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一位女兒突然接到母親朋友打來電話:“這幾天咋沒見恁媽嘞?”女兒心里一緊,趕緊回娘家,推開門一看,老娘正在趴在屋里的地上。談及此事,女婿連扇自己好幾個耳光:“太委屈了”。
![]()
今天刷到河南廣播電視臺《小莉幫忙》發布了一則報道,讓人心里五味雜陳:
2025年5月,女兒接到母親朋友打來電話:“這幾天咋沒有見恁媽了,連個電話也聯系不上,你看看咋回事吧。”
女兒瞬間慌了,連忙給娘家的二哥打去電話,讓他看看母親怎么回事。
過了一會兒,二哥打來電話:“你趕緊過來吧,咱媽摔了。”
女兒火急火燎趕回娘家,進門一瞧,母親趴在地下,臉色蒼白。
她和二哥立刻把母親送到醫院檢查,診斷“胯骨粉碎性骨折”,需要動手術。
隨后,女兒和大哥、二哥、三弟湊錢給母親做了手術,還在醫院照料了一個月。
看著病床上虛弱的母親,女兒忍不住哭著問:“媽,這幾天你是咋過的?”
母親紅著眼眶說:“沒有人給我端水端飯,餓著唄!”
女兒后來對記者說:“母親這次是撿了一條命,如果晚幾天沒人聯系,我們都不用為養老的事發愁了。”
母親出院后,兄妹四人商量著把母親送到了養老院療養。
剛過一個月,養老院的費用到期了,卻沒有人主動給母親續費。
老母親術后生活還不能完全自理,必須有人照顧,這下兄妹四人因為贍養問題吵翻了。
無奈之下,女婿聯系了《小莉幫忙》的記者,想請他們幫助協調岳母贍養的事。
![]()
一見到小莉,女婿紅著眼對記者說:“我現在要為老岳母伸張正義。”
說完,女婿抬起雙手“啪啪啪”朝自己臉上打了幾個耳光,哽咽著說:“我真想扇自己的臉,我現在很委屈,幾個子女連一個老娘伺候不了。”
女兒在一旁說:“我媽今年80多歲了,之前一直住在大哥家,那時候她身體還行,能自己做飯,大哥常年在外工作,二哥三弟在家,卻很少去看她。”
也正因如此,母親摔傷后,需要專人照顧,三個兄弟之間才爆發了贍養沖突。
隨后,小莉跟著女婿和女兒一起去了大哥家。
剛一見面,女婿就忍不住和大哥,為了老娘的事吵了起來。
女婿質問:“你們弟兄仨,到底為你娘付出了多少?”
大哥上前一步說:“你意思是你付出多了唄!”
女婿接著質問:“你一年瞧咱媽能瞧幾回,俺二哥能瞧幾回,你現在跟咱媽能打幾個電話。”
眼看兩人越吵越兇,小莉上前勸阻住他們的爭吵,問大哥,這是怎么回事?
大哥說:“主要矛盾在老三那兒,我跟老二沒有意見。”
說完,他又轉向妹夫,語氣軟和了一些:“媽在我家那陣,你們倆沒少費心。”
接著,大哥跟小莉解釋:“一開始,我們商量,先讓媽在養老院住兩個月,要是到時候她身體可以了,還是在家做飯合適點是不是。”
他看了眼妹夫,繼續說:“住養老院一個月1800,我交了兩個月,咱沒有這個能力了,第三個月,俺那個老三不出這個錢,他和俺媽有矛盾。”
小莉轉頭問坐在一旁的母親:“奶奶,你跟老三有啥矛盾?”
老太太長長嘆了一口氣,低著頭,半天沒說一句話。
女兒在一旁著急地說:“你該說說唄,大哥去干活了,你一個人在家誰照顧你,你讓我放心不放心。”
可母親仍舊沉默不語,一句話也不肯說。
女婿見狀說:“俺大哥確實不賴,心盡到盡不到的,最起碼是錢到位了,這個我承認,俺二哥人實在,也是媳婦糊涂點,三媳婦在俺這個家是一手遮天。”
這話剛說完,大哥哭了起來:“我把母親接來時,我這心里難受呀……。”
這時女兒忍不住補充:“老三不叫老人在他那住了,所以老人沒有地方住,只好來找老大。”
女婿越聽越氣,對大哥說:“現在你管不了你兄弟,我作為女婿,我去教育他。”
大哥點了點頭說:“咱不中,去他家找他去。”
![]()
隨后,小莉就跟隨一行人去了老三家,溝通老母親贍養問題。
一進門,只有三媳婦在家,記者問:“你愛人,沒在家嗎?。、”
三媳婦說:“沒有,他在外頭打工呢!”
