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城市“金角銀邊”里藏著民生幸福密碼。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白鹿洞街道龍門池社區,磨心塘路香雪橋下1952平方米的閑置空地,已從雜物堆積的“老大難”區域,蛻變為郴州市首座橋下籃球公園。這場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的微改造,不僅補上了老城區健身空間的短板,更讓“全民健身”理念扎根在群眾“家門口”。
傍晚六點的香雪橋下,籃球撞擊地面的聲響此起彼伏。龍門池社區居民黃明一下班便來到球場,與鄰里球友匯合。“以前鍛煉得往學校、單位跑,既不方便還擁擠。”黃明說,如今家離球場僅200米,步行3分鐘就能抵達,下班打球出汗成了輕松的日常。
這片空地曾是臨時菜市場,2022年關停后長期無人管理,雜物堆積不僅浪費空間,更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多次反映希望盤活空地用于健身。”蘇仙區白鹿洞街道龍門池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滿鳳表示,經多方征求意見,社區最終確定將其改造成籃球場,這一決定得到居民廣泛認可。
如今的籃球場配套齊全,標準化塑膠場地、夜間照明燈、休息長椅一應俱全。社區引進的郴州悅博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更劃分了免費與低收費時段,讓惠民服務覆蓋更廣。“每天有一兩百居民來鍛煉,看到大家把這里當自家場地,我們更有經營動力。”該公司總經理劉繼偉說。
該球場已超越運動空間的功能,成為鄰里交流的紐帶。社區在此組織的鄰里籃球賽,讓不少陌生鄰居成了球友;上午時段,該場地還成為居民跳廣場舞、拉家常的好去處。“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愛來,居民間的和諧氣氛更濃了。”黃明感慨道。
從“閑置邊角”到“活力空間”,香雪橋下籃球場的蛻變,正是蘇仙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用小投入、微改造釋放民生“大能量”的生動實踐,既為周邊居民搭建起“家門口”的健身平臺,更讓健康生活成為居民的日常。(楊思穎 黃鈺凌 謝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