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海執筆記春秋 記者永遠在路上——寫在第26個中國記者節
2025年11月8日,第26個中國記者節的榮光如約而至。當“記者節”的字樣在屏幕上滾動,民勤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們,正扛著設備奔走在采訪路上,或是在鍵盤前敲擊著屬于別人的故事,鄉村路上、剪輯臺前、播控機房里步履不停。這一天于記者,是節日,更是再出發的號角。
肆虐的春風里,酷暑的田野里,金秋的場地上,寒冬的沙窩里,時時刻刻都有民勤融媒記者們的鏡頭。幾十斤的設備壓彎肩頭,沙粒鉆進相機縫隙,她們卻笑稱“這是來自騰格里的勛章”。為捕捉特寫鏡頭的瞬間,有時要蹲守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直到鏡頭定格在那個瞬間,汗水早已濕透衣服,膝蓋已被沙礫磨紅。進入融媒記者大家庭不滿一年的90后新兵王朝昀,對每一個鏡頭都要反復推敲,耐心、恒心、毅力在他的新聞里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總說:“好新聞,是用腳跑出來的,更是用心等出來的。這樣不僅有了故事,更有了溫度。”
![]()
記者在一線采訪 張小芳 攝
“作為一名青年記者,我將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升業務水平,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民勤的發展和變化,努力創作更多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報道,來講好民勤故事。”王朝昀說。
深夜的編輯機房和新媒體部,依舊燈火通明。“快看,這個視頻素材可以剪出一個感人的細節!”年輕的新媒體編輯李筱興奮地喊道。為了將新聞畫面、短視頻、微海報、長圖、組圖、H5等新媒體產品做到精益求精,把最好的畫面展示給觀眾,連續奮戰、反復篩選、不斷修改……眼睛因長時間盯著屏幕而布滿血絲,已成為她們的常態。但當看到瀏覽量直線上升,點贊數頻頻突破新高,評論區真誠地肯定,她們覺得一切疲憊都煙消云散。“讓更多人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受社會的正能量,是我們的責任。”
![]()
記者在一線采訪 李筱 攝
還有光鮮亮麗的主播們,在播音間里從容淡定,背后卻是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練習口型的執著;播出機房的技術保障人員,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用專業和汗水守護著每一次安全播出。
民勤縣融媒體中心播音員張佳榮表示,作為一名剛剛加入播音隊伍的新人,深知在話筒前發出的每一個聲音、播報的每一個新聞,都承載著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會一步一個腳印,虛心向前輩們學習,不僅學習他們嚴謹專業的職業素養,更要傳承他們為人民發聲、為時代記錄的精神內核。希望用真誠而有溫度的聲音,去講述每一個動人的故事,去記錄每一份堅韌的努力,努力成為一名有擔當、有情懷的新聞播音員,讓聲音不僅傳遞信息,更傳遞信心與力量。
![]()
記者在一線采訪 薛慧 攝
記者是記錄者,也是參與者;記者是旁觀者,更是共情者。她們用筆尖、鏡頭和聲音,匯聚成一束束光,照亮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角落。一年里,她們用11萬條稿件記錄民勤變遷,用千余條融媒產品傳遞家鄉溫度。她們是沙海中的追光者,是故事里的見證者。
這個節日,她們或許沒有假期,但當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讀者喜愛、被社會認可時,那份成就感,便是最好的節日禮物。沙海遼闊,初心如磐,腳步永不停歇,故事未完待續。記者,永遠在路上!(記者:王希麗 張小芳 王菊虹)
編輯:李筱 審校:李玉紅 責任編輯:閆銘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