記者說明來意,提起老母親贍養的事,三媳婦急忙解釋:“沒有不贍養,這是前期姊妹們溝通得不到位。
小莉接著問:“剛才聽大哥說,你愛人和老母親之間有矛盾……。”
三媳婦“哎呀”了一聲說:“母子之間哪都能順心,他說多一句少一句,肯定是誰覺得話不愛聽了,不得勁了。”
女婿忍不住插話:“話是肯定沒毛病,可這個事做得有毛病,那為啥當時老人在老三那住,為啥不住上房,不住到主臥,為啥住到車庫里?”
小莉轉頭問三媳婦:“有這回事嗎?”
三媳婦解釋道:“沒蓋房之前,這是一個老院,俺沒有在家,老人就一直在這住著,那邊說是車庫也是一間閑房,沒有往里頭停車。”
這時,一直沉默的老母親說話了:“摸著自己的良心說話,我連一句冤枉你的話都不敢說,你說掀這個房了,說到時候有你住的房,現在蓋好房了,你們轉頭就把那個墻堵上了。你一壘那道院墻,我就知道恁不叫住了。”
三媳婦繼續解釋道:“人家說這個大門不堵上,對老人不好嘛,你見誰家的大房外頭還開著門。”
老母親不滿地反問:“你意思是你沒有說不讓住,是不是?”
三媳婦急了眼說:“你還提以前的往事干啥,要說以前的往事,你要噴三天三夜你也噴不完,有啥用?都是我的錯,這倆人不管誰跟誰,都不是一個人的錯,要不也不會走到這個地步。”
眼見婆媳倆爭執起來,小莉趕緊打斷:“咱將心比心,你站在老人的角度上考慮一下,畢竟這個方案你說改就改了,老人心里是啥感受,是不是,縱使你這邊有你的理由,對老人來說,她就會覺得你故意不讓她住呀。”
三媳婦急了:“她說我故意,天地良心吧。”
![]()
這時,女婿生氣地插話:“你是人辦的事嗎?到春節都不去看看老人。”
三媳婦急了:“這些事都過去了,你不要糾結這個問題。”
這時女婿激動地抽了自己兩巴掌,對她說:“我都替你們丟人。”
三媳婦紅著臉說:“你啥時候說啥,我吭過聲嗎?你發表什么樣的意見,我吭過你嗎?”
女婿仍激動地說:“你現在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這時,大哥趕緊勸說:“別說了,不說以前的事了。”
小莉勸女婿說:“這事,人在做天在看,咱今天不翻舊賬,就說接下來怎么贍養老母親這事,贍養方案的問題。”
接著,小莉對著在場的所有人說:“贍養父母不僅是法律責任,更是流淌在血脈里親情與感恩。為人子女,咱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是不是,常念你父母對你們的養育之情。”
小莉接著說:“咱們每個兄弟姐妹捫心自問,咱是不是盡到了對老人的一個孝心,正人先正己,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生活上,經濟富裕的咱就多出點錢,時間充足的,多看看老人接濟一下老人,咱幾個先協商一個方案,讓老人幸福度過晚年生活,這不好嗎?”
就在兄弟幾人還在爭執的時候,大哥提出一個方案,說讓女兒照顧母親,兄弟仨出錢。
這時,三媳婦插了句話:“我話說一句,從我嘴里說的,中。”
小莉見狀說:“以前可能是話趕話,都是在氣頭上產生的矛盾,咱也沒必要一直揪著不放,咱們都說好了這個方案,就按著這個方案執行就行,你們都在外地上班,逢年過節平時回家的時候,咱們也多看望看望老母親。”
大哥點點頭說:“老二在北京,我在福建,我給老二打電話說一下這個事。”
隨后大哥撥通了老二的電話,說了這個方案,老二聽完表示也同意。
最后小莉對他們幾個兄弟說:“咱這個老母親,她在咱這個家就在,咱大哥領好這個頭,共同把咱們這個家庭過和睦了,讓老母親也能健康長壽。”
![]()
我們常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這家人的困境卻是 “親尚在,養已難”。
老母親的一聲嘆息比任何指責都震耳欲聾。
母親曾用布滿老繭的手,日夜的操勞,養大了四個兒女,如今老了還要靠小莉調節,靠爭執才有了著落。
贍養從不是 “協商出來的責任”,孝心更不是 “有錢出錢、沒錢推脫” 的借口,而是后世子女有樣學樣,給自己埋下了隱患。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珍惜父母還能陪伴的每一天吧!
信息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小莉幫忙》2025年9月23日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