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國慶長假后,幾十張明信片由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寄出,沿著中國地圖上的長三角方向一路向東,幾天后到達上海虹橋。這些明信片寄自綠春縣的騎馬壩鄉中心小學,明信片的主人是那里的孩子們。
綠春縣坐落在群山之間,依山而建,道路多為坡道和彎道,城區不大,但層次分明,遠處常有云霧繚繞,被譽為“天空之城”,這里既有邊疆小城的寧靜氣息,也有一種山城獨有的開闊與生機。
要從騎馬壩鄉出發去上海,得先翻山越嶺到縣城,再驅車八九個小時抵達昆明,然后換乘飛機,飛行數千公里才能到達。這樣算下來,一趟路少說也得花上一天一夜。對這些孩子來說,上海是地圖上的一個遙遠名字,事實上,連許多大人,也從未走出過這片群山環抱的縣城。
但山海并沒有擋住孩子們對上海的好奇,他們在明信片上寫下一個個樸實的問題,帶著想象,也帶著童心:
“上海最高的樓叫什么呀?站在樓頂能摸到云嗎?”
“面對上海快節奏的生活,你們通常會選什么方式給自己‘充電’,比如去公園散步還是逛書店?”
“你們小時候在上海有什么特別好玩的游戲活動嗎?”
“下班高峰擠地鐵時,你們會用什么小方法讓這段‘擁擠時光’變得稍微輕松點呀?”
“上海那么多老字號小吃,像生煎、小籠包,你們心里有沒‘私藏’的、本地人常去的寶藏小店?”
![]()
![]()
![]()
![]()
![]()
![]()
![]()
![]()
![]()
![]()
![]()
![]()
(左滑查看更多)
(圖注:云南綠春縣小朋友一部分來信,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小朋友們的姓名已做打碼處理)
孩子們對書本上抽象的“城市”并不陌生,但對現實中具體的“上海”,實在有太多的好奇。
這些明信片的書寫契機,是來自孩子們在9月份收到的霸王茶姬上海子公司的邀請。使遠在云南的孩子和身處上海的茶友之間建立一場“以茶會友”的書信往來,是霸王茶姬本次發起的“以愛會友,山海同行”教育公益計劃的一部分,這一計劃最初是以定向為騎馬壩鄉中心小學捐贈資金重建操場,以及其他教育相關資助為目標。
此前,霸王茶姬上海子公司在了解學校情況時,得知騎馬壩鄉中心小學正面臨不少現實困難,其中最顯眼的,就是那片破舊的操場。它已陪伴師生十余年,是全校660個孩子唯一的運動場地。如今,地面布滿裂紋,水泥層大塊脫落,部分區域因地勢下沉而高低不平。每逢下雨,積水成洼,路面濕滑,孩子們一跑就容易被凸起的地面絆倒,體育課、課間活動都成了“冒險”。
這樣的操場,不僅讓孩子們在戶外運動時多了顧慮,也在無形中磨掉了他們奔跑的熱情。有人不敢再去操場玩,只好轉到教室、圖書館,或者坐在大樹下的石桌邊聊天。
霸王茶姬上海子公司了解到該情況后,決定通過上海慈善基金會為其捐資修建操場。
但這又不是一場傳統做法上的簡單公益捐贈,而是一次更全面的人文關懷。
在活動前期,有一批當地孩子們充滿童心的畫作,已經在明信片之前被陸續寄到了上海的霸王茶姬全球業務中心,并開啟了一場小型畫展。
(左滑查看更多)
(圖注:云南綠春縣小朋友寄來的一部分畫作,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小朋友們的姓名已做打碼處理)
在孩子們筆下,家鄉是那樣鮮活:有挎著背簍上山采茶的哈尼族阿姨,也有舉著芭蕉葉躲雨的傣族姑娘;有身穿民族服裝、笑在一塊的小伙伴,還有兼具童趣和巧思的倚著鼓的女人。 當他們的想象越過山嶺,畫里的世界也變了樣,有理想中的校園,有高樓、博物館、東方明珠和蘇州河,還有他們想象中的大海、輪船和星空。 這些稚拙卻真摯的線條,連接著熟悉的土地和遙遠的城市,一筆一畫之間,是對家鄉的熱愛,也是對未來的憧憬。
本次參與回信的茶友,來自各行各業,大家在回信中,除了向遠方的小朋友熱情地介紹上海這座城市的同時,給他們帶去更多的是贊美、鼓勵和祝福。回信的茶友中,有正在上海旅行的海外友人,準備下個星期去云南;有來自河南正在上海工作的茶友,準備去嘗嘗小朋友推薦的云南美食,并向小朋友推薦河南美食胡辣湯;還有期待明年暑假去云南支教的上海年輕人。
霸王茶姬通過這種“以茶會友”、互聯互動的方式,既讓騎馬壩鄉中心小學孩子們的閃光點和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同時也提升了茶友的公益感與參與感,給人留下了特別的公益記憶。
![]()
![]()
![]()
![]()
![]()
![]()
![]()
![]()
![]()
![]()
![]()
![]()
![]()
![]()
![]()
(左滑查看更多)
(圖注:上海茶友的一部分回信,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小朋友們的姓名已做打碼處理)
關于這次公益活動,霸王茶姬上海子公司總經理徐禮兵表示,霸王茶姬是從云南走向全國的茶飲品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滋養,因此回饋社會、關愛兒童成長是霸王茶姬義不容辭的責任,霸王茶姬不只希望捐贈物資,更希望構建一個“愛的循環”:將孩子們的畫作、信件帶回城市,也將茶友們的鼓勵與回信帶回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的才華被看見,讓茶友們也能近距離感受到這份來自云南山區的純真與美好。這種雙向的互動和交流,所帶來的情感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公益不是一次性的慈善,而是長期的承諾和用心的經營。我們的目標,是將公益精神融入霸王茶姬的品牌基因,帶動更多人、更多企業一起,把好事做好、做實。”
據了解,霸王茶姬長期以來一直非常關注鄉村教育與兒童成長,此前通過一系列鄉村兒童公益計劃,已在云南、廣東、新疆等20多個省級行政區捐建多功能操場37座,助力為5000多名鄉村兒童提供快樂奔跑的場所,捐贈金額達400余萬元。2025年年初,霸王茶姬還啟動了重點公益項目“茶苗苗”計劃,首期項目為云南保山漢營潤澤學校(以留守困境兒童為主)的在校學生,每人每天增加4元“加肉”營養補貼,使學生每一餐都能保證“兩葷兩素”。
近年來現制茶飲往往被視為“城市年輕人的消費符號”, 如今,頭部茶飲開始嘗試承擔更廣泛的社會角色:讓年輕一代在“喝茶”之外,也能看到“以茶會友”的價值連接,正如霸王茶姬一直在做的。這種轉變,意味著品牌不僅在做產品,更在傳播文化的延續、人與人的連結,從一杯飲品,走向一個文化與責任的體系。
根據新民晚報、公開資料整理
記者:許滸
編輯 :趙萍
編審:周曉雪
終審:周健軍
覺得不錯,點個和
轉發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