品牌效益方面,古榕驛站已成為麻榨鎮鄉村振興的重要名片。通過游客的口碑傳播和媒體的宣傳報道,麻榨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顯著提升,為后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
麻榨鎮這一創新實踐,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創新運營機制,探索出了一條惠民利民的新路徑,讓千年古榕煥發新的生機,讓發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蔣奇政 通訊員 卞曉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