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將歸去冬又至
寒色不遮萬山翠
今日
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十九個節氣
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冬
立冬,有“三侯”
以五天為一候
古人將立冬分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
(圖源:圖蟲創意)
立冬之時
部分地區溫度驟降
水面開始結冰
土地因低溫而凍結,變得堅硬
野雞一類的大鳥似乎銷聲匿跡
因其羽毛顏色與大蛤花紋相似
古人們想象它們化身成了大蛤
立冬,要冬藏
春種、夏管、秋收、冬藏
冬日,“藏”是萬物的生存之道
冬藏的智慧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順應
更是對生生不息的深刻詮釋
“冬藏”,藏的是什么
植物通過休眠去減少能量消耗
蓄積防凍物質
如糖類和蛋白質
降低細胞液的冰點
防止細胞因結冰而受損
為了安全度過冬季
![]()
(圖源:圖蟲創意)
冬小麥、油菜、果樹、茶樹
等越冬農作物,休眠潛伏
等候開春返青、生發芽葉
因此
植物特別是農作物的冬藏
有生機潛藏以待來春之意涵
立冬時節
正是秋季作物收曬儲存之際
在東北地區的農村
人們將選留的作物種子精心保護
等待來年開春播種
將糧食裝袋
堆在空屋的炕上貯藏
將白菜、蘿卜、土豆等采收
存入菜窖,滿足冬天之需
![]()
(圖源:圖蟲創意)
人們還會制作一些便于儲存的美食
如熏曬臘味、制作腐乳等
因為立冬到次年立春氣溫較低
水質清冽,適合釀酒
歷來還有“冬釀”一說
所以現在許多地方至今還保留著
立冬時節用糯米釀酒的習俗
從藏菜儲糧到釀制美酒
這些無不彰顯著冬藏待春發的生命力量
立冬,要吃啥?
民間還流傳著
“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說法
人們以美食滋補
名曰“補冬”
餃子——北方“頂流食物”
“立冬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在一些人心中
立冬吃餃子
甚至 和過年吃餃子一樣重要
![]()
(圖源:圖蟲創意)
在南方
各地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習俗
比如江西人喜食
雞和白蘿卜燉煮的湯品
溫補養生
在江蘇南京,人們偏愛 吃蔥
以抵抗冬季濕寒
在潮汕地區
有立冬吃甘蔗的習俗
“立冬食蔗齒不痛”
潮汕人認為
在立冬這天吃甘蔗
可以保護牙齒,還能兼顧滋補
一舉兩得
![]()
(圖源:圖蟲創意)
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
立冬時節必不可少的美食,是糍粑
立冬時節打糍粑
也被稱作“冬福”“謝冬”
慶祝豐收年景
祈望來年生活更加美好
今日立冬
想好吃什么了嗎
愿我們都能順應自然,調養身心
迎接這個銀裝素裹的冬日
在這個萬物收藏的季節里
共同期待春天的到來
編輯 | 趙寧寧
主編 | 張 越
來源 | 農視網綜合人民網、新華網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科普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