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裴霓裳
因未遵醫囑定期復查,9歲女孩希希(化名)的視力在8個月內從5.0降至4.5。檢查顯示,希希不僅出現了真相近視,還伴隨視功能異常,經針對性干預后病情得以控制。
![]()
今年6月,希希在學校視力篩查發現雙眼裸眼視力只有4.5,拿到檢查結果的希希父母憂心不已——8個月前希希的視力維持在5.0 的正常水平。“當時醫生反復叮囑3-6個月復查,我們忙起來就忘了。”家長追悔道。
在湖北愛爾眼科醫院視光專科,視光師何曉玲的檢查揭開了視力驟降的原因:希希右眼近視125度、散光25度,左眼近視125度、散光50度,雙眼眼軸長度均達23.8毫米左右。對比8個月前的檢查數據,其眼軸增長了約0.4毫米。
更值得關注的是,交替遮蓋檢查顯示希希眼睛存在明顯內隱斜。進一步視功能檢查證實,她的遠近眼位均有內隱斜,且近眼位異常偏高。最終希希被確診為集合過度、調節不足及調節靈敏度不良。“調節與集合功能失衡會形成惡性循環,當集合需求異常增高(如內隱斜),大腦為維持清晰視覺,會抑制調節功能,導致“調節滯后”(調節不足),進而加速近視發展。”何曉玲解釋道。
考慮到希希首次驗光且存在近眼位內隱斜,何曉玲為其安排散瞳驗光,確認屈光度數無誤后,制定了“雙光鏡+視功能訓練”的干預方案。其中雙光鏡可針對性改善近距離用眼負擔,視功能訓練則聚焦負融像功能,調節幅度以及調節靈敏度。
堅持戴鏡并每周到院訓練四個月后,希希的復查結果顯示:近視度數未再增長,雙眼眼軸僅增加0.04毫米,較此前增速明顯放緩,視功能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何曉玲強調:孩子確診是真性近視必須堅持科學戴鏡,每三個月復查屈光度,眼軸長度以及雙眼視功能,建立動態監測檔案。同時還需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長,遵循“20-20-20”法則(用眼20分鐘遠眺20英尺外20秒);每日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促進眼軸健康發育;控制甜食攝入,降低近視進展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